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不住了!启东吕四渔港“鲜”天禀赋

政务   2025-01-11 20:58   江苏  


这是“近代第一城”,也是年年高考季都刷出存在感的“学霸之城”,而在南通,隐藏着一个小渔港,极为低调,成为了“万鲜之地”。

据说,江苏省每卖掉三条鱼,就有一条来自吕四。这个江苏渔港,起初无名无姓。在清代,还只是长江泥沙冲积起来的数个沙洲,与海风、盐碱、潮汐为伴。但是,人们已经发现了它隐藏的“鲜”天禀赋。

吕四,这颗位于南通启东东北部的明珠,以长江、东海、黄海的三水交汇之地的地理优势,集结着“天下第一鲜”的传奇。

1400年前,这里是海屿沙岛。

1000年前,这里盐池棋布。


煮盐、海运、渔业,如今的吕四渔港,海运发达、贸易兴盛。

图/视觉中国
这个江苏小渔港,究竟有什么天赋,如何在鲜的道路上一往直前,成为中国人的“海鲜后厨房”
从吕四港驾船出发,就可以通向黄海之上的吕四渔场。

这里的水,永远涌动,永远鲜活。

著名的吕四渔场就在港口之外。在中国的八大渔场中,吕四渔场的水域面积并不算大,但它胜在位置极佳,正处于赤道暖流的支流——黄海暖流、长江径流和苏中苏北沿岸水团等不同水系的交汇处,水体内的营养物质丰富,各种浮游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因而成为多种名贵水产品的繁殖和摄饵的优良渔场,海鲜滋味较他处亦更为鲜美。

鲜是有声音的,有记忆,有情感的。

道光《乐清县志》中载:“黄鱼四时皆有,春夏之交,群鸣如蛙,捕者以长竹筒插水听之,知其头向上,用网两头收合,谓之围艚,获多者多至数千尾,谓之张豹。”黄鱼排山倒海而来,登场时金光闪闪,宛如霸道总裁,带着天下舍我其谁的压迫感。那种绚烂的金色洪流,是吕四渔场永远瞩目的金色传奇。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吕四渔场的春夏汛时期,渔民躺在船舱里都能听见大黄鱼鱼群发出的“咕咕咕”的叫声。“一网三仓,三网下江南”,就是大黄鱼丰收时的写照。

再薄情的渔民,只要见过那漂亮的鲳鱼,都会难以忘怀。银白色的鲳鱼,“身扁而锐,状如锵刀,身有两斜角,尾如燕尾”(《宁波志》)。每年春汛期间,银鲳都会聚集在吕四渔场,形成银鲳汛期。鲜活的鲳鱼,白色的腹部滑溜溜,光闪闪,鳍有两条丝绸一般的飘线。启东一带盛传的歌谣“鲳鱼鲳鱼白如银,鲳鱼鲳鱼贵如金”,绝不是过誉。

当地还有一种被称为“红芒子”的葛氏长臂虾,极适宜以微盐加白酒等辅料精心制成醉“红芒”,咸鲜、酒意盎然,人们见此虾便食指大动,都说“红芒子一上台,打巴掌不放筷”
制图/九阳

在吕四渔场,“鲜”的注脚可以有很多。多到能够组成一本立体的海洋生物图鉴:小黄鱼、带鱼、鱿鱼、章鱼、梭子蟹、海鳗、海蜇、鮟鱇鱼、各种虾类、海螺等……。

长江、黄河所携带的泥沙,打破了我们对海边金色阳光、椰风吹拂的梦幻想象,而滩涂,却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

图为江苏南通启东市江海澜湾旅游度假区海域浅滩上出现潮汐树景观。这里是长江、黄海、东海三水交汇之地和江苏最早迎接日出的地方。视觉中国


潮水为滩涂带来了天然的“艺术”,留下了梦幻的“金色森林”(也被称作潮汐树),在那一瞬间,你会想到人脑的神经网络,也会想到夏夜空中的炫亮闪电,还有古老盘踞的古树森林……


大浪淘沙,海潮推涌,滋养着大量的底栖动物。这片滩涂多为粉沙淤泥质,风平浪静,潮流畅通。水鸟依赖着滩涂栖息,人们则把滩涂当作寻鲜的乐园。

图为江苏南通渔民和游客趁着海水退潮在长江、黄海、东海三水交汇的长江入海口圆陀角旅游度假区滩涂上采捕文蛤等贝类,吹着海风“赶海”忙。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视觉中国

当地人挖文蛤,用的是“蹦”的。每个本地人,都是天生的“跳舞机器”。脱去鞋袜,回归裸足,用身体跳跃的节奏在滩涂上“蹦迪”。

蹦着蹦着,文蛤就冒出来了。


文蛤虽然不是吕四特有,但因为壳厚肉肥,口感极佳。其中含有19种氨基酸以及高含量的鲜味物质,清蒸爆炒两相宜。在吕四,文蛤可做主角,如清蒸清煮,也能当一味调味剂,如和菌菇一起做成面疙瘩,无愧于“天下第一鲜”的盛名。

图/视觉中国

紫菜,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工栽培海藻,一般生长于沿海潮间带的岩礁上。这种神秘海藻,无论是紫菜蛋花汤,还是紫菜拌饭、紫菜寿司,跨越了美食的国境线,勾起了全球对”鲜“的需求。而在吕四——中国条斑紫菜的发祥地,年年冬季,吕四人早已习惯了顶着寒风,穿着胶皮衣裤去浅海处采收养殖在网帘上的紫菜。

图/图虫创意

走进吕四镇上任何一家餐馆,你能品尝到当地各种不一样的鲜:竹蛏、文蛤饼、皮皮虾、炒海带子、虾酱馒头、炒梭子蟹、清蒸小黄鱼、油浸带鱼……


这是海鲜的至鲜法则。没有复杂的配菜和调味,技法简单,讲究的是“大巧不工”,吃的是食物最本原的滋味。

吕四渔港第一批出海的渔船带回了“第一网鲜”——大约10万斤的梭子蟹和金钩虾。眼下正是梭子蟹最肥美的季节,一面是庞大的市场需求,另一面事关渔民的收入生计,它们的生死便格外引人关切。


那么,从原产地到千家万户的餐桌,这些“虾兵蟹将”如何保持“生猛”


在吕四港口,第一批渔获上岸后,立马就被抢购一空,一辆辆物流车在装满海鲜后缓缓驶出码头。这些海鲜一部分由物流车运往大连、秦皇岛、青岛、天津、北京等地,还有一部分直接卖给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商贩。

图/吴海

速度毋庸置疑,只需24小时,成都人民便可品尝到最新鲜的梭子蟹;而昆明的尝鲜时长也不过30小时。


以往,当地的海鲜贸易商人为了延展运输线,节约时间,曾使用航空飞机,但高空中气压低,落地时,很多梭子蟹活不到上桌的那一刻。多年的经验总结,货车才是最理想的运输工具。


随着冷链保鲜技术的升级,货车配备的加氧、温控设备都进行了改造,并且全程使用监控智能调整,可以最大程度还原海水环境,让梭子蟹尽可能保持初上岸时的活力和鲜度,这样,到达目的地的成活率整体可以提高10%左右。


供应商通常和国内较大的物流公司合作,这些物流公司在全国都有自己的温控冷链仓库,运输网络覆盖数十省份,甚至能根据海鲜的不同去向和配送需求,匹配不同的运输方案。


吕四渔港的制冰公司也在开渔季达到了生产高峰点,车间内的机器几乎24小时不间断运作。冷库内,工人们穿着厚重的棉衣棉裤,置身-20℃的环境,操控机器将几千吨的冰块摆放整齐,这些冰块将会通过滑道输送至码头处的碎冰机,破碎后直接传送至渔船,捕获的鱼虾蟹便在出水之后立时进入冷冻保鲜状态。


从海洋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就这样依靠锁鲜技术和冷链物流网络,完美抵达。

吕四渔场的浪潮里聚集着鲜,

滩涂的泥沙里散落着鲜,

渔港的物流网中运输着鲜,

而这一切的起点,是如何开始的?

渔港乍现


和邻近的浙江相比,江苏的“海洋存在感”是比较微弱的,它沿海,却几乎可说是没有岛屿(仅26座海岛,而浙江有3000多个);


和海岸线曲折如锯齿的福建相比,江苏的海岸线异常平滑顺直。除了连云港,江苏大部分海岸都看不到水清沙幼的景象,全是厚厚的淤泥。


启东人却觉得捕鱼、晒盐、造地,广阔大海,大有可为。而吕四,算是稳稳托起了这只饭碗。


它的前身,即是一处盐场


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吕四还是海上的一座孤岛,名为瀛洲。晋人王嘉在《拾遗记》中载,“瀛洲,名魂洲,亦名环洲,东有渊洞,有鱼千丈,色斑,异端有角,时鼓舞、群戏……”寥寥数语,勾勒出了吕四孤悬海上的孤独地貌


至唐代时,这里仍是一片荒寂,尚未涨连成大陆。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写了讨武檄文,传为名篇,他在扬州随徐敬业起兵讨武,兵败后遁迹白水荡。白水荡,也是吕四的别名。


直到宋代,小沙洲变成了官家的流放地和煮盐场,服苦役的犯人、无以为家的游民来自天南海北,自然而然成了薪酬极低的盐工。当时仍未有“吕四”这个名字,只称为东洲镇,或东布洲,或海门岛。


如今通行的吕四方言甚为奇特,既不像南沙话,也不像启海话,有学者研究称,正是在沙洲与大陆天然间隔,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各地方言长期融合才形成了现在独特的“吕四话”。


渔港崛起


元明时,京杭大运河一度中断水上运输。江南运往朝廷的物质全部通过海上转运,不少海运漕船都在吕四泊锚签证放行,吕四成为当时南北运输的驿站,商贾云集。


吕四港是古老的港口,明朝嘉靖年间,为了抵御倭寇侵犯骚扰,进士崔桐在吕四筑城,一时渔船纷至,既在此出海,亦将此作为补给基地,市面各项买卖红火,得名“小扬州”。


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吕四港者,将夹于扬子江北端处,应建立渔港也”,即有把吕四港建成东方大港的设想。如今,这张蓝图的样貌大概早已超越了孙先生当年的规划。


今天的吕四港有三条港口。大洋港、茅家港、秦潭港,大洋港正北五公里处,便是被人们誉为“黄金水道”的小庙泓。小庙泓水道全长42公里,一条10米深的等深线贯穿整个水道,具有微冲不淤、水深浪小的特点,10万吨级海轮可乘潮进出。


整个吕四港正逐渐成为上海北翼临港产业的新基地,而且担负了通州湾新出海口的使命,航线覆盖6大洲37个国家和地区。

图为江苏南通,装载12套风电整机设备的全球最大多用途重吊船“明兴”轮在通州湾吕四起步港区“2+2”通用码头启航驶往智利。许丛军/视觉中国

虽已是一个新兴的大商港,但吕四却依旧保持自己最“鲜”明的本色——依渔而生的千年渔港。它可停泊渔船约2300艘,年鱼货卸港量可达30万吨,是国内规模最大、布局最合理、功能最完善的综合性人工渔港。

吕四的海鲜并非一夜成名,新中国成立前后,大小黄鱼、海蜇出口东南亚国家,都是指定要吕四的货。

制图:九阳

老人们都记得,村里的男人们是如何驾驶着木帆船在附近的沿海浅滩拉网捕鱼,时常一去少至十天,多则半月,收获的海产品成了村里绝大多数人的经济来源。

上世纪九十年代,木船渐渐被铁船取代,马力也整整涨了一倍多。

后来,为了让渔船航行得更远,125吨的渔船也出现了。出海捕捞的海域从祖父辈时的三十海里,延伸到一百多海里,最远的能够到达中日、中韩的公海领域,出海的周期也变得更长了。

如今,渔船早已今非昔比,一艘海洋捕捞船造价动辄几百万元,配备了卫星导航系统、先进的探鱼设备,出海一趟,工人工资、加冰、加油等成本就在10多万元。海上作业长达十余天,分拣渔获、装箱,再运入船舱,撒上冰块,等船装满了,捕捞作业船才会回港停靠卸货。这期间也会有收鲜船靠近捕捞船,往返运送新鲜渔获。

改革开放40年来,吕四渔业不断升级,许多祖祖辈辈出海的传统渔民已经上岸退休,虽然不用再“出没风波里”,但是闲不住的他们要么小船换大船,大船再改造,当起了船老板;要么继续从事水产物流、加工和营销等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当地的一些水产公司不仅拥有数十条刺流网海船,还和其他捕捞船签订了收货合同,收获的海产品就在自家的冰鲜加工厂进行深加工。梭子蟹块制成的蟹肉制品,市场从国内拓展到日本、韩国,价格可翻一番。
制图:九阳
而从小在吕四长大的“渔三代”们,生活中最离不开的是两张“网”:一张是传统的渔网,将大海中鲜美的海产品打捞上来;另一张是互联网,助他们将海鲜销往全国。

这些大学毕业的年轻人,靠着一颗热爱家乡的心,蹲码头,看鱼,收货,将生意迅速搬到了网上……像出海的水手一样,迎接一个个风口到来。

🌊

鲜的故事,在今日仍在继续。

沧海桑田,大海的馈赠依然慷慨,吕四人却已从大海走向大洋,从鲜货转向制品,从传统交易到互联网销售……换个思路“靠海吃海”,这个江苏东部的千年渔港,仿佛一颗新星,正将自己的“鲜活”魅力辐射至全中国。



来源:水产地理

声明:凡“启东发布”原创稿件,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部分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启东发布
日出江海,梦启东方。我们在这里发布启东官方信息,提供启东权威资讯,传播启东动听声音,讲述启东美好故事。向海图强,扬帆奋进,让我们与启东一起共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