【馆长讲文物故事】一段关于距今有6000多年的历史的龙口陶豆的故事

旅行   2024-11-15 07:47   山东  













      大家好,我是龙口市博物馆馆长刘玉涛,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龙口市博物馆馆藏的陶豆。陶豆为古代陶制食器,形似高足盘,或有盖,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盛于商周,距今有6000多年的历史。

     《尔雅·释器》曰:“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瓦豆即陶豆,由于时间原因,远古的木豆和竹豆早已无从而见,所能见的只有陶豆了。

陶豆各部分名称



















      陶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是古人用来盛放美味佳肴的食器,高而稳的陶豆,在使用中,既能突出豆器中食物的视觉效果,又与古人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相一致。后来陶豆又发展成为一种礼器,豆作为礼器常与鼎、壶配套使用,构成了一套原始礼器的基本组合,成为随葬用的主要器类。

      用豆之数,常以偶数组合使用,故有”鼎俎奇而笾豆偶” 的说法,但是也有使用奇数组合的,按尊卑长幼,亦有数量多少之分。《周礼·掌客》载:“凡诸侯之礼,上公豆四十侯伯豆三十有二,子男二十有四。”说明先秦时期陶豆的数量与贵族的身份等级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

新石器时期陶豆



















      商周时期是陶豆发展的鼎盛期,豆的器形始终保持它的基本造型,而且始终是祭祀礼器组合中重要的一员。在“禮”字的组成中,“豆”也是主角,这充分说明豆器在先民心中的分量之重了。

      1985年在龙口市东营周家M1墓的熟土二层台内和M2墓的头箱内共发现114件西周陶豆。东营周家墓出土的陶豆不仅数量多,而且地方特色十分明显。既有胶东沿海土著文化的风格,又有典型的周人文化特色,这充分显现了胶东沿海土著文化与周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龙口市境内除了东营周家还有归城、洼南、海徐、张郑等地都出土过数量不等的陶豆。

西周陶豆

西周陶豆

西周陶豆

西周陶豆

西周陶豆


















    在《孟子·告子篇上》记载“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陶豆被用于盛放汤类食物。陶豆普遍发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之中,属于该时期最常见的随葬器物之一,陶豆的使用反映出严格的礼制序列。在遗址中陶豆的大量发现也证明其既是礼器、祭器,也是日常用器。

春秋战国陶豆

春秋战国陶豆

春秋战国陶豆

春秋战国陶豆


















      汉代祭祀礼仪逐渐淡化,豆的功用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祭祀时盛食的豆的容量是四升,由于造型及容量稳定,制作规整,豆因此也衍化成一种量器,"豆"字也成为容量单位(四升)。后来,进而又以豆为重量单位。秦代有半两钱,半两重十二铢,汉代盛行五铢钱,均以铢为计量单位,而一铢的重量则以豆计,即是六豆为一铢。作为祭器的豆,体量都很大,一般高在30厘米,直径在20厘米,外表朴素。带盖的陶豆,器盖覆置既卫生又可以保温,上盖还可仰置盛放食物。

汉代陶豆

汉代陶豆

汉代陶豆

汉代陶豆

















    墓葬中出土的陶豆虽然没有鼎、簋的地位,但陶豆在灿烂的中国文化中形成了自己的类型和体系,体现了其在食器和祭祀仪式中的重要位置,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end • 


/若你喜欢

/我一直都在


龙口文旅
龙口市文化和旅游局官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