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创新潮头立,百舸争流敢为先。
“面向未来,中关村要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013年9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首次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关村寄予殷切期望,拉开了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序幕。
2014年2月,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明确了北京“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在这座千年古都的发展史上,科技创新中心首次成为其核心功能。
2023年5月,总书记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着力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沿着总书记绘制的宏伟蓝图,北京以“闯”的精神挑重担,以“创”的劲头开新局,以“干”的作风求实效,十年来,培育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步入“五个全球前列”,实现“六个创新倍增”。
咬定青山不放松。下一个十年,作为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支点,北京,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知重负重的责任感擂鼓催征。
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首要任务。十年来,牢记“国之大者”,北京加速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北京雁栖湖畔,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不久前完成主体闭环。随着这座比太阳还要亮1万亿倍的“超大号X光机”在未来点亮,人类探寻微观世界的奥秘将再添利器。
“我们正加紧工作,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今年将发射‘第一束光’。”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工程总指挥潘卫民介绍,这一装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首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也将是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子午工程二期……北京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依托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37个重大设施平台,20个已经进入科研状态。高标准建设和运行在京国家实验室,服务全国重点实验室高质量发展,支持清华大学与昌平区共建南口全国重点实验室基地,目前,在京全国重点实验室有77家,约占全国总数的28%。
新型科研机构是面向未来的战略科技力量。北京积极鼓励新型科研机构勇敢踏入“无人区”,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找到创新发展的下一个方向。
北京量子院的量子直接通信团队研发了国际首台量子直接通信原理样机,实现100公里的当前世界最长量子直接通信距离;北京智源研究院发布了全面开源的“悟道3.0”系列大模型及算法,报告了在高精度生命模拟和有机大分子建模方面的最新进展;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首次发现D型丝氨酸对睡眠的调控作用,实现了全脑范围单神经元完整重构……
自2018年出台支持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实施办法以来,北京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统筹布局,推动建设了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9家新型研发机构,致力于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着力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和关键技术瓶颈。
2021年11月,国务院对第八次大督查发现的48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北京建立完善‘五新’机制高标准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位列其中。
发挥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国家科研机构创新功能,近3年来,北京累计支持20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1400余项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
出台北京市创新联合体组建工作指引、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了27个创新联合体,协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在今年6月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北京地区获奖项目稳居全国第一。
长年奋力奔跑,北京科技创新全球位势实现新跃升——
R&D经费投入强度达6.73%,位列全球创新城市前列;2017年以来,一直稳居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单的全球首位;高被引科学家数量达到411人次,在全球创新城市中排名第一;位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第三;多年蝉联“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榜首。
统筹推进“三城一区”联动发展,这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平台。
2023年,北京“一区”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转化超过270项,同比增长13%;“三城一区”所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万亿元,约占全市经济总量4成。
全力推进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这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阵地。2023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突破8.7万亿元,占全国高新区的1/6,在178家国家高新区中稳居首位。
作为第一个国家高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已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新时代,中关村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2019年10月17日、2021年9月24日、2023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3次在向中关村论坛致辞和贺信中殷殷嘱托,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
2024年4月25日,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北京市政府联合印发《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2024—2027年)》,部署并实施50项重大任务。
新时代一幅干事创业的恢宏画卷,正在中关村徐徐铺开。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这里,曾是一片依赖“吃瓦片”生存的效率“洼地”,变压器铁芯厂、锅炉厂、印刷厂、毛纺厂等40多家乡镇老工业企业云集。
如今,这里流水潺潺,亭台精巧,一栋栋褐红色学院风建筑林立,特色咖啡和餐饮服务随处可见,已从一个“乡镇级产业园”变身为高品质现代化园区。生命科学、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等新产业聚集,平均亩产过亿元。
金隅智造工场。几年前,这里还是机器声轰鸣的天坛家具厂:烟囱高耸,随处可见积攒的锯末、堆积的木头,轰隆隆的生产线,还有大汗淋漓的工人师傅……
如今,这里已是一座绿荫掩映、鸟语花香的创新型产业园区。煜鼎增材、G7智慧物联网、天玑数据、国能日新、云知声等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扎堆汇聚。
中关村壹号。运营尚不足5年,就迅速撕下“郊区、城中村、发展洼地”的标签,培育和集聚近10家“硬科技”独角兽企业,成为引人注目的独角兽超级孵化器。
在这里,人工智能、商业航天、金融科技、数字电竞四大硬科技产业崛起,华米、小马智行、Aibee、声智、云丁科技等人工智能标杆企业,拉卡拉、天地融、百望股份等金融科技知名企业,天链测控、微纳星空等商业航天领军企业在园区成长,一万多名高端精英人才在这片希望热土上追梦和创造传奇。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022年6月,北京发布中关村“1+5”系列资金支持政策,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等方面,出台59项支持措施,当年投入17亿元,大力支持园区科技企业发展。2024年下半年,北京又针对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修订优化了该政策。
2023年8月以来,中关村示范区接连推出多项政策,支持示范区特色产业园建设,加快示范区各分园高质量发展。2023年10月7日印发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分园三年提升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未来三年中关村各分园将组织实施新一轮提升发展行动,支撑“一区多园”高端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一系列创新举措,着力于统筹推进中关村“一区多园”发展,按照“一园一方案”原则,指导各区深化分园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运营水平,有利于加快示范区空间优化调整,着力打造高品质科技园区。
例如,中关村大兴园作为示范区分园,着力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形成了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等产业发展格局。其牵头建设的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北京市首个且是唯一一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也是京津冀三地首个国家级产业集群。
在“三城一区”和中关村示范区的推动下,今天的北京创业活力迸发,创新精神涌动——平均每5分钟就诞生1家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全国第一;300多家跨国公司在京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基地……今天的北京,不仅是全球人才的汇聚之地,更是国际科技创新的中心枢纽和海纳百川的开放高地。
2023年9月14日,在卢森堡举行的国际科技园区协会(IASP)第40届世界大会上,北京获得IASP2025年世界大会举办权。这将是继1995年、2005年、2015年IASP世界大会后,北京第四次举办IASP世界大会。
赢得IASP世界大会的举办权,是一座城市及其科技园区在科技力量、创新生态、国际合作、人文历史等方面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北京,将再一次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潮从创新涌,千帆向“新”行。
谋“新”径、蓄“新”力、锚“新”势,北京创新动能澎湃。
月之暗面发布200万字国内最长上下文的大模型技术;玻色量子发布新一代550光量子计算机;中国移动、银河航天等企业完成手机直连卫星试验,传输速率达到业界领先水平;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制出全球首个纯电驱拟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天工”……
新一代550光量子计算机
天工机器人
在这里,看见新质生产力未来。
在医药健康领域,北京多项前沿突破性技术领跑国际。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龚维幂举例提到,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邓宏魁荣获2024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其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化学重编程技术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成果正在加速转化。
左二邓宏魁
同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团队开发的大片段DNA精准定点插入的基因编辑新工具,入选英国自然杂志“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项技术”。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罗敏敏团队开发的“北脑二号”在国际首次实现非人灵长类对二维运动目标的脑控拦截。北京大学高家红团队研发的新一代脑磁图仪,实现国际首例无线脑磁检测,为脑重大疾病诊断提供新工具。
北脑二号电极
自2018年起北京滚动实施医药健康三年“行动计划”,前五年年均增速达7.9%。到2023年,全市医药健康产业总体规模已达9761亿元,较2022年8916亿元增长9.48%,也为今年实现万亿级跃升奠定坚实基础。
在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作为2024年中关村论坛十大重大科技成果之一,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 “通通”首度亮相。“通通”是位3-4岁的小女孩,在个体智能发展的同时,已经能够逐步对他人进行理解,逐步在发展社交能力。
“我们正在打造一个通通的6口之家以及幼儿园,每个智能体都会推断其他智能体的所思所想,进行沟通、决策与协作。”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先进技术中心通用智能体平台部主任么刚说。
目前,该院已与中国铁塔合作,将智能体“通通”赋能智慧铁塔建设;与乐聚机器人合作,为人形机器人提供“大脑”;与阿里妈妈合作,为其提供智能音乐生成。
无人驾驶、智慧工厂、远程医疗……在北京,人工智能(AI)企业超过2200家,占全国总数的近4成;备案上线大模型82款,约占全国的45%,数量居全国第一;核心产值突破2686亿元。如今,AI技术在北京被广泛应用于金融、交通、医疗、安防、教育等领域,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捷龙三号遥四运载火箭、力箭一号遥四运载火箭、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垂直回收试验箭……今年9月,“亦庄箭”一个月三发三中。
朱雀三号发射
为加快形成商业航天新质生产力, 2023年,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牵头会同市相关部门深入调研、系统谋划,编制形成了《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
在“2023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百强”中,市值/估值100亿元以上的21家企业中,12家在北京,百强企业中,51家在北京。从独角兽企业分布来看,全国10家独角兽企业中,有6家在北京。从数量和质量上看,北京均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
放眼望去,新质生产力在北京,正在拔节生长。
在2012-2023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北京地区单位牵头项目占全部获奖项目的数量超过一半。崛起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形成医药健康、集成电路等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前瞻布局6G通信、量子、合成生物制造、新材料等20个未来产业新赛道……
善谋善为,创新之音昂扬激越。
早在2017年,北京就出台加快科技创新发展高精尖产业系列政策,选取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人工智能等10个产业作为重点高精尖产业,分别编制“指导意见”。
为支持高精尖产业发展,鼓励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高精尖产业,北京还建立了高精尖产业发展基金和科技创新基金,两只基金总规模达200亿元。
这些科创子基金着力挖掘高校院所前沿“硬科技”项目,解决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不足问题,鼓励开展“硬科技” “深科技”的长期持续创新。
此外,北京又新设立人工智能、信息产业、医药健康、机器人、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新材料、先进制造和智能装备、绿色能源和低碳等产业领域的8只政府投资基金,未来将形成千亿级投资规模,以带动社会资本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新质生产力上的关键一跃,北京,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正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北京,先行先试。
首都师范大学研发的“阶梯加热红外热波技术测量厚度的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这项技术也得到海淀区中小微企业北京维泰凯信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泰凯信)的认可。
虽然双方合作多年,但维泰凯信有点担心——专利技术尚处于实验室阶段,缺少中试实验和产业化测试开发。
首都师范大学在了解情况后,决定将这项专利技术由维泰凯信先行使用,一年后开始支付第一笔专利许可费用,所有许可费分两次支付完成。这也是北京首例“先使用后付费”的案例,成功破解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先使用后付费”是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的配套政策之一。目前,通过“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推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16家单位的200余项专利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强化多方协同,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2020年1月1日,《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正式实施。当前,《北京市关于落实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2023年度北京市技术转移机构及技术经理人登记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一批推动成果转化的政策红利还在继续释放中。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市技术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实现“双突破”,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总量首次突破十万项,达106552项,相比于2014年的67278项,增长58.4%;成交额突破8000亿元大关,达8536.9亿元,相比于2014年的3136亿元,增长172.2%。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北京输出到天津、河北的技术合同逐年上升,2023年实现748亿元,同比增长109%。
以集成式改革全面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动力,北京持续探索推出科技经费管理改革政策和措施,平均每2-3年启动一轮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多项改革内容在全国属于首创。
2021年,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专项、科技新星计划专项和独立法人研发机构科技专项三类项目纳入“包干制”试点,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摆脱繁琐的财务事务,专心投入科研主责主业,打通了“减负松绑”的“最后一公里”。
2022年,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4家试点依托单位共提出2023年度市基金各类项目申请2372项,仅无需编制预算一项,就至少节省2372天的申报时间,减少经费调整次数200余次。超过80项试点项目因“特事特办、随到随办”的采购机制解决了燃眉之急。
……
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下放高等院校职称评审权、开展职称分类评价和代表作评审等具体改革措施,极大地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深入落实中央深改委精神,深化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推动国企研发准备金、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等24项改革措施全面落地,部市出台50余项配套政策,充分释放创新主体活力。
印发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方案,依托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筑巢引凤”,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实施科技新星计划、杰青项目、启研计划等,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市自然科学基金近80%的项目由45岁及以下青年人才承担;进一步“破四唯”,明确规定不得将职称、论文、奖项等作为申报科技项目的限制性条件。
出台外资研发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独角兽企业等支持政策,中关村综合保税区通过了封关预验收,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提速建设,社保中关村专项基金初见成效。
……
围绕加快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于2024年3月1日施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
作为统领的法规政策体系,《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向多年束缚创新的藩篱动真格,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最大程度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北京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主动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全面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探索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的“北京路径”。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北京实行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面向全球吸引集聚战略科技人才。自2017年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以来,目前,在京长期工作的外籍人才2.2万余人,具有硕博学位的外籍人才占比超40%。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吸引102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参与,促成300余个项目签约;积极筹办IASP2025年世界大会,高位链接好全球创新资源;出台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在京发展的16条措施,吸引和集聚优质国际创新资源,约90%的外资研发中心分布在高精尖产业领域……
鼙鼓声声、日迈月征,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11年时间。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
“以快马加鞭、不进则退的紧迫感,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继红表示,我们要锚定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目标,深入落实新时期加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本期来源: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戳在看的你,一直都那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