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 | 红军长征在酉阳 南腰界上扛使命

政务   2024-10-16 18:04   重庆  



引言

山原迢递转荒寒,

楚调巴歌唱未阑。

万里搴旗留足迹,

三军洒血印江干。

泯躯济国存青史,

履义为民仰衣冠。

酉水奔涛长浩荡,

南腰界上涨心澜。


南腰界革命根据地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部,距县城105公里,东接贵州松桃县,东北面与秀山接壤,西与贵州沿河县毗邻,为渝黔边区一省一市五县结合部。


1934年5月,贺龙、夏曦、关向应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占领彭水县城,随后西渡乌江,进入黔东地区。6月4日,红三军进驻酉阳南腰界,建立革命政权,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10月27日,任弼时、肖克、王震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转战到达川黔边区,与红三军共8000余人在南腰界乡猫洞大田胜利会师。从此,红二、六军团以此为根据地,转战川黔边区,发动湘西攻势,使国民党不得不抽调重兵围堵川黔边区。因此减轻了中央红军遭敌军重兵围追堵截的压力,有力策应和支援了中央红军的战略和长征。

▲南腰界全景。


一个建立过省级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根据地




走进南腰界镇南界村的红军街,“红三军油印办公室旧址”“红三军宣传队旧址”等标牌随处可见,院墙上“活捉冉瑞廷,替为革命而牺牲的工农群众复仇”的红军标语苍劲有力,种种痕迹无不都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红军街不远处的余家桶子,是红三军司令部旧址所在地。四周是封火古墙,院内是石木结构的吊脚楼,庄严肃穆。这里曾为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的会议室,以及贺龙、夏曦、关向应的办公室和宿舍。走进司令部,警卫班、参谋处、通讯科、湘鄂西中央分局办公室等机构映入眼帘,“这些都是根据革命前辈重返南腰界的回忆复原的。”酉阳县原红三军司令部旧址管理员杨胜学说。


▲杨胜学在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向记者介绍红军当年在这生活战斗的情况。记者 周祥章 摄


贺龙为什么会选择南腰界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传奇。


杨胜学告诉记者,“红三军之所以选择南腰界,有3个原因,一是地处川黔两省交界,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二是境内层峦叠嶂,西有乌江天险,南有梵净山为屏,在军事上有广阔的回旋余地;三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有利于开创更大范围的革命根据地。”


▲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会师纪念塔。


进驻南腰界后,为了发动群众,红三军组织宣传队,深入南腰界村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红军的任务,办报纸,写标语,编演文艺节目……同时,开展打击土豪劣绅斗争,建立游击队,开辟游击区,很快打开了斗争局面,站稳了脚跟,并迅速在南腰界建立了四个乡苏维埃政权,组建四个游击大队和19个游击分队,并于8月1日成立南腰界区苏维埃政权。随后开辟了以南腰界为中心,纵横200多公里,辐射沿河、德江、松桃、和酉阳、秀山等6个县部分地区的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


“南腰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胜利地实现了红三军的战略转移,为红二、六军团会师创造了条件,有力策应了中央红军胜利长征,确保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杨胜学表示。


▲红军街上,“共产党十大政纲”的宣传标语。记者 周祥章 摄



一场推迟了半个月的战斗


1934年8月,贺龙率红军主力在麻阳一带抗击进犯根据地的贵州军阀,一直躲藏在外的国民党民团头目冉瑞廷趁南腰界兵力空虚,带领团防武装回南腰界革命根据地,杀害红军伤员及游击队员。


贺龙得知后,立即派部队连夜返回南腰界围歼冉瑞廷。冉瑞廷自知难以抵抗,令儿子冉崇侯抵挡待援,自己则逃往酉阳县城搬救兵去了。为顽抗到底,冉崇侯挟持多名群众,退入大坝祠堂固守,等待援兵。


当年的大坝祠堂,是一座砖砌、石围的四方天井。在祠堂三四米远的四周有近200米的大石墙把祠堂围住,形成了一道牢固的防卫墙。冉氏父子强迫群众在祠堂构筑防御工事、安装土炮,易守难攻。


▲南腰界大坝祠堂。


“8月28日早晨,红军正准备组织火力进行攻打的时候,贺龙传来暂时停止进攻的命令,大家想不通,为什么突然暂停进攻?贺龙告诉大家,里面有很多老百姓,如果进攻,老百姓就要受到伤害,我们打仗的目的是保护百姓安全……”酉阳县南腰界镇副镇长甘红光向记者讲诉当时的情况。


敌军火力凶猛,又有围困群众在内,这可怎么办呢?红军当即制定策略:长期围困,争取群众,时机成熟,全部歼灭!


围困之初,冉崇侯仗着坚固的工事、充足的粮食和弹药,气焰十分嚣张,不时对外面红军战士开枪开炮,对内毒打受困群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储备的粮食日渐消耗殆尽,解围之军杳无音信,受困群众陆续逃出,冉崇侯已成强弩之末。9月12日晚,随着红军一声令下,围攻大坝祠堂的战斗打响了。红军战士抬梯越墙,冲进内院,手执大刀短枪勇猛冲杀,敌军则晕头转向,乱作一团。战斗进行到次日凌晨,敌军全部被歼,冉崇侯趁晨雾突围逃跑,也被击毙在祠堂外面的田埂上。


大坝祠堂战斗,既鼓舞了南腰界军民的士气,也巩固了黔东特区的苏区,更让老百姓发现红军就是自己的队伍,是可以追随的一支军队。不到半年的时间,红三军的人数从刚来时的3000多人增加到4000多人,当地的游击队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红二·六军团会师广场。



一段活化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这里是杨家寨红色文化广场,2018年初开工建设,占地3000余平方米,广场上设置了9块浮雕,分别讲述了红三军在南腰界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游击队、开展土地革命等故事。”重庆酉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南腰界景区副总经理冉思照说,“每年大约有50多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到南腰界镇缅怀先烈。”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旧址内资料展示。


2020年5月,重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指出酉阳为主体建设区之一。围绕“建好一个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酉阳段),传承两种精神——长征精神、苏区精神,创建四个品牌——全国红色美丽村庄示范村、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市级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总体目标,酉阳投资6.8亿元,规划4.3平方公里,着力建好综合服务区、长征精神传承区、苏区精神研学区、红色原乡休闲区以及绿色产业体验区。


“目前,红三军司令部旧址群4个文物修缮、红色美丽村庄党群服务厅建设、场镇道路提升等7个项目已全部竣工,其他项目力争2025年全面完工。”冉思照说。


▲红三军司令部旧址。


酉阳县南腰界镇副镇长甘红光表示,南腰界是渝黔湘鄂老区,是保存革命文物遗迹最多最完整的地区,在保护红色资源方面,投入2670万元维修文物点18处,征收红军大学等十三处私有产权为国有产权,成功申报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出台了《南腰界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办法》,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申报通过市级评审。下一步,该镇将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积极发展“长征+”文旅业态,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总编辑:孙 萍

值班编委:马小玲

编审:王 旻

编辑:谭禄柳

记者:覃宁波 周祥章 杨莹 谢鹏飞

图片:除署名外由酉阳融媒体中心提供

校对:靳 力

綦江人都在看  


尹国喜主持召开专题会 研究“到綦江+”文旅推广工作

“綦”写三篇文章 | 綦江老工业基地闯“新”路

寻迹 | 红军长征过彭水 红色精神浸人心

生猪全产业链!你关注的这个项目“进度条”刷新

綦评|改革没有局外人 人人都需找准位

      

如您有新闻线索请拨打 023-87265555
经宣热线请拨打 023-85892258 



綦江发布
綦江发布是由中共重庆市綦江区委宣传部(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是集新闻发布、信息公开、公益服务及形象展示于一体的政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