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
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
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巨浪可以翻起一艘船,
却无法沉没一颗勇敢的心,
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坚韧不拔。(引用自冯骥才)
热爱让我们开始,坚持让我们到达。
——君君题记
Q:请您给全国的棋迷朋友们做个自我介绍吧~
A:我叫李迎贵,自2002年开始在甘肃省金昌市清源棋院从事少儿围棋培训工作,并在围棋协会任职;于2022年任金昌市围棋协会会长。
Q:作为主办方,您对于本次清源杯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呢?~
A:本届清源杯吸引了来自各地31支代表队的140名参赛棋手参赛,创历届人数之最,其中6段棋手7人,也为历届水平之最。这次比赛也是对我市围棋水平的全面检验,在比赛中,选手们赛出了友谊,赛出了水平,取得了实战经验,收获颇多,对全面推动金昌市围棋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营造了很好的围棋氛围。
Q:清源杯已经办了第十四届了,历史悠久,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清源杯的发展历程吗?~
A:“清源杯”业余围棋公开赛创办于2007年,至今已走过十七载,因疫情原因停办四年,至今已经举办十四届,由金昌清源棋院冠名赞助。从第一届仅有兰州、金昌两地棋手组队参赛,发展到如今,参赛棋手来自全省各地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清源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成为甘肃河西地区棋手交流最重要的平台。对中国围棋技艺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贡献了重要的力量,对推动河西走廊地区及金昌市围棋运动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Q:金昌地处于甘肃,很多人不甚了解当地,可以跟我们介绍一下这座城市吗?~
A:金昌缘矿设企、因企设市,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有“河西咽喉、丝路孔道”之称,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1981年建市,辖一区一县(金川区和永昌县各取一字得名,寓意“聚金汇川、永远昌盛”),因盛产镍被誉为“中国镍都”,是全省首家全国文明城市,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质量魅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金昌历史文化多元。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有反映人类原始社会母系氏族仰韶文化的鸳鸯池遗址;有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先秦北方游牧民族沙井文化遗存;有揭示西汉古罗马军团千古之谜的骊靬古城遗址;有始建于北周时期、在敦煌莫高窟壁画和文字中有大量记载的千年古寺圣容寺,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区、多元文化交汇区。革命战争年代,红西路军与敌人鏖战永昌,建立了河西走廊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谱写了可歌可泣的革命篇章。1958年,一大批建设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金昌,顶风沙、战戈壁,一举改变了我国缺镍少钴的历史。1966年邓小平同志视察时,亲切地称之为祖国的“聚宝盆”、难得的“金娃娃”。
Q:您如何评价金昌本地的围棋氛围呢?~
A:金昌市在推广围棋文化上开展了很多工作,比如举办省市内的各种围棋比赛、围棋进校园活动等,营造了浓厚的围棋氛围,目前全市80%以上的中小学以及幼儿园开展了围棋社团课,全市围棋培训机构已有多家,培养了以姜显坤6段、杨钰铉6段,以及女棋手中以李锦烨5段、王虹蕴5段为首的优秀棋手代表,并培养出70余名5段棋手,为全市的围棋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后辈人才。
Q:比赛的准备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A:因金昌市围棋协会规模较小,举办全省大型比赛资金压力比较大。
且金昌市地处河西走廊,交通欠发达,给各地棋手往来造成了一定的不便。
Q:金昌之后有什么样的比赛规划吗?您对于本地的围棋发展有什么样的期待和展望呢?~
A:金昌市首先会把“清源杯”办成传统和品牌赛事,吸引更多更强的外地棋手参赛。其次金昌市每季度会举办升级升段的基础赛事,针对成人围棋的发展金昌市也定期举办“教师赛”、“双人联棋赛”;对女子围棋的发展金昌市也定期举办了“三八节”女子赛;接下来还将举办“劲松杯”中老年围棋比赛,实现了老中青少幼三代围棋共同发展。
在金昌市,围棋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智力竞技运动,其发展现状呈现出文化传承与科技融合的双重特征。一方面,围棋在教育、文化交流、赛事活动等领域保持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尤其在亚洲地区,围棋普及率高,各类围棋培训机构、俱乐部和线上平台活跃度不断提升,为青少年及成年人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竞技机会。政府层面的支持与推广政策也进一步推动了围棋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对围棋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AI辅助教学工具、智能对弈软件的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也对棋局研究带来了革命性变革。
未来,围棋产业将沿着多元化、智能化持续演进。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围棋培训市场有望进一步专业化、标准化,形成更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师资认证制度。人工智能技术将持续渗透到围棋教学、竞赛、直播解说等各个环节。
Q:是什么让您多年来保持对围棋的热情呢?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您与围棋之间的故事吗?~
A:因为热爱,所以喜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