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世代相传的智慧与情感,不仅是民族精神的深刻体现,更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本次非遗文化作品展,以毕业生的独特毕业设计为契机,呈现了一个和而不同的非遗世界。在这里,历史留下的余温犹存,古韵氤氲,浓墨浅香间,那些被岁月雕琢的故事正等待着观者的指尖轻抚,流转的光影中,东方文明的春华秋实跃然眼前。走进“兿·林空间”,仿佛踏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旅行,与每一位静默守护着非遗文化的匠人相遇,解锁赓续千年文脉的遗产足迹,聆听它们讲述过去的起源与辉煌,共同走过四季变迁,见证非遗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沉淀与浮跃,感受那份历久弥新的魅力与力量。
作品名称:《朝春簪记》
作者:林惠婷、李颖、李珊婷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本次设计围绕着福州三条簪进行,以三条簪的形象宣传作为logo设计和IP设计的主心,借用了三条簪本身的历史典故。logo以三条簪为主体,形象直观地展现核心元素,其灵感源自历史典故,承载着福州人民的记忆。IP设计中,服装参考清朝服饰,尽显古典之美,使IP形象鲜活生动。排版风格上,运用中国风元素。从整体到细节,都融入了福州地方特色与传统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旨在传承与弘扬福州三条簪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让这一古老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中重焕光彩。
作品名称:《古韵南音》
作者:吴昕婷、何金微、韦小玲、谭祖祖、韦馨兰、温红羽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本次设计以泉州南音和城市文化为背景,在泉州传统建筑中以及非遗文化中提取了石敢当、泉州花灯、东西塔、滴水兽、钟楼等元素,将这些元素融入本次的IP设计中,用丰富的色彩增加整体性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创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IP形象。Logo设计由福建南音文化着手,围绕“南音”展开研究与设计,字形上半部分结构采用了泉州古建筑屋檐的元素,将琵琶与“南”字结合,琵琶代表音乐也是南音的主要乐器,由此组成南音二字标志设计。
作品名称:《厦门同安龙虎灯》
作者:薛思雨、杨洁、陈雨希、叶凡、阮灵茜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IP灵感来源于厦门同安龙虎灯,本身是来自龙和虎结合,发型以火为元素,火元素在古时候代表驱邪祈福的含义,Logo与IP多以龙和虎相结合,既有基本元素又不失趣味性,突显中华非遗文化的传承。从编织开始做一盏灯,龙角虎身,以火元素为代表,寄予驱邪,祈福的含义,一竹一叶都在传递手作的温度和非遗的力量。厦门同安龙虎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龙虎灯具有驱邪、祝福的含义,龙虎灯上的图案如龙腾虎跃,象征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对神兽庇护的渴望,这种灯的使用不仅是为了装饰,更是为了表达对平安风调雨顺的期望。
作品名称:《流光绘影》
作者:廖歆媛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它集绘画、雕刻、音乐、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流光月景里,伴着乡间戏曲声,皮影戏在夜幕中降临,发展成带有当地特色的皮影戏戏曲风格。本设计作品旨在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将皮影戏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进行IP形象的创新设计,使其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品名称:《泉州灯彩》
作者:陈宇晗、林雅琪、林佳慧、卢影、孙思茹、苏莉萍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泉州花灯IP形象在主体造型上采用了火苗的外形,给人一种热情活泼的感觉,背上的翅膀则结合了花灯的造型、花纹、颜色等。泉州花灯是通过形体的大小、方圆、俯仰、开启、收放,及线条的曲直、张弛、缓急、长短等变化来体现作品的意蕴。此次设计以花灯造型为灵感,提取相关形状,将“泉”字和“灯”字结合进去,在整体上运用了线条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标志。配色上以砖红色为主,浅褐色、黑色等中国传统色为辅。在中文字体设计上,运用了软笔书法,对部分笔划进行连笔设计,增加标志整体的古韵,同时也增加了一些灵动感。
作品名称:《漆线雕》
作者:赵伟杰、郑家豪、潘境铭、郑鑫浩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根据漆线雕最为经典的花雕纹、云纹和龙纹为核心设计,设计所使用的纹路图案在闽南地区较为常见且被广泛使用,使用经典纹理更能体现出闽南地区的特色特点。漆线雕的含义是人民百姓祈求吉祥如意的一种象征,而我们的IP形象是以龙为基础形体来设计的,龙在民间传说中也是代表了吉祥如意,与漆线雕的象征一样。Logo的设计主要也是采用了龙的形状,并以龙的头部为核心,边缘则是运用福建闽南地区最为经典的云纹、花雕纹、龙纹三种纹路来进行设计,这三种纹理在闽南地区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象征着吉祥如意。
作品名称:《纸间》
作者:廖世泽、吴周杰、李煊、陈强、江宇骁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本设计是以年兽为原型创作的一个可爱、活泼的卡通形象,通过中华神话中的年兽与中国传统非遗文化剪纸的元素设计而成,该IP使用了大部分与窗花相同的红色与红橙色让IP更有辨识度。通过以上设计也更能让大众一眼看出来这个IP的国风元素。标志主体由剪纸构成,剪纸是一种独特的镂空艺术,其载体为纸。剪纸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寓意,诸如祥和的图案,人们企望借其实现吉祥避邪的美好愿望,像娃娃、葫芦、莲花等图案,象征着多子多福。而家禽家畜以及瓜果鱼虫等,由于与农民生活紧密相连,同样也是剪纸表现的重要题材。
作品名称:《浔钿》
作者:陈静雯、陈芊润、李之妍、王静怡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浔钿”品牌名寓意优雅、精致与历史底蕴。其logo以螺和贝壳为形式,灵感源于自然之美、传统文化及象征意义。螺与贝壳的优美形态展现大自然魅力,传承螺钿工艺,赋予品牌深厚文化底蕴。海螺贝壳本身是海洋生物的一部分,其形态和纹理可以体现出自然之美。螺钿设计可能会强调贝壳的天然形态、纹理和色彩,以传达与海洋、自然相关的品牌形象。
作品名称:《福州油纸伞—“熊桑桑”》
作者:林滉、廖伟锋、魏康妮、黄佳欣、陈晶、傅少洋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本设计将福州油纸伞与熊猫元素巧妙融合。油纸伞选取传统工艺制作,熊猫或嬉戏或慵懒,展现出其可爱形象。色彩上,熊猫的黑白与油纸伞古朴色调相互映衬,和谐而吸睛。图案设计在保留福州油纸伞文化韵味的同时,融入熊猫这一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元素,既展现当地传统文化魅力,又赋予其现代趣味与亲和力,使这一设计成为文化交融的独特作品,传递快乐与温暖,弘扬福州文化。
作品名称:《闽南砖雕》
作者:曾潇婧、曾倩微、陈静凌、陈婷婷、陈雯萱、张林烨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Logo将闽南特色建筑元素燕尾脊与砖雕相关字厝与砖相结合,加入红砖雕的刻刀形状融入,采用砖红色作为主色调,突出红砖本身的属性和红砖作为建筑装饰材料的实用价值,并通过简化图形使其符合现代审美,保留了红砖本身的文化内涵。
作品名称:《闽南非遗文化—滴水兽》
作者:吴迪、吴佳欣、吴梦莹、翁雯静、陈晰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本品牌以闽南滴水兽为核心进行设计,滴水兽为闽南地区屋檐上的排水口,通常会以金鱼、麒麟、老虎等形象出现,品牌Logo以金鱼为灵感,与水的柔性相结合创作而成,将金鱼形象与“水”字的右半边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品牌IP形象也围绕金鱼创作,把锦鲤拟人化,以大众更接受的卡通形象呈现,我们将头发与水的柔和相结合,画出带有飘逸感的头发,将耳朵替换成鱼鳍,服装中带有若隐若现的鱼鳞。滴水兽是守护闽南人民的“神兽”,生成了各种形态,代表了各种美好祝愿,也正是我们品牌的理念,希望能给大家带去美好。
作品名称:《缘木·溯栎》
作者:黄堃、张仪、卓昕雨、张慧清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本品牌以福州软木画的“木画”和雕刻元素延伸至栎木为主的标志设计,发散出以软木画工匠为基底的瑞兽IP设计,旨在发扬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角幻化于有“万年松”之美名的-松树、栎栎的形象融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栎”字也来源于软木画的关键原料-栎木,是一只年长的、稳重又亲切的瑞兽,也是中国祥瑞之兆的体现。我们以匠心精神,将传统软木画技艺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展现福州文化的独特魅力,将木刻的立体艺术与新潮风格结合,以此更好地走入公众视野。
作品名称:《福建非遗文化—“银竹伞”》
作者:魏艳玲、杨方莹、邱楠煜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本设计中我们将古代传统纹样中的水纹与撑着油纸伞的少女相结合。凝怨黛,丁香花下敲打雨窗,云纹浅浅,时光依旧,描绘了古代幽婉、淋湿清眸的江南女子形象,展现了一幅柔美的江南烟雨朦胧图,IP形象创作福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油纸伞为背景展开设计。IP形象中的装扮还原了作为油纸伞起源的春秋战国时期女子的衣着穿搭,其中裙身上的纹样则是加入了古代传统吉祥图案中的水纹作为点缀,使作品既具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
作品名称:《蟳花記》
作者:包静雯、林子璇、单华敏、黄以乐、罗紫琴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阿妹”是泉州簪花非遗形象IP设计,以泉州簪花文化与传统云肩汉服为主题旨在展现泉州独特的地域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身着华丽的云肩汉服,云肩的设计精美,绣有海浪图案,与泉州相互呼应,增添了整体的美感。
作品名称:《簪上繁花》
作者:杨宏毅、丁昌玄、丁家伟、叶德豪、李成海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簪花是闽南地区特有的女性头饰文化,源自泉州蜉埔社区。当地妇女将秀发盘成圆髻后,用茉莉素馨等鲜花串成花环,这些花环被称为“簪花围”,环绕在脑后作为装饰,象征着对美的追求与自然的亲近,这一习俗至今仍被传承并成为蜉埔女独特的文化标识之一。此IP根据浔埔女的簪花所设计,以现代手法展现出浔埔女的魅力。
作品名称:《汀州酒娘》
作者:张可盈、章慧欣、郑钧宁、周芳慈、周飞、周静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客家人的传统服饰被称客家蓝衫,颜色多以黑、白、蓝为主,早期的为主的客家服饰开襟形式有“大襟”“琵琶襟”“对襟”三种,服装设计以大襟宽袖,袖口以黄,红两种颜色修饰袖口。客家妇女是中国传统优秀妇女的典范,她们勤俭持家,是家庭生活的支柱,是我们以女子为logo形象的灵感来源主因,汀州客家人,面容饱满,肤色因勤劳耕作而显得健康红润。他们常穿着简约大方的传统服饰,色调以蓝黑为主,显得质朴而庄重。男子身材魁梧,眼神坚毅,透露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女子则温婉端庄,眉眼含笑,给人一种亲切和蔼的感觉。汀州客家人讲着一口流利的客家话,语调抑扬顿挫,有韵律感,这种富有民族情调形象,映入人心。
作品名称:《建阳建盏》
作者:陈卓伦、陈乐宇、陈俊杰、陈周斌、李菁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IP形象以“韵”字为核心设计元素,巧妙地融入了建盏的简约风格。“韵”字的笔画与建盖的轮廓相呼应。整个Logo传达出一种宁静、优雅的气质,成为一个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标志。
作品名称:《闽侯竹编》
作者:黄珊
指导老师:戴春雪
作品介绍:闽侯传统竹编工艺品种门类繁杂,标志从品牌名出发,进行文字字体设计,巧妙地把竹制品融合到字体中,也点明了地域性。将竹字刻画成竹子的形态,也反映了竹子独立顽强,百折不挠的精神,展现了闽侯竹编耐热耐压、造型生动 、富有弹性、经久耐用的特点。整体颜色采用深苔藓绿再加以黄色作为点缀,刻画了编织,展现了编织的艺术竹编的艺术,也希望闽侯竹编的工艺技艺能永远流传下去。
作品名称:《泉州花灯》
作者:陈敏婷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本次IP形象创作是基于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灯展开设计。以整个花灯外形与纹样作题材,结合配色进行设计。IP整体现象可爱亲人,非常讨喜,并具有花灯的文化特征,可以拉进消费者和泉州花灯的距离,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的传承与传播。
作品名称:《漳州木板年画—神武郁安》
作者:方可依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保留神荼郁垒其经典的威严形象,强化其守护者的角色,使其成为保护家庭平安、幸福强有力象征。在服饰上加入了莲花元素,莲花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纯洁、高雅和吉祥,寓意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境界。将莲花融入门神的设计之中,旨在增添一份宁静与祥和之气,同时也象征着精神层面的净化与升华。虎头则作为腰带装饰出现,增加层次感和动感。虎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勇猛与力量的化身,有着镇宅辟邪的传统意义。引入虎头图案,可以增强门神的形象力度,使其更具威慑力,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致敬。
作品名称:《渔你惠安》
作者:陈玮璐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服饰风格上保留惠安女传统服饰的核心元素,如短上衣、宽筒裤、花头巾。短上衣设计为修身款式,颜色选取惠安女服饰常见的蓝底碎花布,展示出惠安女的婀娜身姿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宽筒裤则以宽松舒适为原则,颜色选取藏青色,裤子上不仅带有特殊花纹还有串起的珍珠,象征着惠安地区的海洋文化。花头巾是惠安女服饰的一大亮点,选取鲜艳的粉色,图案为具有惠安特色的花朵与几何图形组合,既展现出惠安女的精致,又起到装饰和保护头部的作用。
作品名称:《刀娘文创》
作者:蔡圣翊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刀娘原本来自战乱时期的福州,在去森林里为家人找食物时,遇到一个神秘的光团。把她带到了未来,见证了新时代的欣欣向荣。在过去她是保家卫国的“铁娘子”,现在她努力学习成为一位优秀的毕业生。
作品名称:《汪De佛·佛跳墙》
作者:林洁、林子怡、刘佳欣、倪玉蓉、邱灵婷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通过设计手段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佛跳墙”与本土中华田园犬相结合,帮助非遗美食文化传播与创新。Logo整体幅度呈一个圆形,主题是一个佛祖发型的黔灵犬用勺子搅拌“佛跳墙”锅中的食材,锅中食材由香菇、鱼胶、鲍鱼、海参、蛏子、鹌鹑蛋大致组成,几小时熬制的醇厚高汤喷涌而出,表现出产品的美味和新鲜以及品质。外围再用品牌名字将其包围其中,让logo整体更加和谐统一。IP形象由福建本土黠灵犬与福建非遗美食佛跳墙融合。整体外形采用佛跳墙的罐子形状,将盖子变为黠灵犬头像。犬象征着品牌对消费者的忠诚,象征着品牌对消费者食品安全的负责。品牌设计将两者相结合,希望可以给顾客更好的服务和食品品质体验。
作品名称:《福船文化》
作者:张焕盛、许海天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福船文化被视为沿海人民的共同遗产,是中华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传播与交融的历史记忆。设计者借福船文化扬帆起航,创造了可爱的小福玩偶,以及一系列丰富多元的IP形象,体现了人们对海洋的深厚感情,福船——承载着沿海地区最重要的海洋记忆。
作品名称:《永春纸织画—“织意”》
作者:张雨萱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织意”是以仿纸织面形式创作的人物形象,主体色调参考粉色闪蝶。蝴蝶被视为灵性和神秘的象征,代表自由,美丽等概念。选择蝴作为主要元素正是因为这些特性寓意着纸织画的创作随心随性,表达自由,形式美丽。在服装方面参考了中国传统服饰“齐胸裙裙”的制式同时进行了一些简化。纸织面起源于唐初,而齐胸襦裙也流行于隋唐。“织意”为纸织画衍生的形象,故服装形式也选择了符合起源朝代的流行样式。
作品名称:《畲族火凤凰》
作者:雷嘉尧、梁艳、黄金妍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畲族火凤凰,好似燃烧于漫漫岁月长河中璀璨的焰火,它不仅仅是图案,更是承载着畲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那灵动的线条勾勒出凤凰浴火涅槃般壮丽的姿态,每一笔都彰显了先辈们的智慧与对艺术美感的独特见地。本次福建畲族火凤凰品牌形象设计,以火凤凰为核心。品牌动作依据其姿态设计,展翅动作展现积极向上态势、盘旋动作寓意文化传承,让品牌富有生命力。服装设计围绕其色彩和图案,采用红、金等传统色,将羽毛、火焰元素融入服装,兼具传统底蕴和时尚感。周边设计涵盖文具和生活用品,笔记本插画、雨伞画面、钥匙链造型都有火凤凰,实用且传播文化,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价值。
作品名称:《漆扇—“風司雅制”》
作者:李楷权、杜焌辉、李海瑞、林焯凡
指导老师:何扬帆
作品简介:轻摇微风中的千年雅致,以漆为媒、以扇为介,汉服姑娘风小雅手中的漆扇一半人为,一半天成,扇面以朱砂与半见入画,色彩穿梭之间,绘制了壮丽山川图,扇动千年风雅,漆绘中华韵味,传承独运匠心,尽显诗情画意之感。IP形象“凤小雅”带我们走进千年古都的四季更替,看见流动的山水图在文人的儒雅风尚中,在十二时辰之间,有了自己的灵魂和故事。
作品名称:《茶百戏》
作者:赖佳鑫、何雯彬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宋朝的茶知知在烧香点茶、挂画插花中以茶膏为原料,七次注水打茶沫,于茶面上叠加颜色,用清水使茶汤变幻图案,引水成画绘制成了水上丹青图。聆听茶知知点茶煮茶的闲云日常,将其制作成文创周边海报,展现出了极具特色的茶道文化和中国传统字画的意境美、线条美和朦胧美。
作品名称:《送王船》
作者:陈慧琴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送王船的船身彩绘龙、凤凰、狮头、花卉等图案,船身建筑还原了中国古时的歇山式屋顶建造,雕刻吉祥如意、合境平安的图案。在沿海地区,人们常举行送王船仪式寄托了他们祈求海上平安、驱邪避祸,以人文融入纸画,重现仪式风光,以天地相邀,将祭祀与欢庆结合在一起,感受多元的中马文化,共赏海洋风俗的独特魅力。
作品名称:《珠绣》
作者:黄紫芮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珠绣不同于传统刺绣以针线为墨,多用天然宝石、珍珠、珊瑚、珠子入绣,一针一线都蕴含着匠人的精巧技艺,转至巷陌,彩珠轻舞,化作指尖上跃然的蝴蝶,仿佛穿梭在清商飘浮的林间,与蝴蝶有一场神秘的邂逅,一幅绣品,将梦与现实温柔交织,点点珠粒在灯光的照耀下,恍若蝴蝶置身于晨曦中闪烁的阳光下。
作品名称:《“海丰”》
作者:汪雪芳、李烨、王灵萍、王钰菲、王雅姿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漳州东山非遗“海底反”作为海洋文化的象征,是一种饰演海洋水族动物的传统舞蹈,称“水族舞”。本次福建非遗东山岛“海底反”品牌形象设计作为海洋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人们对海洋的崇敬和祈求航海丰收的希冀。一方面从水族舞入手,将海浪与舞动的人们巧妙结合,模拟人们与海洋共舞的情景,具有共生共荣之意。一方面挑选“海底反”代表性形象,如螃蟹、章鱼、蚌壳、鱼等作为我们IP设计的对象,以海洋生物本身的形态加上肢体的塑造,运用拟人化特点,结合当地方言闽南语特色使形象更加饱满。使用Q版的形象更贴近日常生活,强调各自的IP属性,具有辨识度。
作品名称:《厦门博饼》
作者:陈慧欣、陈欣、韩雨菲、何馨跃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IP形象以民族英雄郑成功为灵感来源,融合国潮元素,打造独特的郑小骰形象。骰面采用传统纹样,融入郑成功历史元素,色彩鲜明,寓意深远。
作品名称:《油纸伞—“黛水堂”》
作者:黄雯静,刘文曦,董灵,邬雅彤,杨雨欣,吴筱冉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主体是由撑开的伞所展开的伞骨形状,水花波浪以及水滴组成。伞骨加之围绕的波浪纹组成了伞面的形态,彰显品牌的主要商品——油纸伞。标志主体再通过“水滴”“波浪”“溅起的水花”等元素对应了品牌名字“黛水堂”,也相对表达了伞与水之间存在相关。IP形象由黛以及水为设计来源,黛的颜色,加上水的柔软,就成为一个女性角色,在女性的头上佩戴上我们的代表物油纸伞,这个是我们IP的设计主题,我们将女性和油纸伞融合在一起。颜色的主题是青黛色,并且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历史的非遗之感,所以取名青黛。我们采用的是人形,民国旗袍的衣服,象征着我们尊重历史,热爱文化。
作品名称:《闽乡竹语》
作者:梁欣、黄梦华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以闽侯竹编为主题,吸取了闽侯竹编的传统元素,展开logo设计和IP形象设计,结合现代审美,力求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赋予品牌新的生命力。“闽”字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闽侯传统非遗竹编工艺,既体现了闽侯传统非遗竹编的历史文化,又展现了闽侯当地的工艺精湛,充分展示了闽侯传统非遗竹编的独特魅力。“门”字由竹子组合而成,象征着福建盛产竹子的自然资源;中间的“虫”字则通过竹编的形式呈现,寓意闽侯的传统工艺和人文内涵;再搭配竹叶点缀整体logo形态。IP的整体形象是一个可爱Q萌的竹子拟人化的形象,根据产品的属性和特点,突出竹子圆润可爱的形象。圆润的身体,嘟嘟的脸蛋,手艺人必备的围裙和手套,烘托整体造型的讨喜感,增强品牌亲和力,促进人们对传统非遗竹编的了解。色彩设计上采用了竹青色为主色,清新淡雅;辅以暖黄,温润如阳光;两色交织,既凸显了闽侯传统非遗竹编的自然美感与生命力,也符合现代人追求自然、环保的设计理念。
作品名称:《人间灯影》
作者:乐芯蕾、吴晴芳、叶诗雯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虹挂长街十里灯,描述了泉州古城的满街灯彩,在花灯工艺的演变中,由花灯幻化而成的小精灵来到我们身边,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也让它有着古灵精怪、活泼好动的性格,该设计主体采取泉州寺庙中代表的莲花灯和火苗相结合,其寓意深厚,非遗花灯传承古老技艺,莲花象征纯洁高雅,火苗代表希望与活力。两者融合,展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碰撞,寓意泉州文化如莲花般纯洁坚韧,如火苗般充满活力,持续绽放光芒。还寓意光明与希望,可以表达对光明、希望和美好的向往。灯穗常常被用作装饰,为物体增添美感和艺术感,给人一种流动和活力的感觉。
作品名称:《泉州刻纸》
作者:方思语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此泉州刻纸设计选取蓝色与红色为主色调。红色热烈奔放,如同刻纸艺术蕴含的激情与活力,抓住人们的目光。蓝色沉静深邃,恰似这门艺术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二者搭配,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吸引大众目光,使更多人领略泉州刻纸的独特魅力,进而了解、喜爱这一传统艺术。
作品名称:《闽南花砖纹样》
作者:伍雨昕、张雅亮、邱瑞灵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开在砖上的花---闽南花砖,该设计灵感来源于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特别是泉州市金浦社区的花砖厂和南洋华侨返乡带来的水泥花砖制造技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既保留了传统的对称之美,又融入了现代的时尚元素。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注重花砖的实用性和装饰性,使其既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又能为空间注入独特的美学印象。
作品名称:《刻纸龙灯》
作者:魏浩宁、康俊辉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此标志取自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传统美术灯彩(长童坊镇彭坊刻纸龙灯)龙头纹样,灯笼纹样,剪刀纹样,龙尾纹样。意在宣传保护福州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时刻跟随新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使地方文化遗产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作品名称:《糯米糍糍》
作者:郑乐妍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糍粑是福建客家地区的著名小吃,客家人以糯米、土豆入馅,制作成了简单的美食。“糯米糍糍”的到来给客家人带来了喜庆、美好的祝愿,黄澄澄包裹着白嫩内心的糯米糍糍就如客家人一样热情好客却又质朴真挚。
作品名称:《香火龙》
作者:钟岳枫、张兴权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香火龙,又称客家火龙,起源于南宋淳熙年间,人们用舞火龙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祷年岁吉祥,寄托希望,融洽感情。IP形象“龙小香”旨在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创造一个既富有神秘色彩又极具亲和力的品牌形象。香火龙主体以龙为原型,结合香火元素,形成独特的视觉形象。龙身采用流线型设计,展现龙的灵动与威严;香火则以烟雾缭绕的形式呈现,增添神秘与浪漫氛围。
作品名称:《水仙雕刻—“凌波仙子”》
作者:傅雨珊、何嘉欣、何晓灵、洪彬艳、侯京城、兰欣彤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Logo是以“水”字为主体原型进行设计,将水仙花的形态倒转,花苞向下,左右两边的笔画两个来源于水仙花叶。将中间的竖钩改为刻刀的艺术形态,体现出水仙雕刻。下面的圆点是“花苞”,和左边的笔画连接在一起形成字母“Z”,点明出漳州的水仙花雕刻技艺。IP形象“波波”是以花种为原型,加上手、脚,设计出Q版形象是个“臭美”的小朋友,因为老是被误认为大蒜所以常常披着水仙花瓣裙的小披风,但偶尔也会换换特别的装扮。
作品名称:《莆仙戏》
作者:王远滨、张锐、陈顺亮、程家械、许文泉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现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元素,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莆仙戏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品名称:《油纸伞》
作者:黄丹丹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以身穿旗袍的江南姑娘为IP形象,捻一手纸醉清风,独步于江南烟雨中,展现了油纸伞的古典之美,体现传统文化的宁静优雅。
作品名称:《畲族火凤凰》
作者:蓝冬栏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Logo将畲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起来,将麦穗和火凤凰元素结合起来,巧妙地融合了火凤凰的形象,代表着吉祥、美好和重生也能够,寓意着畲族人民的坚韧与不屈。
作品名称:《笋燕文化》
作者:罗家强
指导老师:何扬帆
设计说明:IP形象选用了历史上对笋燕影响最大的慈禧作为创造理念,加之以红黄此类高贵的色彩颜色,体现出笋燕美食文化的源远流长。
作品名称:《掌中戏影》
作者:张林萱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标志以戏台为背景,戏台作为表演的重要场所,寓意着木偶戏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在戏台上得到传承和展示。背景的戏台同时融合了星星的元素,象征希望与梦想,寓意将这种希望与梦想通过木偶戏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继续传承下去。木偶和木偶身上的提线为标志的主体,使Logo易于辨识,能够迅速联想到木偶戏与木偶相结合的场景,从而产生深刻的印象。
作品名称:《福建筑梦土楼》
作者:廖子健、张政、张雨健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筑梦·土楼》是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生态和谐理念的产品设计。该设计通过对传统土楼与现代设计手法的巧妙结合,旨在创造一个既尊重自然、又富含人文关怀,同时展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精神的产品设计。
作品名称:《福州油纸伞》
作者:官大腾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以时令之美融入线条之美,增加了油纸伞的婉约柔美,体现了江南风韵的传统雅致。
作品名称:《敦煌飞天》
作者:廖俊杰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本设计以插画图形创意为主的形式将传统敦煌飞天造型与现代经典元素表达形式结合,期望以新的形式为敦煌飞天的符号形象进行重塑,凸显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的美感。在插画与图形创意设计中主要有两大元素,一是敦煌飞天形象,二是纹样变形。而两者均与现代元素相结合,飞天形象运用经典的造型与现代配饰和乐器结合,而纹样变形则是将传统敦煌壁画出现的忍冬纹,宝相花纹,莲花纹样等结合现代图案纹样的韵律与节奏表达出来。海报与标志则是和图形创意设计的风格一致,敦煌IP形象运用传统的飞天造型戴着现代耳机,造型生动活泼,更易被年轻受众群体接受。
作品名称:《泉州木偶戏—“木偶斋”》
作者:吴震宇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IP形象以木偶戏中的“钟馗官帽”作为标志主体,体现出延续千年的中国文化,在品牌名中融入“悬丝傀儡”的动作特点,加深了木偶戏的辨识度,同时更具有冲击力。木偶戏作为一种特殊的表演艺术,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泉州乃至闽南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品名称:《福州油纸伞—纸韵》
作者:林诗诗、范婷婷、王雨晨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纸伞,传承与弘扬中国非遗技艺,“纸韵”设计灵感源自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纸韵”二字采用草书设计,寓意着油纸伞的纸质韵味与草书艺术的流畅之美相结合。本设计在保留油纸伞经典工艺的基础上,注重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平衡,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伞面图案与色彩搭配和谐,既展现传统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旨在打造一款既实用又具有艺术价值的传统文化之美。
作品名称:《蟳蜅女—花花》
作者:陈妍、邓丽萍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蟳蜅女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本品牌以蟳蜅女形象为理念设计出了“头戴鲜花,世世漂亮”的形象以及以其为造型延伸出的文创产品。
作品名称:《福建闽剧—“花旦”》
作者:魏孟军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标志以花旦二字设计象形字,让标志看起来生动形象。在右上角做了印章设计,把IP人物名称和印章结合在一起,使标志看起来更多元化。IP人物名称为花小旦,整体颜色以红色为主色调形象是花旦中的刀马旦表达出青春活力,富有生命力。
作品名称:《蟳埔女》
作者:丁赫昱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图案元素采用福建泉州的特色古楼作为标志设计,底部做成类似楼状的图形,更能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Logo上面数字以蟳埔女的拼音进行组合,颜色方面使用各种偏红颜色体现的喜庆,并突出蟳埔女头上花环的鲜红,体现了蟳埔女勤劳、勇敢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品名称:《头上花园》
作者:陈夏、黄小梅、肖俨涵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宋元时期,在泉州浔埔这片温润的土地上,兴起了头戴簪花,耳挂丁香坠的独特美学。春来时,看尽佳人迎芬芳,当地人将满头青丝盘成圆髻,以象牙簪固定于发髻上,将茉莉、山茶、素馨、玉兰等鲜花编织环绕,再将发梳或银钗固定在中间,饰以珍珠和彩带。时令变化,繁花也流转在光影里,簪花承载着渔家女的情感和回忆,也寄予她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
作品名称:《刀韵·灵心》
作者:范君怡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在福州文化中,三是吉利数字,音同“生”,象征着繁荣与生机。明代嘉靖年间,倭寇袭扰福州城郊,不甘屈辱的福州,农村妇女为了防身和杀敌,将随身携带的短小锋利的铁器改制成铁簪子,插戴在发髻内。后来随着时间推移,铁簪子逐渐演变成了银制的、具有象征性装饰意味的刀剑形头饰。以福州女性的这种精神衍生出“刀娘文创”品牌简介以福州“三把刀”做Logo,传承地域文化。融合传统与现代,展现独特魅力与城市底蕴“刀娘文创”。将其中一把刀巧妙替代进行创意设计。既体现女性的勇敢,又融入女性的柔美,象征着文化传承与创新,展现福州独特魅力与细腻之美。
作品名称:《莆仙戏—潮韵》
作者:朱昌堂、林浩楠、张伦源、上官光涛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莆仙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古老剧种之一。在创作中选用当地建筑和戏曲本身的元素脸谱来进行融合。提取建筑厝的顶与脸谱脸部图案合成“莆”字作为Logo,既保留戏曲的本身元素和特征文化,又加入当地建筑的特色,更好地体现了当地的特色文化。
作品名称:《妈祖》
作者:范霖杰、董祖鑫、程玉瑾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她熟悉水性,能驾船、挽缆,巡游于岛屿之间,常于风浪里救助遇险船舶,保卫这方乐土,延续至今。该品牌以宋代妈祖林默为IP创作原型,将年轻化的元素融入视觉中,赋予IP形象类似的情感,使其更加亲切有趣、富有生命力,化身为体验官记录和感受世界的美好,继续守护人间的快乐。
作品名称:《敬神》
作者:刘思盈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IP以福建福州塔骨神将为主题设计神将共有一千多尊挑选了其中三尊作为代表以Q版形象走进大众眼中让传统习俗被世人皆知,让人们去热爱这一项民间习俗,让小孩儿也可以了解并接受,成为神明的朋友。
作品名称:《童线狮》
作者:吴恒铭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根据宁德霍童线狮为灵感来创作的形象设计,为ip人物设计的是童线狮的舞狮人衣装,是以现实中的线狮舞狮人为原型创作的,黄色对应着线狮身体的颜色,纽扣与鞋子则是参考了线狮头发的颜色红色。
作品名称:《红运糕照》
作者:谢玛利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印糕是来自莆田的非遗糕点,选取了三个比较经典的图案,运用糕点的形状扩展,运用了有点卡通的风格,颜色整体比较复古,和谐不单调且有非常浓厚的历史痕迹,同时体现出了品牌的活力感。
作品名称:《蟳埔簪花肌理画》
作者:杜孝笑
指导老师:戴春雪
设计说明:在泉州市丰泽区蟳埔、金崎等地,藏着一种独步千年的滨海生活画卷——蟳埔女习俗。蟳埔村依偎泉州湾,村民们世代以渔业为生,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以花为生,以蚝筑宅”。这里的女性头顶绚丽夺目的“簪花围”,耳畔摇曳着丁香坠,一派热烈奔放又别具韵味的形象。 我选择了肌理画的方式来呈现福建泉州的簪花文化。花朵是用粘土制作而成,螺髻部分使用灌心棉编制而成,最后完成了这一幅肌理画。
运营:新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杨舒娸、林恺祺、颜思涵
本期编辑:颜思涵
文:陈若萱
图:艺术传媒系记者站
初审:吴梦凡
复审:陈鑫洁
终审:叶章球
关注我们,欢迎投稿E-mail
461662369@qq.com
立志成为,林职院有态度有温度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