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污水直排红水河还伴有难闻的臭味,现在很快就整治好了,我们的生活舒适多了!”家住广西来宾市兴宾区河西片区新城小学附近的居民纷纷为红水河畔的变化点赞。这也是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在自治区纪委监委驻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推动下,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积极开展集中整治全区生态环境领域行业性系统性突出问题和纠治打着环保幌子搞“一刀切”问题工作,全力推动办好民生实事,切实解决群众“家门口”生态环境问题。
现场督导,坚决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
自治区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部署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重点围绕规模化养殖污染扰民问题、企业排污或项目建设引发纠纷、个别地方黑臭水体整治效果不牢固等6个方面30个具体问题,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地抓好工作落实。
全程督导,推动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生态环境问题。今年5月,南宁市邕江大桥旁江中流出大量疑似黑污水,引发网络舆情。针对这一情况,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迅速响应,厅领导先后赶赴现场指导做好处置工作,同时督促有关单位研究建立排涝管理、加强和规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等,有效消除群众误解和疑虑。
武鸣河是邕江主要支流之一,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增多以及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导致大量污水直排,武鸣河多个河段存在不同程度黑臭,周边群众反映强烈。
为深入整治武鸣区黑臭水体问题,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切实抓好武鸣区中南线污水管网建设,厅领导多次带队深入武鸣区黑臭水体整治现场,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南宁市武鸣区按照“一厂两线四站四河”的治理思路对武鸣河支流开展系统治理,武鸣河各项污染物指标下降明显,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附近居民纷纷拍手称好。
“养殖场臭气熏天、污水随意排污,周围群众苦不堪言……”很长时间以来,养殖场一直面临着臭味扰民的问题,严重影响群众正常生活。针对藤县天平镇安利猪场和三顺养猪场废水直排灌溉以及百色市右江区牧原养殖场、河池市宜州区洛西镇孟村养殖场臭气扰民问题,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领导多次下沉督导帮扶,现场指导企业升级污染防治设施和优化防治技术,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切实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消除养猪场臭气扰民问题。
为进一步推动整治工作走实走深,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还派出工作组开展常态化现场检查,将集中整治问题列为自治区领导分片督导、生态环境保护交叉执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等工作重点内容,多措并举督导推动整治工作。截至目前,30个行业性系统性突出问题具体问题均已完成整治。
以点带面,重点推进“小切口”黑臭水体问题整治
近年来,由于部分地区老旧城区市政设施老化破损、新城区市政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速度,造成部分区域生活污水收集不全面,渗漏、溢流、直排形成黑臭水体,周边群众“开门可见”“开窗可闻”,对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北海市的蚂蟥沟就曾是一片“臭水塘”。过去,由于周边市政管网雨污分流不完善,大量雨水、海产品加工和生活污水汇入积聚形成多处臭水塘,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以前这里就像是垃圾场,水体发黑有异味,岸边长满杂草,真的很臭!”家住北海市海城区红坎村的林德初对此苦不堪言,这里也成为他每次经过都要紧皱眉头、捂着鼻子绕道走的“臭水塘”。
倾心为民办实事,解民忧。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高度重视蚂蟥沟黑臭水体问题,多次会同自治区纪委监委驻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纪检监察组高频调度、精准指导。北海市委、市政府将蚂蟥沟黑臭水体整治列为重要民生工程,全力以赴推进问题整改。
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和生态修复、疏通排水等实施系统整治,昔日臭水塘俨然变成美丽的“湿地公园”。每天到蚂蟥沟旁的昆明路口袋公园散步,成为附近居民茶余饭后的一种休闲娱乐。
为推动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专门将北海市海城区蚂蟥沟、防城港市港口区东湾三号箱涵沟渠、玉林市玉州区牛尿圳黑臭水体问题列为“小切口”整治内容,以点带面推动解决全区黑臭水体问题。截至目前,3个“小切口”黑臭水体问题全部完成整治,惠及群众8万余人,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据了解,在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中,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结合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潜在风险案例整治,把与黑臭水体整治密切关联的问题,新增纳入全区生态环境系统行业性系统性突出问题的问题清单,进一步压实整改责任,加强监督帮扶,确保取得良好实效。
持续发力,纠治打着环保幌子搞“一刀切”
日前,在玉林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监控中心,工作人员仅需在无人机飞控平台预设巡航路线,即可实现“一键巡检”和工单处置闭环管理,无人机携带灵嗅Mini2环境空气监测仪器,与视频监控等设备相互配合,实时传输空气质量数据和视频图像。
通过智能分析平台,工作人员对各污染物数据以及对应的视频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一旦发现污染物异常值,便能精准找到污染源,快速联动并及时整改。
玉林市生态环境局利用无人机精准出击、实时监控,实现了从“人防”向“信息化技防”和“人防”共同发力转变,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执法力度,有效防止因个别污染源导致采用大面积“一刀切”大气污染防控响应,避免了在重污染天气期间不考虑实际情况就要求企业停工停产的情况。
结合优化环评审批,纠治“一刀切”问题,用心用情纾困解难。今年以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以召开座谈以及组织专家、技术团队赴实地帮扶等形式,先后帮扶广西华友新材料有限公司及相关公司做好环境问题整改,指导企业绿色发展、项目环评审批等工作。同时印发《2024年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环评服务方案》,召开30余次重大项目环评工作推进会、17次环评审查专题讨论会,开辟绿色通道,持续优化审批流程,截至11月底,全区共审批2805个建设项目环评,涉及总投资5735.7亿元。
为深入推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今年8月,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还修订印发《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纠治打着环保幌子搞“一刀切”问题专项工作方案》,同时派出8个帮扶组全覆盖开展抽访走访,重点督导各地上下贯通开展“一刀切”问题纠治。
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主任樊德明表示,下一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持续推动健全跟踪帮扶、日常监管等常态长效机制,举一反三强化突出问题排查和整治整改,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