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女士招呼服务员时还沉浸在与亲朋好友共进美食的愉悦中。可当服务员递来账单的那一刻,她的笑容瞬间凝固了——14535元!按照她之前在手机平台上看到的302元/人,17个人吃饭,最多也就5000多元啊!那天,孔女士在某外卖平台上物色餐厅,准备请几位好友聚餐。一家装修精致的日料店映入眼帘,门店信息显示“人均302元”,店铺评分不错,顾客评价也都很好。“这个价位虽然不便宜,但是日料自助嘛,能吃到刺身、三文鱼、和牛,很划算了。”孔女士这样想着,便爽快地预订了座位。![]()
走进店内,精致的日式装修,专业的服务态度,让大家对即将开始的美食之旅充满期待。看到菜单上琳琅满目的美食,大家纷纷点起自己心仪的菜品:特级三文鱼刺身、北海道帝王蟹、A5和牛……还配上了清酒、果汁等饮品。
没人在意菜品价格,因为大家都认为这是一家自助餐厅。
“这是不是搞错了?你们不是302元一位的自助餐吗?”孔女士质疑道。“对不起,我们并不是自助餐厅。302元只是平台显示的人均消费参考价,实际按照点餐的菜品单价计算。”服务员解释道。![]()
她翻看起菜单,这才注意到每道菜品后面都标注着价格:特级三文鱼刺身388元/份、帝王蟹时价、A5和牛588元/份……平台方解释说,页面上显示的“人均302元”是根据往期顾客的实际消费数据计算出的参考价格,并非餐厅的固定收费标准。餐厅负责人则表示:“我们从未宣传过是自助餐厅,菜单上每道菜品的价格都写得很清楚。
不过考虑到客人的误解,我们已经将未动过的菜品退掉,还给予了9折优惠。”
面对记者采访,孔女士也承认自己有些草率:“当时光顾着高兴,确实没有仔细看菜单价格,也没问清楚是否自助。”有律师指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确实有义务明码标价,但本案中餐厅已在菜单上标明价格,且未做虚假宣传。作为消费者,网络时代信息繁杂,我们更要提高警惕,不能想当然。在选择餐厅时,要仔细查看商家详情,主动询问消费方式,避免因疏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商家而言,虽然已做到明码标价,但在发现顾客可能存在误解时,也应该主动提醒,这既是服务细节,也是经营之道。对平台来说,在展示“人均消费”等信息时,应该更清晰地说明这只是参考数据,并突出标注餐厅的具体经营方式,避免给消费者造成误导。* 作者:伴读君,每一次翻阅,都是一场久别重逢,每晚九点半,我们相约在睡前伴读(ID:svipcc365),只为温暖你的睡前时光。她姐生活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