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马双边贸易额首破2000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15.3%,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中国连续14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中国还是马来西亚最大外资来源地。中国企业对马投资高速增长,投资领域更趋多元。在马承包工程市场上,中国企业业务已遍及马全境,在建项目主要集中在铁路、桥梁、水电站、房地产等领域,在公路、地铁、轻轨、通信等领域亦有新进展。
中马关系传统友好,政治互信度高,经贸往来密切,民间友谊深厚。马来西亚地理位置优越,法制环境、营商环境、人文环境良好,是中资企业在海外拓展市场和投资兴业的热门选地。
本系列文章将会一步步带您了解对马来西亚投资、贸易的方方面面。
地理
人口
经济
贸易
基础设施
文化政治
地理
位置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由马来半岛(西马)和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巴、沙捞越(东马)两部分组成。
西马北接泰国,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东临南海,西濒马六甲海峡;东马与印度尼西亚、文莱接壤。
地形
西马地形以中央山脉为主,山脉纵贯南北,最高峰为大汉山(Gunung Tahan),海拔2816米。
东马主要是丘陵和山地,最高峰为京那巴鲁山(Gunung Kinabalu),海拔4101米。
沿海地区有广阔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气候
马来西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四季。
年均气温在23°C到32°C之间,年降水量约为2000至2500毫米。
主要受东北和西南季风影响,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雨季,4月至9月为干季。
河流
主要河流包括彭亨河(Sungai Pahang)和拉让江(Sungai Rajang),分别是西马和东马的重要水系。
河流密布,为农业灌溉和水力发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国土面积
马来西亚国土总面积约为33万平方公里,其中西马占132,000平方公里,东马占198,000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
马来西亚是全球重要的自然资源生产国,主要资源包括锡、石油、天然气、橡胶和热带木材等。
森林覆盖率高达60%,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
行政区划
马来西亚分为13个州和3个联邦直辖区,其中11个州和2个联邦直辖区位于西马,其余2个州和1个联邦直辖区位于东马。
各州由州立法议会管理,并设有首席部长负责州内事务。联邦政府则直接管理联邦直辖区。
人口
总人口
总人口数量:截至2024年,马来西亚的总人口预计为3410万人,在全球人口中排名第44位。
年人口增长率:2024年的年增长率为1.06%,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约为94。
人口构成
性别构成:男性占总人口的52.5%(约1790万人),女性占47.5%(约1620万人),性别比为111:100。
年龄段的分布如下:
0-14岁:占22.2%(约750万人),其中男性约3,947,914人,女性约3,730,319人。
15-64岁:占70.1%(约2400万人),其中男性约12,308,938人,女性约11,666,947人。
65岁及以上:占7.7%(约260万人),其中男性约1,409,360人,女性约1,501,332人。
中位年龄:马来西亚的中位年龄为31.8岁。
男性中位年龄为31.7岁,女性中位年龄为31.9岁。
城市人口:截至2024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76%(约2736万人)。
农村人口: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24%(约674万人)。
主要分布区域
雪兰莪州(Selangor):21.6%
柔佛州(Johor):12.3%
沙巴州(Sabah):11.0%。
主要大城市人口
吉隆坡(Kuala Lumpur):881.6万人。
柔佛巴鲁(Johor Bahru):110.7万人。
怡保(Ipoh):87.2万人。
古晋(Kuching):65.2万人。
亚庇(Kota Kinabalu):60.1万人。
出生率
出生率:每千人13.2个新生儿(2023年),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约为104。
死亡率
死亡率:每千人5.8个死亡(2023年),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约为144。
生育率与人均寿命
总和生育率:1.70个孩子/女性(2023年,低于更替水平2.1。
人均寿命:76.13岁,男性74.5岁,女性77.87岁。
人口发展阶段:马来西亚目前处于人口红利期,即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较高,有利于经济增长,但面临生育率下降的挑战。
华人
华人在马来西亚的总人数约为6,800,000人,占总人口的22.4%。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如吉隆坡、槟城和柔佛州。华人通常活跃于商业、服务业和教育等领域,尤其是在零售和房地产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经济
GDP
GDP总量:2023年马来西亚的GDP总量为3996.5亿美元。马来西亚的GDP在全球经济中占比约0.38%,在全球排名第39位。
GDP增速:2023年经济增长率为3.7%,较2022年的8.7%显著下降。
人均经济指标
人均GDP:2023年人均GDP为11691.36美元。
平均月收入:马来西亚的平均月收入约为3000马币(约合670美元)。
平均时薪:马来西亚的平均时薪约为8.50马币(约合1.90美元)。
三次产业分布情况
第一产业(农业):约占GDP的7%。
第二产业(制造业):约占GDP的23%。
第三产业(服务业):约占GDP的70%。
现有优势产业
电子与电气(E&E)产业:作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出口行业,电子产品尤其是半导体占据了重要地位。该行业受益于全球对半导体的需求增长。
制造业:涵盖汽车、化工和机械等领域,制造业在GDP中占比约24.3%。
旅游业: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医疗旅游的首选目的地之一,预计2023年医疗旅游收入将达到2.25亿美元。
正在崛起的优势产业
数字经济:预计到2025年,数字经济将占GDP的25%。电子商务、在线旅游和金融科技等领域正在快速增长。
可再生能源:政府积极推动太阳能和风能项目,目标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在国家能源结构中占比达到20%。
生物技术与医疗健康:随着对医疗基础设施和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视,该领域正在快速发展。
最新的产业发展政策
新工业主计划(NIMP 2030):该计划于2023年9月启动,旨在推动工业转型,设定六个目标,包括提高经济复杂性、创造高价值就业机会、延伸国内产业链、发展新旧产业集群等。
数字生态系统加速计划:为数据中心投资提供税收减免,以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
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NETR):旨在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高能源效率,支持绿色技术投资。
国际机构对马来西亚未来发展的判断
世界银行:预计2023年马来西亚GDP将增长4%。
S&P全球:预测马来西亚在中长期内的经济前景乐观,预计到2030年名义GDP将达到6800亿美元,人均GDP将上升至18600美元。
贸易
进出口额
出口总额:2023年马来西亚的出口总额为3120亿美元。
前五大出口国:
新加坡:480亿美元(15.3%)
中国:421亿美元(13.4%)
美国:354亿美元(11.3%)
香港:197亿美元(6.3%)
日本:188亿美元(6.0%)。
进口总额:2023年马来西亚的进口总额为2656亿美元。
前五大进口国:
中国:660亿美元(24.8%)
新加坡:440亿美元(16.6%)
日本:220亿美元(8.3%)
美国:210亿美元(7.9%)
泰国:150亿美元(5.6%)。
进出口商品
前十大出口商品及相关值:
电气机械和设备:1191亿美元(38.1%)
矿物燃料,包括石油:517亿美元(16.5%)
机器,包括计算机:239亿美元(7.7%)
动植物脂肪、油和蜡:169亿美元(5.4%)
光学、技术和医疗器械:136亿美元(4.4%)
塑料及塑料制品:90亿美元(2.9%)
铝制品:60亿美元(1.9%)
铁、钢制品:59亿美元(1.9%)
其他化学产品:56亿美元(1.8%)
橡胶及橡胶制品:55亿美元(1.8%)。
前十大进口商品及相关值:
电气机械和设备:728亿美元(27.4%)
矿物燃料,包括石油:508亿美元(19.1%)
机器,包括计算机:252亿美元(9.5%)
塑料及塑料制品:85亿美元(3.2%)
非铁路和电车车辆:82亿美元(3.1%)
光学、技术和医疗器械:67亿美元(2.5%)
铁、钢制品:59亿美元(2.2%)
其他化学产品:57亿美元(2.2%)
铝制品:52亿美元(1.9%)
珍珠、宝石、贵金属和硬币:51亿美元(1.9%)。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
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MAFTA) - 生效年份:2013年
马来西亚-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MNZFTA) - 生效年份:2010年
马来西亚-印度全面经济合作协定(MICECA) - 生效年份:2011年
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密切经济伙伴关系协定(MPCEPA) - 生效年份:2008年
马来西亚-日本经济伙伴关系协定(MJEPA) - 生效年份:2006年
马来西亚-土耳其自由贸易协定 - 生效年份:2022年
马来西亚-智利自由贸易协定 - 生效年份:2010年
区域性贸易协定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自由贸易区 - 生效年份:1992年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 生效年份:2022年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 - 马来西亚于2022年批准
外商投资情况(2023)
外商直接投资(FDI)净流入:404亿马币(约合8.58亿美元),较2022年的754亿马币显著下降。
主要投资来源国:新加坡226亿马币;香港175亿马币;日本55亿马币。
主要流向地区:吉隆坡、雪兰莪州、吉打州、柔佛州、沙巴州。
主要行业:
服务业:净流入354亿马币,主要集中在信息与通信、金融和保险等领域。
制造业:尽管净流入减少,仍是收入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在电气设备和运输设备领域。
基础设施
铁路
建设水平:马来西亚的铁路网络总长约为2049.8公里,其中767公里为双轨电气化,主要由马来西亚国家铁路公司(KTMB)运营。
吞吐量:2023年,铁路乘客总量达2.72亿人次,货运量为520.7万吨。
主要道路:主要铁路线路包括西海岸线(连接新加坡和泰国)及东海岸线,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轻轨(LRT)和大规模快速交通(MRT)
公路
建设水平:截至2015年,马来西亚公路总长度达到230,300公里,较2010年增长68%。
吞吐量:预计到2020年,公路货运量将达到8.8亿吨。
主要枢纽:主要公路枢纽包括吉隆坡、槟城和新山等城市。
航空
建设水平:马来西亚目前有42个机场,其中吉隆坡国际机场(KLIA)是最大的机场,设计年客运能力达7500万人次。
吞吐量:2024年7月,马来西亚航空乘客总数达到880万人次,同比增长14.3%。
主要机场:主要机场包括吉隆坡国际机场、槟城国际机场和亚庇国际机场等。吉隆坡国际机场在2023年的目标是接待1610万国际游客。
未来发展规划:计划对现有机场进行扩建,如槟城国际机场的扩建将使其年客运能力从650万人次提升至1200万人次,预计在2028年前完成。
水运
建设水平:马来西亚拥有多个世界级港口,如巴生港和丹绒佩拉斯港,是重要的国际集装箱枢纽。
吞吐量:2014年,总货运量达到5.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200万TEU。
主要港口:主要港口包括巴生港、丹绒佩拉斯港和槟城港。
电信业
建设水平:马来西亚正在推进高速宽带和5G网络的建设,国家数字网络计划(JENDELA)旨在提升全国范围内的网络覆盖率和速度。
用户量:截至2022年,马来西亚智能手机用户数量约为2946万,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3254万,反映出数字化进程的加快。
主要数据中心:Cyberjaya是马来西亚最大的IT负载中心,预计到2029年将拥有388,017个机架,并计划增加数据中心设施以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
未来发展规划:预计数据中心市场将在2024年至2029年间以超过1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和数字消费者的需求。
用水
马来西亚的水资源供应充足,水价因州而异。住宅用水量在15-20立方米以下,每立方米单价0.30-0.60马币;超过40立方米的单价最高可达2.96马币。工业用户在雪兰莪州的水价为2.07马币/立方米(35立方米以下)和2.28马币(超过35立方米)。
用电
截至2022年底,马来西亚电力行业总装机容量为42GW,全年发电量151TWh。电价分为商业和工业用电,西马半岛的商业用电单价为0.224-0.509马币/度,工业用电为0.183-0.441马币/度。
燃油
燃油价格实行每周浮动机制,2023年7月95号无铅汽油零售价为每升2.05马币,97号无铅汽油4.70马币,柴油2.15马币。
劳动力
薪酬水平:2023年6月,制造业的人均月工资为3432马币,最低工资标准自2022年5月起为1500马币/月。
受教育水平:全国人口识字率为95%,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5年,高等教育比例较低。大多数劳动力接受的是中等教育。
劳动力供需情况:2022年劳动力人口约1627.7万,失业率为3.6%。低端产业工人和服务业劳工缺乏,外籍劳工约200万人。
土地、房屋价格
土地价格:工业用地价格因地区而异,槟城每平方英尺18-65马币,雪兰莪8.5-70马币,柔佛8-38马币。
房屋价格:吉隆坡市中心一居室月租金2380-3495马币,郊区1000-2000马币;三居室市中心4168-8061马币,郊区1500-4500马币。
建筑成本、租金
建筑成本:钢材平均价3689.5马币/吨,水泥22.86马币/包(50公斤),沙子44.01马币/袋。
租金水平:吉隆坡市区办公楼租金每平方米64.6-102.3马币,槟城27-30马币,雪兰莪37.7-53.8马币。
文化政治
民族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民族包括马来族(约占总人口的50%)、华族(约占23%)、印度族(约占7%)以及其他土著民族和少数民族。
语言
马来西亚的官方语言为马来语(Bahasa Malaysia),但英语在商业和教育中广泛使用。此外,华族和印度族也使用各自的语言,如汉语和泰米尔语。
宗教习俗
马来西亚是一个宗教多元的国家,主要宗教包括伊斯兰教(国教)、佛教、基督教、印度教等。伊斯兰教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影响着法律、教育和日常生活。
节假日
马来西亚的节假日多样,包括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华人的农历新年,以及印度教的屠妖节等。
社会治安
马来西亚的治安总体较好,但在某些城市和地区仍存在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以提高治安水平,包括增加警力和监控设施。根据2022年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的犯罪率有所下降,社会安全感逐渐增强。
与中国有关的民间情绪
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关系历史悠久,经济合作密切。近年来,尽管存在一些对中国影响力扩张的担忧,但总体上民间对中马关系持积极态度。根据2024年的调查,大多数马来西亚人认为与中国的合作对国家经济发展有利。
然而,也有部分民众对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表示关切,并希望政府在与中国交往时能够更加谨慎。此外,最近关于中马关系的一些高层访问和协议签署引发了公众对未来合作前景的讨论。
总体而言,马来西亚民众对中国的态度复杂,但在经济利益和文化交流方面仍表现出较高的期待和积极性。
政治环境
政治制度:马来西亚是一个联邦代表制民主宪政君主国,国家元首为“最高元首”(Yang di-Pertuan Agong),而首相为政府首脑。马来西亚的政治体系基于西敏寺体系,设有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分支。
主要党派:
马来民族统一机构(UMNO):长期执政的主要党派,曾主导“国阵”(Barisan Nasional)联盟。
希望联盟(Pakatan Harapan):主要反对派联盟,包括民主行动党(DAP)、人民公正党(PKR)和国家信托党(Amanah)。
伊斯兰党(PAS):主张更为伊斯兰化的政策,近年来在选举中表现强劲。
政府机构组成
内阁:由首相及其任命的部长组成,负责日常行政事务。
国会:分为上议院(Dewan Negara)和下议院(Dewan Rakyat),负责立法工作。
司法系统:独立于行政和立法,负责解释法律和审理案件。
与中国相关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马来西亚对于外商投资有一定的法律法规框架。一般来说,外资企业在特定行业需要遵循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MIDA)的规定,并可能需要满足本土化或马来人拥有权的要求。某些行业的外资持股比例可能限制在30%至100%之间。
跨国投资便利程度:马来西亚政府积极推动外资进入,提供多项税收优惠和激励措施,以吸引外国投资者。根据2022年全球机会指数,马来西亚被认为是东南亚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商旅便利程度:马来西亚与中国之间的商旅往来较为频繁,签证政策相对宽松。近年来,两国间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促进了经济交流与合作。此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的投资活动也日益活跃,例如东海岸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