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4推出专题片《中非合作 共向未来》展望“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时事   2024-09-07 20:50   北京  
44

点击上方“CCTV4” 关注我们!

金秋时节的北京,迎来中非关系历史性时刻。9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第四次峰会盛大开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深度国际》栏目9月7日20:00在中文国际频道(CCTV-4)重磅推出专题片《中非合作 共向未来》,深刻解读了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精髓要义,并生动展现了中国在非洲大陆的援助建设成果,同时坚决而有力地回击了国际上某些不实之词的诋毁与歪曲。



中非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专题片首先解读了本次论坛峰会的重大意义。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主旨讲话,他指出:


经过近70年的辛勤耕耘,中非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面向未来,我提议,将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关系层面,将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本次论坛峰会通过《关于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与《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两份成果文件。肯尼亚《星报》称,中非合作论坛可帮助非洲脱离贫困。该论坛峰会旨在促进非中合作共赢,加强友谊,促进平等协商,扩大共识等。卢旺达《新时代报》称,中非合作论坛是非中关系蓬勃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中非合作论坛,从千年之交起步,近1∕4个世纪以来,已从涓涓细流发展而成巨川大河,更已走向未来,走向星辰大海。


2000年,为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共谋发展,在双方共同倡议下,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手牵手、心连心,开启了命运与共、互利共赢的合作发展道路,中非关系也一路高歌,迅猛发展。


从“十大合作计划”(2015年)到“八大行动”(2018年)再到“九项工程”(2021年),中非在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道路上互帮互助、不断拓展合作新领域。


春华秋实,成果斐然。


截至目前,非盟及52个非洲国家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批批重大标志性工程项目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在非洲落地生根,中国倡议与非洲发展战略深度对接,连接起了中非人民的梦想和希望。


津巴布韦总统 姆南加古瓦:


这是中国和非洲共同面对挑战、共同取得成功的时刻,因为中非都致力于进一步改善民生,共创美好未来。当下,各国国家元首齐聚一堂,我们珍惜这一次机会。


三棵“中国草”在非洲的故事


专题片《中非合作 共向未来》聚焦24年来中非合作的成果,展现给中非人民带来的利益。故事生动感人,深刻揭示中非之间形成了守望相助的深厚友谊。


2023年6月,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墓前,马达加斯加农业部原秘书长菲利贝尔不远万里带来了一份承载着马达加斯加人民真诚谢意的礼物——产自非洲的杂交水稻大米。



菲利贝尔在袁隆平墓前深情地说道,亲爱的袁隆平老师,因为疫情,我们来迟了。


水稻是马达加斯加的主要农作物,占全国作物种植面积一半以上。然而受农业生产方式、土地荒漠化等影响,该国稻米产量一直不高,上百万民众面临饥荒的威胁。


2007年,中国杂交水稻正式“入驻”马达加斯加。17年来,20多位中国农业专家,先后深入马达加斯加田间地头,通过示范、推广,帮助当地民众圆粮食自给之梦。


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马达加斯加累计推广7万多公顷,每公顷单产平均达7.8吨,最高可达12吨。马达加斯加已成为非洲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


马达加斯加外交部长拉萨塔:


多年来,中国一直通过杂交水稻技术,帮助非洲国家发展高效、有韧性的水稻种植,对于非洲农民来说,这对于实现更好的粮食安全和增加收入至关重要。


杂交水稻为马达加斯加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被印上马达加斯加面额最大的纸钞,并成为发展国策。


在马达加斯加扎下了根的“中国草”,并不只有杂交水稻这一棵。


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教授培养的菌草,从2011年开始也在卢旺达这片土地上得到推广。林教授的团队向当地农户推广通过菌草种蘑菇的技术,帮助许多人摆脱了贫困,被亲切地称为“幸福草”。


同样,能够提炼出抗疟药物青蒿素的青蒿,也成为饱受疟疾困扰的非洲民众的“救命草”。


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疟疾造成全球一百多万人死亡,其中90%是在非洲。肯尼亚曾是疟疾重灾区,但在正式采用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后,疟疾死亡率大为降低。就在马达加斯加,已经有5万户农民在种植上海交通大学唐克轩教授培育的青蒿品种。


中非携手共建了68座医院和30个疟疾防治中心,为当地培训医护人员超过6万人次,留下了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也为非洲国家改善医疗服务提供了保证。


非洲留学生:“我在中国学中医”


为新中国最早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大量非洲学子正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长为优秀的医疗人才,防风就是其中一员。


南苏丹在中国留学生 防风:


因为我出生在农村,医院很远。从小我已经有想法,我想学习医学。中国在全球经济、科学和技术上有更高的地位,来到中国留学是我的目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南非自由州大学合作建立“中南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国际合作基地”,共同建设“非洲药物创新和技术开发研究平台”与“传统药物研究中心”。


北京中医药大学接收非洲留学生,在为非洲培养优秀医疗人才的同时,也让中医文化走进非洲。


中医药走进非洲,打通了这块大陆上人民健康的“经络”。


互联互通激活非洲经济无限生机


专题片《中非合作 共向未来》讲述了发生在蒙内铁路上的动人故事。


周末的这一天,迪米·基莫尼又坐上火车,开始了他的“双城”生活。因为工作原因,基莫尼常年往返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小镇沃伊之间,不过,原本和家人聚少离多的生活,因为一条铁路发生了改变。


2021年10月采访

蒙内铁路常客迪米·基莫尼之子 埃里克·基莫尼:


蒙内铁路开通之后,我和爸爸每周都可以见一两次,我们也会去沃伊看他,因为我们知道现在路上很安全。


蒙内铁路,连接着东非第一大港口蒙巴萨港和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全长约480公里,是肯尼亚独立以来的最大工程之一,也是100年来该国的首条新铁路。新铁路建成后,蒙巴萨至内罗毕的运输时间将从10个多小时缩减到4个多小时。


蒙内铁路的建设方——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最早进入非洲地区的中国企业,在非累计投资建设了1500余个基础设施项目。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陈重介绍说,蒙内铁路建成以后,因为它是客货混运的,上客率是非常高,始终保持在97%以上。蒙内铁路一票难求。


通车7年多,蒙内铁路创造了近5万个就业岗位,培养了2800多名高素质铁路技术和管理人才,对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超过了2%。(来源:肯尼亚铁路局)


难能可贵的是,蒙内铁路的建设并没有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每年7月到9月,在广袤的东非草原上,数以百万计的角马、斑马、长颈鹿等从坦桑尼亚去肯尼亚寻找水源和食物,震撼人心的旅程也被称为自然界最伟大的迁徙。但2017年横空出世的蒙内铁路却让一些人担心,这个非洲草原上壮观的生命奇景旅程能否继续。


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肯尼亚导游 阿波罗:


过去二十年,我来这里好几次,蒙内铁路对于动物而言并不构成威胁,不会撞到动物,过去和现在都没有。事实上蒙内铁路已经成了察沃国家公园的一处景色,当你乘坐火车的时候,你就能看到风景,甚至你坐在火车上就能看到动物。


蒙内铁路,只不过是中非基础设施“硬联通”的一个小小缩影。


目前,中国企业已在非洲各国累计参与新建和改造铁路超过1万公里、公路近10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输变电线路6.6万公里、骨干通信网络15万公里,为推进非洲一体化、释放非洲发展潜力奠定了重要基础。


道路通,百业兴。受益于交通网络的改善,非洲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步入发展快车道,一个个焕发生机的非洲城市、港口、工业园区以及众多新兴科技的发展,无一不在述说着这片古老大陆在现代化浪潮中华丽转身的故事。


总台特约评论员 丁一凡:


非洲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工业化是一个迈不过去的坎。而在工业化这个问题,中国是可以帮非洲很大的忙。把我们当年的一些经验,复制到非洲身上去。


西方抹黑中非合作徒劳无功


在中非合作不断取得累累硕果时,一些来自外媒的杂音开始频频出现,扰乱人心。西方将中非长久的友谊和中国对非洲不断加大的投资,视为中国在扩大其影响力,挑战西方在非洲的主导地位,指责中国造成“债务陷阱”,其实这是西方掩盖其政治阴谋的方式。


根据世界银行的国际债务统计,2022年,非洲背负了6556亿美元的外债。其中中国的公共贷款占比不到10%,但超过35%的债务是欠西方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和石油贸易商,相较于中国贷款,西方机构平均收取两倍的贷款利息。


这一点,今天的非洲看得十分清楚。


乌干达外交部长 奥东戈:


根本不存在“债务陷阱”的问题,中国一直与非洲站在一起,甚至在别人都不了解的时候,当我们为争取独立而奋斗时谁帮助了我们,是中国。


大航海时代,西方国家凭借坚船利炮对非洲进行了数百年的剥削与压迫,从金矿、钻石到橡胶、棕榈油,非洲的宝贵资源成了殖民者聚敛财富的工具。


而即使到了今天,这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仍然没有改变:


西方石油天然气巨头壳牌在尼日利亚开采时,多次石油泄漏严重污染了当地土地和水源;


美国石油公司雪佛龙在安哥拉浅海直接倾倒数吨石油废料,严重威胁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


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曾在非洲先后推出过多项基建计划和倡议,但到目前为止,大多雷声大雨点小,甚至一些已无疾而终。


中国非洲研究院研究员 贺文萍:


它们跟非洲的联系时间往前算非常久,是一种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总觉得这些地方归它们管,正是由于这种心态,导致它们觉得我的奶酪不能你动。


然而,面对西方的挑拨与离间,中非关系几十年来在饱经风雨后,历久弥坚。


20世纪中叶,随着全球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中国与非洲国家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过程中,获得了彼此的坚定支持。中国也帮助已独立的非洲国家发展经济以巩固政治独立。


伴随坦赞铁路、毛里塔尼亚友谊港等中国援非工程的建设实施,中非友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南非民众 昆西·霍洛尼亚内:


正如大多数非洲国家,都经历过耻辱的时期一样,对我们来说,这是殖民主义。中国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将非洲国家视为兄弟,因此我们加强了彼此的关系。


共同的历史遭遇和现实利益让中非走到了一起。也正是从这时开始,中非领导人跨越山海首次握手,迈入了双方团结自强的新阶段。


如今,在中国大力支持下,非洲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为全球南方崛起注入新能量:


2023年8月,埃及与埃塞俄比亚正式加入金砖大家庭,增强了金砖合作机制的力量;


2023年9月,非洲联盟成为二十国集团正式成员,中国是第一个明确表态支持的国家。


次峰会也为中非合作做出了新设计、制定了新蓝图。


中国非洲研究院院长 叶海林:


我们谈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并不只是一个未来的期许,它既融合了历史现实,也展望了未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种合作关系使得我们现在的发展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一个走向幸福的命运共同体。



大道众行远,携手启新程。


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伟业,而非洲也正朝着《2063年议程》描绘的美好愿景加速前进。站在同一片星空下,面向全人类的明天,中非合作拓展着目力所及的视野,延长着脚力所及的距离,必将壮大“全球南方”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赴无限希望的美好未来!



戳视频,看完整节目↓↓↓



来源:CCTV4《深度国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END



敬请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央视频【CCTV4】账号

CCTV4
中文国际频道CCTV4以“传承中华文明、服务全球华人”为宗旨,为海内外用户提供新闻、文化类的资讯、互动与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