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8
5月29日(下周三)19:30在繁星戏剧村·来剧场,将迎来天才剧作家萨拉·凯恩代表作《4:48精神崩溃》的特邀演出,导演刘畅携多领域奇人跨界来袭。
刘畅曾是孟京辉《恋爱的犀牛》2012版中的男主角马路。从演员转型后,刘畅获得新的身份:剧团导演。他是孟京辉工作室旗下国际化IP“黑猫剧团”的团长,阿那亚戏剧节的艺术策划,以及“候鸟300”项目发起人和艺术总监。
以下是繁星戏剧村与导演刘畅的对话:
F:《4:48精神崩溃》这部剧您心目中演员的质感是怎样的呢,是带着怎样的标准来选择的演员?
L:质感就是特别有内在的能量,应该有非常自我的一种气质,这种气质应该是独特的。
我和思江第一次见面是在英国,她在学画画,我记得她给我带了一张黑胶唱片,那时候还没看过她演出。后来回国之后,才看了她演出,我觉得她特别有能量。这次演出定了剧本后,脑海想到的国内女演员里面,思江是我们觉得非常合适的。
F:您目前的人生中,最“精神崩溃”的瞬间是怎样的,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画面吗?这样的经历和本次创作中是否有某种链接?
L:其实很早以前我们跟思江,包括我们所有的主创我们都聊过这个问题。因为这剧目是讲抑郁症,我们说我们没有得过抑郁症,我们是不是不能排这个戏?或者比方说是不是一定要精神崩溃之后才可以,这个剧本我觉得不是的。
包括这个剧本,我觉得它在强调的是,当我们面临着很多——无论是痛苦也好,或者是你在愤怒的时候也罢,或者是在你濒临崩溃的时候,它让你觉得你应该面对这件事,应该把眼前挡你的这些东西打开。
看完剧本后,我们也一直对照着英国原文,发现它其实更多地也是在表达它是一种很理性的对抗。我觉得这个东西,它是一个很有能量的,也很有力量的一个剧本。
所以我们在排练当中,我们也在寻找着怎么去跟文本,跟萨拉·凯恩对话。同时,我们也把很多自己想法,一些对现在当下的理解、一些自己的质感、还有一些状态,都会放到这个戏里,所以这并不是一个特别传统的、讲故事的戏。
F:您过去提到过说,创作就是一个寻找的过程,是去给自己“找麻烦”,那这次创作的过程中,您给自己找了什么麻烦吗?
L:好多东西。比如说我们这一次演戏,没有一个是之前做过戏剧这方面的人,一个都没有。我们所有人基本上都只有在各自领域创作的经验,大家有着各自的习惯,把这些人放在一起合作,我觉得这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
所以开始,大家就要重新去找这种关系,重新处理这种关系。当然,这一过程本身也很有趣,要不然你直接找一帮原来很熟悉的团队来去做这件事就好了。
一开始可能并不舒服,但是慢慢地大家会找到一种感觉,它有一个慢慢生长出来的过程。在创作一开始,没有一个人是舒服的,但大家都在这个过程里去找到彼此都舒服的感觉。
F:感觉大家都像是石子,然后在互相磨砺,这个过程想起来就还挺有意思的,很值得期待。
L:对,很有意思。大家每天都在找一些自己的感觉,一起慢慢找。
4:48
《4:48精神崩溃》主演陈思江,海朋森主唱、艺术家,2020年和2023年分别获得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国摇滚迷笛奖“最佳年度女歌手奖”,这是她首次跨界戏剧。
以下是繁星戏剧村与主演陈思江的对话:
F:为什么选择加入《4:48精神崩溃》这部剧,作为跨界戏剧演员,最近的生活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C:选择加入是因为刘畅锲而不舍地劝说我加入,还有就是这个戏的主创团队都很吸引我,这其实是我最开始加入的理由。对剧本本身,我是在排练的过程中才不断接触到它内核的东西,一开始并没有那种跟自己缠绕在一起的感觉。
提到最近排戏生活的话,对于我来说就是时间上更有规律性。因为我做音乐的时候,一般还是相对自由地安排时间,我随时都可能会去做音乐,跟戏剧排戏还不太一样。
F:在这部剧目中,您饰演的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可以和我们介绍一下吗?
C:在我们的理解里,这个角色我觉得她有七成就是萨拉·凯恩本人,然后还有三层是开放的,我把自己放了进去。
我用我的经验去填满她的形状。她是一个对周遭现实有着深切感触的人,是一个对意义有着比较完善的自我认识网络的人。
当然她是痛苦的,她同时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倍折磨。但是她一直没有放弃去编织,或者说去建造她的认识网络,所以她才能一直推动着戏剧里面内核的东西走下去,是这样一个角色。
F:作为一个“新人戏剧演员”,您目前认为戏剧对自己而言意味着什么呢,或者更像什么呢?
C:我现在没有任何的认识,哈哈我甚至都没有感受到自己在跨界。我就感觉我正全身心地投入在一个作品中,暂时没有任何的反思和结果。
F:感觉现在这个舞台对你而言是无形无边的,你就是在这个空间里面,和大家一起在进行创作的过程。
C:对,你说得很对。目前我觉得这种我看不到边界,或者说我看不到外轮廓的感觉还挺让我兴奋的。
F:从创作者身份来说,“敏感”似乎是一种天赋,但对现在年轻人而言,这个词在社交网络上似乎更多意味着内耗。如果有选择的话,您是否希望继续保持自己这份“敏感”?
C:在我看来敏感肯定是一个中性的东西。当然,我觉得敏感是好的。但对于你说的内耗,我觉得它完全是另外一件事情,现在内耗的影响已经大大地盖过了人们对敏感的那种认识。
内耗的情况太严重了,导致和它连带的所有东西都遭了殃,比如说敏感的状态或者是概念,大家就会往这个里面去注入内耗的语境。但是其实不一定,敏感就只是敏感而已,敏感只是你拥有更细致的和更丰富的感受,我肯定会愿意保持这一层特质的。
F:我可以理解一下说在你看来敏感和内耗之间,他们其实并没有说很必然的关系,是这样吗?
C:对,我觉得也许内耗就像这部戏想要讨论的抑郁症一样。我们想说抑郁症如果不是以个体来看,而是把它看作一个社会的症状来看,它会是什么?
那么内耗可能不是一个个人的状态,它可能反映的是社会现在的运作机制,还有一些它的文化结构。在这个层面上而言,是不是不是某个个人他内耗了,而是说我们的社会在制造一种容易内耗的文化?会不会有这种可能?
F: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新的多元的身份想要解锁吗?还有可能再尝试跨界什么其他的艺术形式或者内容吗?
C:现在没有,我觉得可能是真的要遇到某一个特别具体的机会,或者是特别具体的作品,就像这次一样,我也没有提前想过。
F:对,你开始也有说过,起初更多是被导演、被整个创作团队所吸引,被人和人之间的能量场所吸纳过来的,对吧?
C:对,因为主创团队中的刘畅、张鼎我们之前都是认识的,我也很欣赏他们的作品。另外我觉得这次合作可能会产生一些我根本就预想不到的东西,这也是吸引我的很大的一个因素——未知,然后我又可以用我有限的经验去扩大我对这种未知经历的感受。
【尾声】
夏天的夜里,结束一天的排练后,我们和《4:48精神崩溃》导演刘畅以及主演陈思江的对话到这里就进入尾声了。
对于彻夜失眠的人来说,清晨似乎带来挫败感,5月29日“4:48”来剧场梦游,共同感受一种极限体验,一种精神边缘的状态。
“我从未相遇的是我自己,那脸贴在我意念的暗面。”
【点开下方小程序即可购票↓】
解锁其它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