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丨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

政务   2024-06-08 07:38   北京  

      6月6日,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支持,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协办的“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原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今,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谭平,中国商业史学会会长王茹芹,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士林,以及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北京社会科学院、北京建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浙江科技大学、河南大学等单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国伟主持。

      杨志今在致辞中指出,十年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形成了一批值得研究总结的典型经验做法。要坚定走好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不断加强大运河文旅在旅游强国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把大运河打造成造福两岸人民的“幸福河”,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重要支撑。

      谭平在致辞中表示,要坚持文化自信,讲好运河故事,积极策划举办大运河专题文物展览。要秉持开放包容,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国际展示传播。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实施大运河文化遗产主题游径工程。要强化科技赋能,推动大运河文化产业发展,助力文化消费。

      王茹芹在致辞中谈到,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在运河文化研究、文旅消费、文化传播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实践,已成为我国大运河文化研究的领军型团队和智库。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深入挖掘大运河“商业富国”的重要历史价值,将其与现代旅游业、文化产业及科技领域相结合,不断推动大运河文化创新发展。

会上,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文物交流智库、瞭望东方周刊联合发布《2023年度全国文物旅游景区影响力评估报告》。本报告总结梳理我国文物旅游景区传播影响的基本现状、特点规律、经验做法,并针对性地提出策略建议。

会上,刘士林以《未来十年:推动运河文化深度挖掘阐释及集中展示利用》为题作主旨演讲,提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的策略,一是大力弘扬运河文化遗产,传承运河精神;二是推动运河文化活化利用,积极融入城乡现代化进;三是加强运河沿线城市联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会议期间,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未来十年中国大运河文化的保护利用”“中国大运河文物主题游径的规划与建设”“全国文物旅游景区影响力评估报告发布”三个主题,从正确处理大运河科学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探索大运河文化在新发展阶段的路径和模式、大运河文旅产业品牌体系构建、大运河文物主题游径建设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研讨交流。专家一致认为,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是重要的国家文化符号之一。要加强运河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研究阐释、开发利用,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积极推进运河文化遗产主题游径建设,加快“千年运河”文旅产业品牌体系构建和文旅IP打造,助力运河文化遗产不断融入当代生活,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申遗10周年,也是大运河文化带(公园)建设实施5周年。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促进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传承中华文脉,赋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发挥积极作用。




供稿:刘俊杰

责编:张景嵋

审校:孙鹏、高李洋

监制:陈昀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直属国家文物局,主要职能为组织协调和承办进出境及境内各类展览,组织文化遗产领域国际合作,承担博物馆馆藏资源授权推广、文博产业规划咨询和展会举办、文物旅游融合研究等业务及国家文物局委托事项。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文明互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