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袅袅——冯庄村

文摘   2025-02-05 17:56   宁夏  
冯庄村位于柔远镇东5公里处,以姓氏得名。解放前属二区四乡,解放初属三区四乡,1958属先声公社镇靖管理区,1962年置大队,1983年改称村委会,辖陆家新庄子、朱家庄等5个居民点。有土地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90亩,辖14个村民小组,645户2799人,以农为业,产水稻,小麦,玉米,蔬菜,辣椒等。

AI制做

冯庄村是一处开发较早的古老村落,地处中卫平原之东部沃壤,农业资源丰富,粮田丰稔,物阜民丰。

南临黄河,四周景观如画,春来桃夭夭,夏季绿滔滔,秋季金灿灿,冬季雪皑皑,民谣说:“先有前所营,后有中卫城,”冯庄村乃古代陈家漩前所营所在地,朝廷屯兵守防黄河古渡,称前所营,后改建为大庆寺。

大庆寺因兵燹始建年代无可考证,据祖辈口述,相传大庆寺始建于西夏天庆年间,为避“天庆”的“天”字舍一横为“大”,故名“大庆寺”。大庆寺曾三建两迁,初建于镇靖堡南黄河北岸陈家漩滩,建寺前此地为兵站哨所,兵撤后改哨所为佛寺。清朝年间,黄河发洪成灾,危及寺院,乡民迁寺址于冯家大庄之东,再建大庆寺。新建寺庙占地九亩,建筑古朴,建有山门接引楼和韦陀殿、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楼等。佛殿毗邻老爷庙和子孙宫(三霄娘娘殿)。

AI制做

原大雄宝殿内的华严三圣造像,韦陀菩萨造像和子孙宫的三霄娘娘造像是前人从洪水冲毁的寺址上抢救而出。大庆寺重楼叠阁,殿堂金碧辉煌,全寺壁画系唐三彩工笔画,画有“大唐西域记”、“六道轮回”和“地狱变相图”、“观世音救人难”等。壁画情节生动,线条流畅,着色协调,为大庆寺一绝。

清朝同治年间,由于民众暴乱,大庆寺与其他佛寺同遭厄运,寺院荒废。随后有当地信士弟子对寺院重新修葺,恢复寺院香火,并有僧人常住。1966年大庆寺佛像及各殿宇均被毁。

改革开放以后,经原中卫县人民政府批准寺院在原处重建。

从1986年开始,由信士弟子发起重建大雄宝殿。大殿为两层楼阁建筑,殿堂巍峨,雕梁画栋,飞檐翘楚,气象森严。1990年由众多信士弟子发起重建天王殿、大悲殿和幽冥界等。整座寺院有门楼过厅、厢房、大殿等,外形精巧。内部庭院植有槐树、银杏树,环境幽静古朴。寺院佛像肃穆,烛光炳耀,梵呗清音,诵经礼拜,忏悔祭祀,琴瑟和鸣。香烟缭绕如青云,人声鼎沸似潮音,荡涤尘埃凡圣同乐。

大庆寺占地面积为6亩,建筑使用面积2800平方米。每年农历7月二十四日为寺院的法会日期,会期三天,主要过会形式以礼忏诵经和讲经说法为主,同时表演地方文艺节目,与会期间有香客游人万余人次。大小庙宇,香烟缭绕,众僧云集,游人香客,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古代冯庄村,黄河归帆静静而过,沿河古柳盘曲生长,一片村静人寂,古树寒鸦景象。村庄零散,柴扉农院,鸡鸣犬吠。因社会动乱,村民流散,土地荒芜,滩涂水泊较多,造成耕地无人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当家做主,农业生产恢复发展很快,成为先进村落。

新世纪后,冯庄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推动了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
冯庄村按照“村委会十产业十合作社十服务”的模式,以冯夹路为中轴线,在老灌区逐年新建,扩建二代大棚,三代大棚1260亩(420座),越冬式大拱棚390亩(130座),新技术新材料科技棚180亩(60座),设施蔬菜实现年收入2200万元。2017大力发展现代观光农业产业区,引进蔬菜龙头企业江苏绿港入驻冯庄村,投资3.25亿建成一期占地652亩现代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区,并以村成立了土地股份经营合作社,村集体流转1600亩耕地全部入股江苏绿港集团,年人均增收2000元。

AI制做

为创造更加优美宜人舒适的宜居环境,冯庄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1890余万元,整体改造土坯房200户,建设农民新居480户,砖房率达到了98%。投资建成占地14652平方米群众文化活动广场2个,安装健身器材3套,建成800米长的民风宣传长廊1个,硬化道路14.5公里,铺设下水12.4公里,绿化植树2.1万株,卫生改厕120户。截至目前,全村道路硬化、排水、供水实现全覆盖,同时借鉴城市“以克论净”保洁模式,严格执行“9个五”“5个3”深度保洁标准,实现了农村环境卫生高标准,长周期干净整洁。美丽村庄建设不仅展现了冯庄村这些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彰显了新时代农村发展特色,为今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冯庄村为民办实事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冯庄村通过召开动员会,发放宣传彩页,悬挂宣传标语等宣传平台,大力宣传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惠民政策,落实特困户救助和五保供养工作机制,做到“阳光低保”,应保尽保。同时还积极争取项目资金760万元,按照田、水、林、路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深挖沟、清淤渠、整修路、机保翻、秋施肥的措施,高标准配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造中低产业1500亩,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

回首往事,汗水浇灌累累硕果,展望未来,凝心聚力再攀高峰。

冯庄村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创新中不断实现发展,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团结和谐的干事氛围,谱写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简介



张国平,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人,中共党员,系政工师,中卫市作家协会会员,宁夏文史馆研究员(2O16年一2024年)。

多年来,利用业余时间致力于地方史、考古及地方文化研究,先后参与《中卫县地名志》、《中卫县乡镇规划》、《中卫县城乡建设环保志》、《宁夏中卫十一五环保纪事》等官方资料编写工作。曾在《宁夏文史》、《宁夏文史资料》《陕西文史资料》、《宝鸡文史资料》、《中卫文史资料》《沙坡头》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多篇,2019年出版个人专著《中卫历史文化名村大观》。

中卫信息发布免费啦,天天网助你开工大吉!
返程高峰已至!宁夏交警紧急提醒
中卫喝酒又出事了,男子醉酒后猝死......聚会喝酒要注意!
中卫交警发布提醒
声明:“中卫天天网”微信公众号除原创内容外,其余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更正或删除。)
关注“中卫天天网”同城信息免费发  。

中卫天天网
中卫人自己的公众平台,发布关于中卫的各类信息,感谢大家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