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郎瑟得很!
民生
2024-11-11 20:26
湖北
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秦岭大巴山余脉,地跨东经110°45′—113°06′、北纬31°13′—32°37′。从襄阳向北,过南阳,可直抵中原腹地。楚庄王从此道出兵,北上示威,问鼎中原。荆襄驿道,从襄阳南下,经荆门抵荆州,以及更为辽远的南方。这是古代最重要的官道之一。汉水沟通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从襄阳出发,溯汉水可直达陕西,顺汉水可进入长江。“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的襄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白起、孙坚、关羽、岳飞、李自成、张献忠等风云人物都曾在襄阳鏖战。据统计,襄阳地区自春秋战国以来,曾发生过200多次大小不等的战争。云天寥廓,群山逶迤,汉水如一幅写意长卷,自秦巴山脉顺流而下,一路徐徐展开、缓缓洇染,到了襄阳,倏然境界全开——碧水溶溶、波光粼粼,暮霭晨岚之上,渔歌唱和之间,城郭画中收。厚重的历史底蕴与秀丽的山川风貌构筑了襄阳丰富的文旅资源,古风古韵的底色历来吸引着无数游人孤客前来一睹它的美。位于襄阳城中心的昭明台,是一座重檐歇山顶式三层阁楼,少有的跨街式建筑,被誉为襄阳“城中第一胜迹”。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襄阳北街,与襄阳城市形成同步,千百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商贩云集于此,造就了襄阳北街的繁华。襄阳不仅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更有着诸多的自然风光。譬如“山不奇而险峻,岭不高而秀雅”的岘山、“山峰奇秀,美如匡庐”的薤山、“山水相依,雄奇俊秀”的万山。全长7331米的襄阳古城墙,始建于西汉初年,建城史长达2800多年,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襄阳古城墙,见证了历史上的金戈铁马。从楚国军事渡口“北津戍”、西汉初年设县筑城、东汉末年扩建,到南宋修建砖城、明朝再次扩建定型。更加得天独厚的是,襄阳城以湍急的汉江为北部天堑,以西南群峰为自然屏障,东、南、西三面凿有130米至250米宽的护城河,有“最宽的护城河”之誉。墙高且固,壕宽且深,易守难攻,有“铁打的襄阳”之说。《唐诗三百首》中与襄阳相关的诗歌有27首;《全唐诗》中有4000多首诗咏颂襄阳。襄阳,是长安外的另一处“唐诗高地”。有学者统计,唐代湖北地区中进士者总计28人,襄州即达13人。《全唐诗》收录了2000多个作家的诗歌,籍贯是襄阳的至少有25个:张柬之、杜审言、孟浩然、张继、皮日休等。诗人们无论是北上求学、宦游长安,还是南下为官、寻亲访友,都要经过襄阳。奋旅和逆旅,踌躇与落寞,相会于襄阳,碰撞于襄阳,终于造就了襄阳“唐诗高地”的地位和盛名。在襄阳历史上,若以文学成就而论,排在第一位的肯定是孟浩然,在古代文人心中,孟浩然就是襄阳的“形象代言人”,因此有“孟襄阳”之称,襄阳的山水孕育了孟浩然独有的诗才,而襄阳也因孟浩然的诗歌而更加有名。孟浩然作为土生土长的襄阳人,他对家乡不吝笔墨,满是溢美之词。“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在孟浩然现存的260多首诗歌中,描绘襄阳的超过一半,成为写襄阳最多的唐代诗人。经过孟浩然的描绘,岘山、汉水、万山、习池、鹿门山等山水景点一次次进入国人的视野,槎头鳊和宜城酒等成为全国知名的地方物产,襄阳的美丽传说和历史典故也因为他的诗歌而更加绚丽、浪漫。襄阳是三国历史的重要舞台,汉末名士、三国英雄足迹遍及各地,现存50余处三国历史文化遗址、遗迹风采依旧,熠熠生辉。襄阳“古隆中”是三国历史的重要遗迹。自晋代以来,隆中就是瞻仰与朝圣诸葛亮的重要古迹。这里古木参天,绿树成荫,武侯祠、三顾堂、草庐、老龙洞等历史遗迹掩映在翠柏竹林之中,处处彰显“隐居”的幽静和“入世”的情怀。景区内定时上演《隆中对》《三顾茅庐》等剧目,在实景中呈现精彩纷呈的三国文化。在襄阳,另一处被誉为三国“源头”的是水镜庄。水镜庄遗址分布着荐贤堂、水镜祠、三国故事碑廊等景点,每一处都是一个精彩的三国故事,给世人无限遐想与感慨。作为三国文化源头和三国故事源头,襄阳多年来科学保护三国历史遗迹,加强三国文化的研究与交流,为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提供了持续发展动力。襄阳唐城景区以唐文化为核心,深度植入历史文化,推出可容纳30多个节目的“大唐倚梦”行进式表演秀,行唐礼、吟唐诗、赏唐乐,使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唐城景区还创新打造了《夜叹唐城》夜游演艺项目,以“一梦见万象、一城焕新颜”为主题,展现千年文化深厚底蕴。此外,作为华中地区重要的影视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影视文化与旅游在这里交相辉映,共同绘就了一幅古色古香的《襄阳行旅图》。自2015年建成运营以来,唐城共接待游客1450万人次,《妖猫传》《上阳赋》《梦华录》《庆余年2》等120余部影片在这里取景拍摄。襄阳地处湖北、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地带,襄阳话在口音上略带秦味,又与河南话有点相似,但却比河南话和陕西话发音轻。其实,襄阳话与普通话差异不大,并不难懂,但是说快了,很多外地人还是不明白。如果在襄阳听到有人说“你长得好郎瑟哦”或者“你长得真排场哟”,千万不要怀疑他们在说不好听的话,其实,他们都在夸你呢!襄阳方言:俩娃儿(女孩)、儿娃子(男孩)、孃孃儿(姑姑)、婆婆(外婆)、谓爷(外公)、排场(漂亮)、造业(可怜)、令人(恶心)、朗物你(谢谢)、搁爷(打架)、不拉盖儿(膝盖)。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汉江,古城襄阳的面馆就开始忙碌起来。雪白的牛油与红辣椒、花椒等各式香料在慢火中融合,逐渐呈现出红彤彤的亮色,锅底的牛骨赋予汤底浓郁肉香,伴随水汽蒸腾在汤桶边萦绕,盛情邀请每一位过路人。襄阳牛肉面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走红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襄阳汉江大桥北桥头以回族居民居多,擅长以牛肉、牛杂为臊子做面食,逐渐将牛肉面做成了地方特色美食。进入21世纪以来,襄阳牛肉面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特别是近几年,航天英雄聂海胜“代言”、襄阳籍明星贾玲推介,让“一碗面”声名远播。襄阳牛肉面,一辣、二麻、三鲜,味道可口、回味悠长。面略硬筋道,肉薄而香,汤水肥而不腻,辣椒不是特别辣,而是透着醇厚的香。吃口面,焖口黄酒,黄酒的酸甜清爽刚好解除了牛肉面的油腻,可谓是黄金搭档。约上三五好友,在夏季的夜晚吃着大虾聊着天,鲜、香、麻、辣直冲脑门,够劲儿,够味儿,吃得停不下来。宜城大虾作为“襄阳名菜”中的首道名菜,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风味小吃。宜城大虾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从入夏开始,到入秋结束。短暂的美味,成为每一个襄阳人不可错过的季节性美食。宜城大虾之美,在于菜色美、味道美、价格美。温润的卤蛋、翠绿的黄瓜在色泽鲜红的大虾中若隐若现,香辣的气息扑鼻而来,直让人垂涎欲滴。咬一口,大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香辣可口。襄阳酒宴餐前,常有几碟开胃小菜,其中孔明菜必不可少,入口脆嫩味美,生津开胃,酱香浓郁。襄阳的孔明菜腌制已有1000多年历史,相传为三国时期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时,发现此菜并腌制而成。孔明菜加工需要“三腌五卤六晒一封缸”,耗时长,工艺复杂,腌制后的大头菜呈黄褐色,甘咸适中,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只有原重量的四成左右,存放越久味越香。走进襄阳,你会发现这座城市历史与现实交织、古老与现代交织、传统与时尚交织,既古又新。而襄阳,正是一座站在时代风口的灵动之城。过去说襄阳,脱口而出的是牛肉面,然而,襄阳远不止牛肉面这一张名片——GDP破5000亿元、跻身全国地级市20强,国家新能源汽车、再生能源利用等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这些,都是襄阳这座老古城的“新名片”。近些年,襄阳打出文旅融合提升文化软实力、双链协同打造产业硬支柱这两张“王牌”。其中,襄阳文化的底蕴,被不断地挖掘、提炼成IP符号,经过一个个“小诸葛”的表达诠释,成为襄阳城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谋篇布局中,襄阳正赓续铁打的精神,谱写新的盛世华章。
来源:襄阳融媒体中心综合;
部分内容来自中新网、央视新闻、长江云新闻
编辑:李春辉;责编:王晶;
审核:张伟;终审:柏睿;
运营:襄阳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