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开放合作“朋友圈”越扩越大

文摘   2025-01-18 14:00   内蒙古  


全区陆路口岸货运量超1.2亿吨,进出口总额超2000 亿元,“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50%以上……自治区两会传递出的一组组增长的数据,印证着内蒙古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取得的新成效。
对外,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对内,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东北三省等的交流合作;

区内,立足自身优势,东中西部加强差异化协调发展。

“敞开胸襟,开放拥抱八面来风”,开放合作的内蒙古,“朋友圈”越扩越大。

畅通大通道 助力跑出开放加速度

内蒙古发展的潜力在开放,后劲也在开放。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无论是对外开放,还是对内开放,都要强化双向交流合作,既要把我区相对短缺的技术、人才、资金、产业引进来,也要把我区具有优势的绿电、绿算、绿食以及独特的北疆文化送出去。”

刚刚过去的2024年,依托显著的区位优势和20个对外开放口岸的通道集群优势,内蒙古口岸货运量达到1.2亿吨,同比增长14.5%;客运量达到511万人次,同比增长53%。

在满洲里铁路口岸拍摄的出境货运列车。 (新华社发  李发春 摄)

口岸作为对外开放的门户,承载着新时期内蒙古构建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内蒙古着力从基础设施改善提升,口岸差别化定位、智能化改造等方面持续优化口岸建设,形成多方位、立体化的口岸开放格局,中国向北开放的大通道不断畅通。

2024年,内蒙古口岸经济日趋繁荣,累计进出境中欧班列近6万列,运行线路达126条,对内覆盖22个省(区市)的64个城市,对外辐射10个国家的22个终点城市。

开放大通道的建设,极大缩短了中国东部、南部省区市物流“西进北上”俄罗斯、蒙古国等国的时间,加快了欧洲商品“东行南下”中国的速度。自治区人大代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委副书记、旗长,策克口岸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布和表示,“策克口岸将用好用活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构建联通内外、辐射周边、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的全域开放平台,以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现代化提升为重点,做好国际化现代化口岸文章。”

赋能提质 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

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是内蒙古向北开放的题中之义。2024年,在口岸的强力带动下,全区外贸加快发展,二手车出口“深踩油门”,边民互市贸易蓬勃发展,跨境电商异军突起,“口岸+园区”“口岸+腹地”的联动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在策克口岸中蒙边民互市贸易区的游客。(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隆冬时节,走进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一座现代化工业园区正在蒙古国进口煤炭的基础上,打造全链条加工转化的产业集群。

园区内的神华巴彦淖尔焦化厂每年消耗近百万吨煤炭,通过深加工转化为焦炭和甲醇等高附加值产品,带动就业近千人,年产值达2.6亿元。

作为内蒙古外贸的领头雁,巴彦淖尔市充分发挥现代农牧业产业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聚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我们将依托甘其毛都口岸持续做大对外贸易,用好京蒙协作平台加强区域合作,加快推动‘临河区、经开区、农高区’三区一体协同发展,打造新的区域经济中心,带动提升开放发展水平。”自治区人大代表、巴彦淖尔市委书记贺伟华说道。

依托口岸优势,带动腹地经济发展,是内蒙古打造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内容。内蒙古大力推动口岸功能向腹地延伸,其中呼包鄂乌与各个口岸协同互动,乌兰察布与二连浩特通力发展,甘其毛都等口岸与巴彦淖尔、阿拉善形成能源资源进口加工基地的优势互补,构建起各具特色的开放经济新格局。

2025年,内蒙古将做大外贸“盘子”,扩大二手车、“新三样”、中间品、农食产品出口规模,培育一批跨境电商企业和产业园,布局一批重点贸易伙伴海外仓,积极推进呼和浩特、乌兰察布中欧班列集散中心建设,提高班列货源集散能力和回程满载率,力争到发中欧班列突破500列、口岸货运量超过1.3亿吨、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2200亿元人民币。

承接产业转移 深化区域合作

深化区域合作也是开放。近年来,内蒙古不断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引进到位1万亿元资金,积极承接国内先进产业转移,推动内蒙古与全国大市场全面对接、深度融合。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京蒙协作2024年“六个倍增”计划持续深化实施,在教育、医疗、农畜产品销售、旅游、产业合作和科技创新等领域均结出硕果;京蒙协作实现从对口帮扶向全方位合作拓展,蒙品进京销售额、京资到蒙投资额大幅增长。

在与长三角地区合作上,与上海市社科联签订《蒙沪两地社科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上海市人力资源协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在与粤港澳大湾区地区合作上,2024年围绕能源、教育、科技创新领域促成落地合作项目3个,投资额约15亿元;金融服务领域合作方面,推动内蒙古1家企业在深交所上市。

区域合作背景下,大大小小项目遍地开花,新能源等头部企业纷纷落户……一批产业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转移至内蒙古。

鸟瞰蒙东(通辽)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央广网发 张启民 摄)

作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通辽,风电装备业快速发展,吸引多家风电整机和零配件企业入驻,逐步构建起完备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链条。“通辽市将以区域合作深化行动为依托,加强保税物流中心、多式联运监管中心等开放平台建设,更加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带、京津冀经济圈产业转移,推动京蒙协作、通赤“双子星”、蒙冀辽吉文旅联盟等更多合作事项落地实施。”自治区人大代表,通辽市委副书记、市长奇·达楞太表示。

2025年,内蒙古将进一步密切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东三省等地区的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能源、资源、算力等方面与经济大省加强合作,特别是为发达地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

开放带来进步,合作才能共赢。把对外、对内、区内的区域合作都做起来,在主动开放中扩大“朋友圈”,“好伙伴”越来越多,内蒙古的发展前景必将越来越广阔。


来源:实践融媒



内蒙古政府办公厅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是协助自治区政府领导同志处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日常工作的机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