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常见的7种病虫害

楼市   2024-10-14 20:52   黑龙江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随着温度逐渐升高,植物开始生长,病虫害也随之发生。本篇汇总了7种春季常见的病虫害发生规律。

一、白粉病
春季气温升高后,绿篱和草坪最常见的病害就是白粉病,如大叶黄杨、月季、狗牙根、细羊茅等。在绿叶上附着着一层白粉,尤其是植物的幼嫩部位,影响园林景观效果。
为什么春季易发生白粉病呢?那我们就要对白粉病有基础的了解。白粉病是子囊菌白粉菌目的真菌引起的,其理想生存环境是20至27摄氏度左右,温度适宜且湿度高的情况下易发生。

01 危害症状
易受白粉病危害的是嫩叶和新梢,其最明显的症状是在叶面或叶背及嫩梢表面布满白色粉状物,后期渐变为白灰色毛毡状,且白色霉层上出现黑色颗粒物,即病原菌的闭囊壳。严重时叶卷曲,枝梢扭曲变形,甚至枯死。
02 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闭囊壳在病残体中越冬。翌春,越冬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越冬的子囊孢子也释放、萌发,通过气流传播。在晚春或初夏形成初侵染。
湿度越高对病害越有利,但雨水太多或连续降雨又对病害不利。
03 防治方案
合理密植,控制合理的种植密度;保证通风透光,及时处理掉患病和枯黄的叶片。
二、锈病
春季三四月间天气潮湿时,桧柏上会出现橙黄色胶块状物。夏季6-8月海棠的植物叶片正面出现黄色的斑点、后期背面会出现羊胡子状物,这是典型的锈病症状。锈病病菌在桧柏和海棠上分别完成不同的发育阶段,一年侵染一次,桧柏上的锈病菌冬孢子在春季侵染海棠等植物,秋冬季锈病菌形成锈孢子再侵染桧柏,并且在桧柏上越冬,完成一个生育周期。

01 危害症状
锈病病菌危害植物的叶、茎和果实。锈菌一般只引起局部侵染,受害部位可因孢子积集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小疱点或疱状、杯状、毛状物,有的还可在枝干上引起肿瘤、粗皮、丛枝、曲枝等症状,或造成落叶、焦梢、生长不良等。严重时孢子堆密集成片,植株因体内水分大量蒸发而迅速枯死。
02 发生规律
锈病病菌为转主寄生病菌,海棠等植物锈病菌需要在桧柏等植物上完成生长周期,春天冬孢子侵入叶、果或嫩梢,先后形成性孢子器及锈孢子器。锈孢子成熟后,随风传播到桧柏上,侵入小枝形成菌瘿,是病菌生活在桧柏上进行轮循环,一年中只发生一次侵染。
03 防治方案
尽量避免海棠与桧柏临近种植,种植距离最好间隔5km以上,冬春检查桧柏菌瘿及“胶花”是否出现,发现后及时剪除,集中销毁。
三、炭疽病
绿篱植物如大叶黄杨、女贞等极易出现炭疽病,炭疽病有潜伏侵染的特点,气温达到20℃就会发生传播,前期不易被发现,因此一经发现要及时用药。

01 危害症状
叶、茎部位均可发生,致使叶、茎坏死,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针眼大小的褐色小点,之后逐渐扩大,形成圆形病斑,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病斑呈灰白色,后期长出黑色小颗粒,容易导致枝条枯死。
02 发生规律
炭疽病在高温多湿、通风不良的环境条件下较易发生,以多雨季节发生严重,炭疽病以菌丝体在病叶中越冬,次年气温上升到20度左右时,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遇雨天、空气湿度大时孢子萌发,侵入叶片组织,病菌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度左右。
03 防治方法  
①需及时剪除病叶和枯枝落叶,防治病原菌侵染。
②冬季要清洁田园,防治病原菌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
③加强水肥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园林植物抗病性
四、腐烂病
春季是树干腐烂病发生的高峰期,一般4月开始发病,当温度超过10℃以上时,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病害开始发生。在发病前进行预防,可有效降低腐烂病对树木的危害。

01 危害症状
腐烂病主要危害结果树枝干、果实,也可危害幼树和苗木。症状表现有溃疡和枝枯两种类型,以溃疡型为主。多发生在主干和主枝上,发病初期病部呈现红褐色略隆起,水渍状,组织松软,用手指按之即下陷。病部常流出黄褐色汁液,病皮极易剥离。腐烂皮层鲜红褐色,湿腐状,有酒槽味。发病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变黑褐色下陷,其上产生黑色小粒点。
02 发生规律
观症状出现的高峰期是在早春,5月份发病盛期结束。生长期内病斑不再活动,只有老弱枝干上的病斑可缓慢地扩展。晚秋是第2个发病高峰。
03 防治方法
在冬季日照强的地区,晚秋应将树干涂上白涂剂,防冻伤。加强肥水管理,减少虫伤、冻伤、日灼等伤害。   
五、蚜虫
蚜虫生活最适宜温度为18~25℃,相对湿度为80%。因此春秋两季繁殖最快、危害最重,夏季高温多雨,受雨水、天敌干扰,繁殖数量较少。

01 危害症状
蚜虫以刺吸式口器从植物中吸收大量汁液,使植株植株长得矮小,叶片卷曲,花蕾不能开放,植株提前老化、早衰。蚜虫能携带病毒,再从刺吸伤口侵入植物,造成二次侵染为害。
蚜虫刺吸过多的植株汁液排出体外,招引蚂蚁,感染霉菌,诱发煤污病。
02 发生规律
蚜虫每年的发生时间都比较早,基本上3月份就开始危害了,而且繁殖速度快,所以对于蚜虫一定要提前进行防治。
随着气温的回升,蚜虫等刺吸式害虫开始大量活动。在月季、木槿、蔷薇等绿化植物上蚜虫的危害尤为明显,集中于花蕾、嫩梢、叶片上危害花木嫩梢和幼叶。严重影响绿化植物的生长。
由于迁飞扩散寻找寄主植物时要反复转移尝食,所以可以传播许多种植物病毒病,造成更大的危害。
03 防治方法
冬季清园,春季及时铲除杂草,喷洒药品消灭越冬寄主上的蚜虫,减少虫源。蚜虫喜欢黄色,可采用黄色粘虫板物理诱杀。
六、介壳虫
春季气温回升之后,草履蚧、白蜡蚧、桑白蚧、球坚蚧等又开始危害园林植物。

01 危害症状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闭囊壳在病残体中越冬。翌春,越冬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越冬的子囊孢子也释放、萌发,通过气流传播。在晚春或初夏形成初侵染。
湿度越高对病害越有利,但雨水太多或连续降雨又对病害不利。
02 发生规律
蚧壳虫虫体小,繁殖快,1年繁殖2~7代,虫体被厚厚的蜡质层所包裹,防治非常困难。介壳虫种类多,危害周期略有差异,一般3-10月均可见介壳虫危害,5-8月为危害高峰期。
七、木蠹蛾
木蠹蛾幼虫活动期为3月即开始活动危害。低龄幼虫喜群集,并在伤口处侵入为害,侵食皮下韧皮部。随着植树造林活动的开展,城市绿量不断增加,木蠹蛾危害日趋严重,而且世代重叠,给防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何进行科学防控,已成为广大林(果)农普遍关注的问题。

01 危害症状
木蠹蛾幼虫蛀食阔叶树树干及根部,一般都是先从枝干开始危害,然后再慢慢向主干及根部转移,常几十乃至几百头群集在蛀道内危害,而且蛀道相通,造成千疮百孔。所以被木蠹蛾幼虫危害的苗木一般都是枝叶先表现出枯萎干枯的现象,然后才会在枝干及主干上发现排有虫粪的虫孔。这些虫孔所排出的物质看着就像是木屑混合着黏液一起出来的,这是和其他的蛀干害虫危害时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最为明显的区别。
02 发生规律
木蠹蛾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如东方木蠹蛾、小木蠹蛾);老熟后入土化蛹(如榆木蠹蛾、蒙古木蠹蛾)。在树干内化蛹的茧均以幼虫所吐丝质与木屑等缀成,在土壤内化蛹者则与细土缀成,茧颇厚、韧。

注:文章来源于个人图书馆(ID:深海之星ccpsl0), 仅代表原作者意思表达,仅供学习与分享、关注,不用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文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告知小编,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市政等干货内容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