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今年来
我区用心用情做好
教育、就业、医疗、养老
高品质民生“四件事”
全力优供给、强保障
不断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增创新优势
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群众
12月27日上午,在文港路托育园内,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地参与到各种有趣的活动中,欢快的笑声此起彼伏。
“我们是双职工家庭,之前孩子没人带。现在好了,每天上班前我们把孩子送过来,下班了再接她回去,省了不少心思。”家住跃进新村小区的市民黄丽说,“家门口”这所新建的托育园环境好、课程丰富,老师们很负责,而且离家只有5分钟的路程,非常方便。
教育牵动千家万户,关系民族未来。今年以来,我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聚力“七优七特”,逐步构建起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的公共服务体系,全力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此,我区在教育领域持续发力,新建区托育综合服务指导中心、东亭湖街道富康社区“宝宝屋”以及和美尚苑等4所幼托园。持续深化“双减”全链条课后服务体系,中小学、幼儿园开设暑托班,为1.97万名学生提供优质托管服务。精心打造全国首家以生命安全为主题的盐城市青少年成长安全教育馆,不断推动教育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我区还加快建立“1+N”集团办学模式,推动集团内优质学校、新建学校、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合理分布。坚持城乡学校教学教研“五同”——同步备课、同步教研、同步作业、同步检测、同步反思,逐步缩小校际城乡差距,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教育形态,让教育更加均衡、优质、公平。
如今,“优学在亭湖”品牌内涵不断丰富,教育持续实现优质均衡发展,逐步形成了“百姓口碑更好、学生负担更轻、教学质量更优、教育风气更正”的区域教育新格局。
“‘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很好!在你们的帮助下,满足了我就近工作的需求。”12月26日上午,盐东镇洋桥村村民杨蔚在找到工作后特地回来感谢洋桥村“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工作人员。由于家中有老人要照顾,杨蔚希望能找一个离家近、时间自由的工作,就业服务专员了解他的就业意向后,很快就帮他找到一份附近的公益性岗位,并协助办理了入职手续。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今年以来,我区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不断丰富就业政策、完善供需对接机制,深入实施就业意愿大摸底、就业观念大塑造、就业技能大培训、就业资源大链接“四项行动”,持续擦亮“乐业在亭湖”品牌。
我区不断健全“15分钟”就业服务圈,在村(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商超、菜场、创业街区布点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面对面”“点对点”送达用工岗位、技能培训、创业项目“三张清单”,让劳动者享受“就在身边”的便捷服务。并建立“亭湖区高质量就业供需数据库”,对29.8万名劳动力、2120家用人单位、16家培训机构和31家人力资源机构的供需情况进行智能分析,每周动态更新。
与此同时,我区积极为劳动者就业“添技赋能”,因地制宜培育“亭巧嫂”“盐东塔哥”等地方特色就业品牌。打造环高校“校门口”就业见习圈,建立30个“校门口”就业见习基地,招募见习大学生435人。
截至11月底,全区新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33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189人,失业再就业5094人,开展就业技能培训8069人次,引进大学生4138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领跑全市。
“现在医院的远程诊断和双向转诊真是太方便了!”前不久,家住盐东镇的沈永成因外伤感到头部疼痛、胸部呼吸不顺,前往镇卫生院进行头胸部CT检查,显示左侧顶叶见团块样高密度影,在区人民医院远程影像的会诊下,发现患者颅内血肿,情况十分危急。通过绿色通道,立马转到区人民医院治疗,目前已康复出院。
“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学影像可通过卫宁系统实现实时传输,由诊断医生第一时间读片,给出诊断结论并回传。”区人民医院影像科主治医生胡建东说,“这不仅保证了影像资料判读的及时性与准确性,还能让患者少跑路,进一步方便群众就医,满足群众需求。”
“今年以来,我区积极建设‘医共体’十大中心,目前已建成影像诊断、临床检验、远程会诊、消毒供应等6个中心及城市驾驶舱,加入市‘智慧急救’一张网,慢病管理、送医送护等3个中心于近期实施。”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健康是幸福之本。今年来,我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扎实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需求,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深化与上海东方医院、省人民医院等知名医院合作,设立“名医工作室”21个;投资4.5亿元的区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已完成建设,新(改、扩)建永丰卫生院、便仓镇卫生院等,群众就医环境和体验明显改善;基层医疗机构设立专家工作室28个;健康救助工作获长三角卫生健康治理“卓越案例奖”,在全市率先实现省健康镇全覆盖......
“这里的菜品种丰富、营养卫生,味道也很好,而且还经济实惠,二荤一素一汤只需8元,我每天中午都会来这里吃饭。”家住附近的张正华老人说,遇到特殊天气,打个电话还能送餐上门,真的很方便。
我区推广“多元特色”老年助餐发展模式,在城市社区建立以独立运营的“长者幸福食堂”为主,“社区食堂+长者食堂”“中心带站联点”等多种形式为辅的老年助餐模式,在农村社区推广“1+N”老年助餐模式,即采取中心厨房分级配送、村级食堂堂食、志愿者配送入户等方式,就近就便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
同时,不断健全服务网络,积极推进机构养老提升、居家养老提升等“八项行动”,常态化运营各类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78个,城市社区基本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组建共享助老团队,实施“银龄互助”“志愿共享”,引导社会力量构建志愿关爱网络。此外,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持续推进“亭颐养”数字养老服务超市建设,招引各类养老服务企业、经营主体入住开设网店,鼓励养老服务企业开发上线新产品,进一步拓展市场化供需渠道,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多元的服务场景。
编辑:许鹏飞
制作:郑雅
复审:俞振华
审发:卜以勇
监制: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