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耀北大荒】老一辈北大荒人创业故事(八)杜俊起:此生扎根北大荒,值得!

文摘   2025-01-24 17:03   黑龙江  



杜俊起,1935年出生于天津市津南庄高庄子乡,如今已是耄耋之年。回忆起在北大荒度过的岁月,一幕幕画面如同电影般在他眼前重现:“这里承载着我的青春与热血,那是我一生都难以忘怀,并深感骄傲的时光。我由衷地觉得,在我最好的年华奔赴北大荒,是我一生都值得骄傲的选择。”

响应号召

毅然奔赴大荒梦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第一个五年计划刚刚开局,可粮食短缺的问题就像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压在所有人的心头。为了能让老百姓填饱肚子,党中央下定决心要开发荒原,把发展农业、多打粮食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

就在这时,毛主席作出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指示,号召广大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当时我在天津市津南区高庄子乡工作,小时候家境贫寒,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后来土地改革,我才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当时我就想,到了我报答党的恩情的时候了。

当听说北京已经组织了第一批青年志愿垦荒队去北大荒搞建设的时候,我心里就像燃起了一团火,怎么都按捺不住。我就琢磨着要去北大荒,为祖国献出一份力。于是,我立马写了一份申请书,递交给天津团市委书记,恳请组织组建天津青年志愿团队,并批准我作为一名垦荒队员。我怕申请不被批准,后来又连着写了两封信,盼着领导能答应我的请求。

终于在1955年7月20日,天津团组织决定组织青年志愿者,我写的那份申请书还登上了《天津日报》。消息一传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有八九千名天津青年报名,都想去北大荒大展身手。

不过,北大荒那地方挨着边境,情况特殊,所以对志愿者的要求也是相当严格的。当时有五个硬杠条件:自愿参加、家庭历史清楚、身体健康、父母同意、家庭有剩余劳动力。最后经过层层筛选,选出了272名优秀青年,成了天津市青年志愿垦荒队的队员,分两批次来到北大荒开发建设。我有幸被选上,还在第一批队员里担任副大队长。

我的母亲是一个要求进步的人,得知这个消息后,她虽然支持我,但眼里却闪着泪光。她白天忙完了工作,晚上连夜给我缝棉衣棉被,没白天没黑夜的熬了好几个通宵,双眼都布满了红血丝。我感动地接过母亲为我准备的衣物,踏上了垦荒的征程。

扎根荒原

共历艰苦岁月

刚到北大荒的时候,我真是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一眼望过去,全是空旷的原野,连个人影都看不到,根本就没有路,更别说房子了,只有望不到边的大草原和一片片沼泽地。野兽还到处乱窜,狍子一群一群的,在草原上蹦来跳去,还有狼和黑瞎子时不时地冒出来。但是既然来了,就没想着打退堂鼓。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把这片荒原变成能种粮食的良田。

为了建家园,我们顶风冒雪,采伐木材。伐木时脚被冻麻了,就对着大树踢几脚,肚子饿了就啃一口揣在怀里的窝窝头,渴了捧口雪吃。晚上睡觉经常被冻醒,呼啸的西北风一个劲地往地窨子里灌,雪也不停地飘进来。没办法,睡觉时也得穿着棉衣棉裤,戴着狗皮帽子蒙上棉被。早晨起床时,哈气把棉被冻成一个硬壳,根本叠不了,把被子一卷,就上山伐木、运木材去了。

上山伐木、运木要到七八十里外的萝北县肇兴镇黑龙江边,路不好不通车,只能跟着马车慢步小跑。

由于没有防冻常识,垦荒队员们进了大车店就烤火,结果两个耳朵都起了大燎泡,脸上黑一块紫一块,有的垦荒队员手脚冻得又红又肿。

在此期间,发生了太多让人痛心的事儿。北京来的医务队员马勇,有一回下班的时候赶上刮风下雨还打雷,结果被雷击中牺牲了,我们心里别提多难受了。还有一回,我们在菜窖里储存大萝卜,结果菜窖突然塌陷,我老伴儿旁边有个人脖子被扎了,现在想起来都后怕。

我记忆最深的是1957年的春天,那时北大荒的天气变化无常,刚播下的5000亩黄豆长势喜人,大家望着茁壮的小苗,想到了丰收的情景。

但是有一天,大雨滂沱并夹杂着大冰雹,瞬间,5000亩黄豆被砸光,我们迅速从家里、宿舍、办公室飞奔到地里,看到满地的冰雹豆叶被雨水冲成堆,有的队员号啕大哭,有的沉默不语,有的低头叹息。

不是队员们感情脆弱,你可知道从开荒到播种是多么不容易。冬天挨冻受饿,春天开荒整地,播种时不知摔了多少个跟头,划破了多少块皮肉,战胜了多少蚊虫叮咬,野兽的骚扰,吃的住的什么困难都克服了,却眼看着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孕育出的豆苗毁于一旦。

我们立即查看灾情,并向上级党委作了汇报,同时动员党员团员要振作精神,团结起来,向自然灾害做斗争,党支部作出了毁苗重种的决定,队员们一呼百应,擦干眼泪,勒紧腰带,在没有任何机械的情况下,几十个人仅用了三天三夜就将5000亩黄豆又播种上了,到了秋天大豆喜获丰收。

虽说日子过得苦,但队员之间的感情却越来越深。为了缓解思乡之情,我们还组织了不少活动。在这荒原上,生活也变得越来越有意思,看着荒原在我们的努力下,一点点发生着变化,我感到一切都值得。

见证变迁

传承北大荒精神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看着北大荒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心里感慨万千。

想当初,北大荒到处都破破烂烂的,住的是简易窝棚、草房子,一下雨,路上全是泥,车根本走不了。现在,再看北大荒,高楼大厦一栋栋地建起来,水泥路修得又平又宽,车子在路上跑得顺畅,各农场也是一片繁荣的景象,大家都争着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好。农业生产变化就更大了,以前种地全靠人力,拿着小镰刀,一锄一镰地干,现在实现了机械化。我们现在住着舒服的楼房,开着车去地里干活,农机具还有专门的地方管着,种完地就能回到城里舒舒服服地歇着。

我在共青农场待了许多年,对这儿早就有了深厚的感情,就算退休了,也舍不得闲在家里。后来我就想,得把那段艰苦又光荣的历史讲给更多人听,让他们知道北大荒精神,把北大荒精神传承下去。

于是我就开始到处去收集资料,到天津市档案馆、天津日报社等地方,找照片、翻文献,费了好大劲儿,才把那些关于北大荒的珍贵资料一点点地整理好。然后,我就用这些资料,讲我们当年是怎么在这儿开荒的,怎么克服困难的。

如今,我已经开了1000多场次讲座。虽然我身患癌症,已经手术了7次,但是每次站在讲台上,看到下面的人被我们的故事感动得掉眼泪,让孩子们深切体会和传承北大荒精神,我心里就特别满足,觉得自己做这些都值得。

现在,北大荒已经成为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的“排头兵”,成为祖国的“大粮仓”,我打心眼里高兴,也盼着它能越来越好。我希望后来的人能继续把北大荒精神传承下去,让这片土地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创造出更多的辉煌。

北大荒是我一生的眷恋,我在这儿度过的每一刻,经历的每一件事,都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上,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此生来到北大荒,扎根北大荒,宣传北大荒,将我这一生奉献给北大荒,值得!




口述:杜俊起

整理:孟禹汐

图片:张永刚

平面编辑:赵阳

统筹:张永刚

监制:刘晓雨

识别二维码浏览

北大荒日报

精彩链接




微观北大荒
传递北大荒信息、展示北大荒形象、提升服务功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