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统招专升本:18180695312(微信同号)
超常发挥
单招倒计时
44
DAY
金榜题名
距离四川单招考试还有44天
你信不信,这44天
用以下方法有逆袭可能
线下集训学员可忽略,跟着机构安排好好复习,效果不会差。
融创单招春节后冲刺集训班正在招生,有需要的考生请咨询:13568851468(微信同号)
01
科学规划时间,分秒必争
(一)阶段划分,明确目标
把这 40 天按三个阶段进行划分:
第一阶段(1 - 15 天):基础扫盲期:集中精力攻克薄弱科目,仔细梳理知识点,搭建起清晰的知识框架,为后续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16 - 35 天):专项爆破期:集中火力刷真题和模拟题,同时做好错题复盘,精准找到自己的失分点并加以提升,实现分数的快速增长。
第三阶段(36 - 40 天):决胜冲刺期:进行全真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提前适应考试节奏,调整好应考心态 。
(二)每日计划,高效执行
采用 “3 + 1 模式”:每天安排 3 小时学习核心科目,1 小时巩固优势科目。
早上 7:00 - 10:00:是学习语文和英语的黄金时间,可以背诵古诗词,记忆单词和语法知识。
下午 14:00 - 17:00:用来攻克数学和职业技能课程,学习知识点并进行题目练习 。
晚上 19:00 - 20:00:针对当天学习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晚上 20:00 - 21:00:复习优势科目,保持做题的手感。
同时,每天要保证 6 - 7 小时的高效学习时间,不要无效熬夜。并且抽出 30 分钟进行运动放松,比如跳绳、快走等,这样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02
精准发力,各科复习有妙招
(一)文化课
语文:字词积累是基础,每天利用碎片化时间记忆易错字词、成语。在阅读理解部分,多参考历年真题,总结答题技巧,比如概括题要善于抓住关键信息,赏析题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去分析。每周至少完成两篇作文练习,准备好不同主题的万能模板和素材,如成长励志、社会热点、文化传承等,以此提升写作水平。
数学:重点放在攻克基础题型上,像集合、函数、几何等,确保能稳稳拿到 80% 的基础分。遇到偏难怪题可以先放弃,节省时间和精力。通过做练习题来加深对公式、定理的理解和运用,建立错题本,认真分析错误原因,定期进行复习。
英语:每天安排 20 分钟背诵高频词汇,可以借助单词软件或单词卡片辅助记忆。多练习单招英语真题,熟悉题型和命题规律。注重翻译题和作文的训练,多积累常用句型和表达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二)职业技能课程
信息技术(普高类):依据考纲,系统梳理计算机基础、网络、多媒体等知识,制作思维导图,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办公软件操作、程序设计等实操内容,要多上机练习,熟悉操作步骤和编程逻辑。研究历年真题,整理错题,分析命题规律和错误原因,查漏补缺。
通用技术(普高类):理解技术的性质、设计的一般过程等基础概念,通过生活实例来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关注生活中的技术问题,尝试提出解决方案,锻炼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结合教材案例,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职业技术理论(中职类):参照《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2023 年版)》,全面复习专业知识,突出重点和难点。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结合实际操作案例进行分析,理解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项。多做真题和模拟题,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如计算题的解题步骤、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思路等。
复习不能盲目,要有的放矢,以下是各科的单招考纲,可点击查看免费下载:
03
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
“5 分钟法则” 克服拖延:当感觉学不进去的时候,逼自己专注 5 分钟,往往就能顺利进入学习状态,克服拖延心理。
每日小成就增强信心:每天写下当天完成的 3 件学习任务,比如背完 50 个单词、做对一套数学模拟题等,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自信心。
拒绝比较,关注自身成长:单招其实是与自己的较量,不要过分关注他人的学习进度,专注于自身的成长和进步,保持良好的心态。
04
家长助力,营造良好环境
做好后勤保障:为孩子提供营养均衡的三餐,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营造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注重情绪疏导:少询问孩子复习情况,避免给孩子造成压力,多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关注考试信息:家长帮忙关注考试院政策更新、院校动态,及时传达给孩子,减轻孩子的信息收集负担。
关注下方公众号,25年单招信息皆会在平台上更新,目前已将各院校的2025年招生简章汇总,后续会根据单招进程开发更多专栏,为广大单招生提供便利,欢迎关注。
40 天的时间,足以让你实现单招分数的大幅提升。只要按照科学的复习方法,分秒必争,精准发力,调整好心态,就一定能够在单招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加油,未来可期!
(2017-2023)年单招真题在线测试
↓↓↓
备考2025年四川单招的考生
免责声明 | 除特别注明原创文章外,其他文章均为转载或网络整合,未注明图片、字体及文章封面图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往期回顾
●这一“世界”大赛获奖名单公布!四川多所高职院校获得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