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学术   2024-11-10 00:00   四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的重要途径,是继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文化公园之后,又一项重大的文化建设工程。我们要坚决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首先要进一步深化对长江文化历史渊源和内涵特质的认识,全面认识和把握长江历史文化的相关特征。
长江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一定要突出展现长江流域中华民族农耕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突出展示其伟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一系列考古新成果揭示,距今约1万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先民开始培育水稻,长江“世界稻作之源”由此蕴生,屈家岭文化、万年仙人洞遗址、河姆渡遗址、良渚文化遗址等,均验证着长江流域先民的生存足迹。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长江成为能与泾水、渭水、汾水和黄河下游为主的基本经济区相抗衡的“重要农业生产区”。从唐代起,在运河的联通下,长江流域很快成为供应首都漕粮的主要粮食主产区。《新唐书·权德舆传》载:“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两宋时期,从异域引进的占城稻在南方地区广泛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格局在全国形成,蚕桑缫丝业在长江流域亦十分普遍,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明清时期,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局面,充分说明长江流域是当时全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地和物资供给区。千百年来,在漫长的农业生产过程中,长江沿岸的劳动人民发展完善了农业技术,围绕农业生产活动产生了内涵丰富、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
长江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融合发展的历史见证人。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一定要充分展示中华民族大融合、大统一、大团结、大发展的伟大历史风貌。《汉书·地理志》记载:“古有分土,亡(同无)分民。”长江流域沿线的汉、侗、回、布依、瑶、白、纳西、哈尼、傣、傈僳、羌、苗、藏、彝等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和建设了长江流域的锦绣河山。从林海雪原蜿蜒至江南水乡,万里长江沿岸,既有流连在田间溪头的吴越人家,也有耕耘在红河梯田中的哈尼族身影,以及广泛生活在崇山峻岭、湍急水流中繁衍不息的各族人民。在长江流域,各族人民从来就是迁徙往来、交流交融、亲如一家的。长江文化精髓中“互融互通、多元一体、命运与共”的文明观,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大融合、大统一、大团结精神。
长江是一条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大江。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一定要突出展现长江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光辉的红色文化。近代以来,长江文化直面西方烈强冲击,守旧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汇聚于此,保国保民、变法图强、维新、革命等各种思想激烈碰撞,在一次次艰难尝试中推动中华民族走向近代化。1911年,在长江之滨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长江之滨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带领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壮举,赋予了长江文化瑰丽壮观的红色光辉。在革命斗争中萌生、凝炼形成的伟大红色文化,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遵义精神、长征精神等,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复兴伟力的重要精神源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做好长江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研究与系统性保护工作。
深入实施长江文明探源工程。用好长江上中下游考古遗址新成果,从遗址“出发”,多源头探索长江地域性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以多元一体的方式展现延绵不绝中华文明。加大长江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系统研究与阐释力度,集结历史学、文化学、考古学、地理学、传播学等多学科力量,深化对长江文化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价值取向等研究阐释。以良渚文化遗址为例,应以考古学为基础,多学科联合探究内蕴其中的稻作文明、城市文明、水利文明、玉器文明、礼制文明等,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悠久文脉。
挖掘长江文化的内在价值。长江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要注重提炼长江沿岸人民创造并成就的哲学思想、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和人文精神。聚焦沿线的自然奇观、水文水利、农业考古实物、历史事迹、文化遗存等“身份证”和“识别码”,不断揭示蕴含其中的勇敢坚毅、淳朴厚重、浪漫俊逸、厚德载物、崇德重义、刚柔并济、革故鼎新、海纳百川、多元一体等文化基因,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活水。要做好长江上中下游的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区、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生态文化保护工作,营造长江浓厚的“家园感”、“宁静感”、“乡土感”,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书写磅礴的长江历史地理叙事。统筹规划哈尼梯田、兴化垛田、高邮湖泊湿地农业系统、湖州桑基鱼塘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重点建设长江农业文明主题展示区。如以时间为线、空间为轴,整合长江历史时空中的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1300多年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千年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800多年的江西崇义客家梯田系统等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以场景叙事唤醒长江历史文化记忆。创新拓展长江历史文化叙事,将长江文化的优秀基因、特质贯穿沿线“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如在成都市郫都区唐昌街道战旗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成都武侯祠·锦里古街、昆明南屏步行街、重庆磁器口街区、苏州平江历史街区等村镇、城市规划建设中融入长江农耕文化基因、区域文化特色、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精神等,在农村、城市和社会生活的历史变迁中,书写磅礴的长江历史地理叙事。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由国家主导建设,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厚的人民情怀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打造体现人民文化主体性的国家文化公园,书写长江生生不息的人民之歌。
提炼鲜明的中华文明标识。在长江沿线,有大量中华先民创造的生动具体的中华文明标识。这些文明标识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注重提炼这些鲜明的中华文明标识,凸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人民性和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如农耕工具标识、灌溉工具与技术标识、劳动生产理论标识、造福乡梓的民族工业标识等。
突出丰富深邃的长江水文化。从雪山之巅的神湖圣水、四面环水的白族民居、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到云梦大泽的江汉平原,“水”自古便与沿江人民休戚与共。在藏羌文化区,神湖圣水和藏族人民融为一体,衍生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自然观;在滇黔文化区,苗族在与水稻的相处过程中形成了春耕祈福、夏耘禳灾、秋收敬祖的稻作习俗;在巴蜀文化区,蜀地人民在与江河的互动中修凿镇水千年的乐山大佛、润泽天府的都江堰,孕育了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范;在荆楚文化区,荆江民众面对洪水险境,理性思考、艰辛努力,留下了著名的“息壤传说”;在湖湘文化区,治水能臣范仲淹于浩渺磅礴的洞庭湖旁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不朽名句;在赣皖文化区,人工水圳系统、自然水系、山林共筑宏村聚落格局,生动反映和谐人水关系;在吴越文化区,塘浦圩田水利体系将治河与治田一体化,展现活水周流的生态水利智慧。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应打造一批水韵灵动的“江水文化地标”,彰显“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的绿意生态长江之美,让人民群众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展现长江沿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注重关照民生,考虑多方需求,以文化资源赋能沿线乡村振兴、数字创新、科技产业、文旅产业。要深入挖掘长江沿线石鼓镇海螺村纳西文化、“云上蘑菇”阿者科村哈尼文化、黔东南长滩村苗族文化、郴州沙洲瑶族村红色文化、湖州顾渚村茶文化等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宝库,打造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新业态。要利用元宇宙、灵境等数字媒体技术,推动长江稻作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打造“数字长江”元宇宙博物馆。要激发人民群众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共建共管共创的长江文旅产业发展道路,依靠人民持续加强长江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传承、利用工作,发展人民满意的旅游业。
(作者: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大运河农业文明分院副院长;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红旗文稿

民族影像
民族文化影像艺术研究、挖掘、整理、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影像艺术创作、交流、比赛、展览、培训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