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临近尾声,不少人即将收拾行囊,踏上返程,人员流动频繁,聚餐机会增加,也导致了甲肝感染风险的提升。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您,一定要把好卫生关,做好甲肝的预防。预防甲肝,关键在行动。
一
把好“入口关”,饮食安全记心间
1. 避免在卫生条件差的摊位就餐,减少感染风险,饮用煮沸的开水或正规瓶装水,不喝生水;
2. 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使用专用的厨具,拒绝混用,厨具使用后要清洗干净;
3. 切勿生食或半生食海鲜。甲肝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80℃5分钟或100℃1分钟才能使之完全灭活。海鲜,尤其是易造成甲肝病毒富集的贝类等,须彻底煮熟后食用,切勿一味追求鲜美,用热水烫过“开口”即食用;
4. 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推荐使用公筷,避免共用餐具,提倡分餐制,避免食用他人吃过的食物。同时,甲肝患者家属要注意分餐,患者餐具要单独清洗,高温煮沸消毒。
二
勤洗手,讲卫生
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接触公共物品后,要注意清洁手部,推荐使用7步洗手法:内(掌心相对搓洗)、外(手心搓手背)、夹(掌心相对,交叉搓指缝)、弓(弯曲搓指背)、大(旋转搓拇指)、立(指尖搓掌心)、腕(旋转搓手腕)。
三
接种疫苗,筑牢免疫屏障
接种疫苗是预防甲肝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目前,甲肝减毒活疫苗已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免费为18月龄儿童接种1剂次。同时也推荐餐饮从业者、旅行者等重点人群自愿自费接种甲肝灭活疫苗,接种程序为两剂次(间隔6个月)。
四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如出现发热、厌油、恶心、黄疸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接触史,配合医生以及疾控流调人员的工作;确诊后需隔离治疗,避免传染他人。
特别提示
甲肝患者发病后3周内依然可以排毒,消毒作为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之一,对预防家庭内甲肝传播尤为重要。当家中有人感染甲肝后,应如何做好清洁消毒?
1.甲肝患者应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密切接触,做到住室(条件不具备者用布帘等隔开,至少确保分床)、饮食、生活用具(餐饮具、漱用具等)分开。条件允许时,应采用分房间、专用卫生间等隔离措施。
2.有明确污染或必要时,应进行随时消毒。
①门把手、水龙头、电源开关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可使用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或高水平消毒湿巾擦拭消毒,达到作用30min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②水杯、餐具等:清洗干净后,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min-30min。或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洗净残留消毒剂。
③地面:常规保持清洁,湿式拖地。当受到污染时,可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浸泡拖布后拖擦地面,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拖擦干净。使用后的拖布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患者隔离区域拖布应专区专用。
④排泄物、呕吐物等:
对于污染地面的呕吐物、排泄物等,大量污染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干巾完全覆盖,消毒至作用时间后,小心清除干净;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有效氯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完全覆盖,作用30min以上,小心清除干净。清除污染物后,对其表面及周边区域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高水平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min。
无污水处理的普通家庭,需单独对病人粪便或呕吐物处理后才能倒入厕所排污管道。处理方法如下: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1L-2L加漂白粉50g或有效氯含量20g/L的含氯消毒剂2L,搅匀放置2h。成形粪便用有效氯含量50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2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h。
旱厕粪坑内的粪便可按粪便量的1/10加漂白粉,或加其他含氯消毒剂干粉或溶液(使有效氯作用浓度为20000mg/L),搅匀作用12h~24h。
⑤卫生间物体表面、马桶等:可使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消毒,达到作用30min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注意:酒精对甲肝病毒效果有限,应选用高水平消毒剂或有效的物理消毒方法。
3.所有家庭成员均要加强手卫生(洗手或手消毒)。手部有肉眼可见污物时,用洗手液/皂液在流动水下洗手后消毒;无可见污物时,可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4.消毒剂的使用应严格遵循产品说明书,配置和使用消毒剂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同时避免过度消毒。
预防甲肝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不仅要为自身健康负责,更要为他人健康着想。让我们行动起来,深刻认识到甲肝危害,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时刻注重个人和公共卫生,阻断甲肝发生及传播,一起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以更饱满、更健康的状态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来。再次祝愿广大市民朋友新春快乐,身体健康!
责任编审丨姜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