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灯府带领了一部茅草社火,向海东的领导及各位父老乡亲拜年,祝大家事事如意、万事顺心……”
随着灯官老爷的祝福声,海东市“百龙千狮闹新春”河湟非遗暨传统社火展演活动拉开序幕,只见灯官老爷手执一把笤帚疙瘩,身着大红袍,站在五彩斑斓的彩车上,显得好不威风,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录像。
在青海,“出灯官”标志着社火的开始,青海的每个社火队都设有灯官,也叫“灯官老爷”或“老爷”,他是社火队伍里的总官。
灯官老爷由互助土族自治县塘川镇雷家堡村的雷生璞扮演,通过采访得知,雷生璞平时爱热闹,也能说会道,是扮演“灯官”的最佳人选。
“带来的是党中央的惠民政策。”“党的二十大的精神鼓人心……”独具青海特色的说辞中,既有传统社火中的经典介绍,也有新时代蓬勃发展的美好生活,唱词间流露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内容更是涵盖教育、医疗、养老、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易地搬迁等老百姓关心的方方面面,通过朗朗上口的祝福词,将各类政策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出去,盼望来年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四季平安、六畜兴旺。
“我非常喜欢也特别佩服灯官老爷的扮演者,能把那么长的说辞都熟记于心,而且用青海方言说出来特别亲切,为他点赞。”市民李先生说。
“灯官老爷”伴随了河湟地区许多人的成长记忆,几乎成了过年的标准文化符号。在幼时的记忆里,说灯官、看灯官、学灯官几乎伴随了一个农村孩子过年的全部记忆。
灯官老爷致完吉祥词后,满场表演、百人扇子舞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只见有的人身穿黑色长袍,头戴点缀各色花朵的黑色礼帽,戴墨镜和黑色长髯,手拿拐杖、长棍,有的人则身穿白色羊羔绒马甲,头戴羊角帽,手持小摇鼓,有的则男扮女装,身穿花衣裳,装扮成社火中的各种角色令群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我们的满场表演是传统社火,在传承老一辈人留下来的经典社火的基础上,只进行了服饰的更新和美化。”互助县塘川镇雷家堡村党支部书记甘继成说。
社火场上,演员们身着鲜艳的传统服饰,手持彩扇彩绸,步伐轻盈,扭出了欢快的节奏。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一招一式都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期盼。吹吹打打、热热闹闹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是越来越好的生活,是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呼声。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