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和社区居民打了小半辈子交道的社区民警,张海霞用22年时间,始终坚持在一件件“生活小事”里办好“民生大事”,用平凡的微光照亮社区灯火,用温暖的力量守护一方安宁,用坚定的初心使命诠释着她心中人民警察最真实的模样。
转战110指挥中心、刑警支队、禁毒大队、人民路派出所等多个岗位;扎根社区,服务于游东社区、东方社区、建设社区、文明社区等多个社区群众……从朝气蓬勃的文职警员“小张”,到社区群众笑脸相迎的社区民警“张大姐”“海霞闺女”,张海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22年。虽说每天围绕的都是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琐事、杂事,每天面对的都是普通的群众,但张海霞始终将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耐心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需求、化解矛盾纠纷、加强治安巡防……她把自己同社区融在一起,与社区居民面对面、心交心,用群众满意度打造紧密的警民关系,成为群众眼里的“贴心人”。
2015年,张海霞被调整至人民路街道文明社区。这里半数以上是出租户,人员复杂、流动性大,矛盾纠纷不断,治安案件频发。
在这样一个社区扎下根来,既锻炼人,更考验人。
每天从早到晚,辖区“小事”不断。沿街门店出现的纠纷、噪声问题积累的矛盾、堆放杂物引起的争吵……“群众身边发生了烦心事,就期待有人来帮忙解决。作为服务一方居民的‘平安管家’,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服务辖区百姓、全力守护平安。”初来乍到的张海霞很快摸准了解决问题的“脉门”。
她白天入户,每天走访30户;夜晚开展治安巡逻,调解矛盾,治理环境,服务居民……日子一长,只要她的身影出现在居民小区,身边便总会围拢找她办事的群众,张海霞总是以真诚的笑脸对待每个人,认真回应群众的每一桩诉求。
文明院有位独居老人余老太,利用自家平房把头的优势开了家小商店谋生,看到张海霞走访就将她拉到一旁吐露了一件烦心事:“我夜里总感觉有人趴我家后窗户,怪吓人的……”张海霞当即记在心上,不仅加强了夜间巡逻,还连续几晚来到老人家中陪她一起“抓贼”,直到确认无事、老人不再疑神疑鬼彻底安了心才结束了“陪伴”。
“她每天都来我家看看,冬天水管冻裂、邻居家养狗扰民都是她帮着解决的。我前些年生病住院,她还帮我看店,没事就来医院看我,比我的亲闺女都亲啊!”老人逢人就细数“海霞闺女”的好。
在意每位居民,留意每个细节,用心用情解决好每件“身边事”……张海霞用自己摸索总结的“四勤四心”海霞群众工作法(即勤走、勤问、勤记、勤听,真心、热心、细心、耐心)不仅打开了工作局面,更赢得了民心。如今的文明社区,特别是文明院面貌焕然一新,成了名副其实的“文明”和谐大家庭。
基层社区,“小事”不少,但“小事”连民心,更关大局。
张海霞的手机上有1300多名好友,都是因工作添加的基层群众;有30多个微信群,解决的也都是群众的大事小情。
每天清晨,张海霞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信,将“网格工作”“群防群治”等微信群挨个看一遍。“晚上临睡前还要把微信群再‘扫一遍’,看看有没有啥大事小情,也方便寻找工作线索、厘清工作思路。”张海霞笑着说。
2021年3月的一天夜里,微信朋友圈一条信息引起了她的注意。“网贷害人不浅,咱们走着瞧!”这条信息来自辖区群众老耿的朋友圈,张海霞心里不由“咯噔”一下。原来,就在前几天,她入户走访时恰逢老耿和儿子因网上借贷问题闹矛盾,虽然事情暂时得到平息,但她一直留心关注着。这条信息让她绷紧了神经,第二天一早便匆匆赶往老耿家。
经过一番沟通,老耿才说出要去上海某网贷公司总部来个“鱼死网破”的打算。张海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说服他放弃使用极端手段。老耿还清借款后第一时间找到张海霞,哽咽地说:“张警官,谢谢你!当初如果没有你的劝阻,我们家也许就毁了!”
一起可能引发的民转刑案件就这样被消灭在了萌芽里,但也为张海霞敲响了警钟。她创新性地开展“小手拉大手进校园”等反诈宣传活动,全年开展反诈讲座30余次,受教育人数3万余人次;采用“入户滴灌宣传法”,点对点将反诈宣传资料发放到辖区居民家中,并与辖区各店铺、机关单位、学校等签订《反诈承诺书》,累计发放反诈宣传资料5000余份;针对上班人群开展“互联网+社区警务”工作,每日将警情通报、各类防范知识推送到30多个微信群,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安全知识普及到各个行业场所……
一项项举措、一组组数据的背后,体现了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张海霞所在的辖区发案率逐年下降,2023年至今未发生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社区警务工作千头万绪,但说到底都是为民服务、为民办事。
在文明社区,大家都说居民老闫“苦尽甘来”,是个“有福的人”:三个孙子孙女都有出息,其中老大当教师、老二读研究生、老三当兵。可老闫却说:“我这福气都是‘海霞闺女’给的!”
原来,老闫的儿子多年前撇下三个孩子离家出走,音信全无。老闫和老伴两人辛苦拉扯孙子、孙女,生活举步维艰。此时,恰逢张海霞来到文明社区担任社区民警。走访入户时与这家人结识后,老闫一家就成了张海霞时常走动的“亲戚”,她不仅为老闫申请了低保,大事小情也都积极出主意想办法。
2022年春节前夕,老闫的老伴病情加重。弥留之际,老人拉着张海霞的手呢喃着想见儿子最后一面。“放心吧,我一定让您儿子来看您!”张海霞郑重承诺。
张海霞发现老闫的儿子曾在福建有过报警记录,辗转联系到了小闫。“这么多年你一走了之,没有尽到为人子的孝道,也没有尽到为人父的责任。可是你的父母没有怪你,把你的孩子养育得很好。现在你的母亲病入膏肓,唯一的念想是想见你一面……”电话里,张海霞的一番话让小闫哽咽了,他答应尽快回家。
那一年的春节,一家人终于团圆了。老母亲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儿子,含笑告别了人世。“我们一家团圆了,我老伴的心事也了结了,现在的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这都要感谢‘海霞闺女’!”老闫由衷地说。为了表达对“海霞闺女”的感谢,老闫成为社区“好邻居流动哨”义务巡逻队的骨干,积极参与到社区的共建共治中。
2023年2月,以张海霞名字命名的“海霞警务室”挂牌成立。张海霞全年开展义务巡逻700余次,辖区呈现出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度高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多年来,张海霞用真情、真心、真为、真绩默默书写着“全心全意保民安”的庄严承诺,先后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先进个人、自治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2023年被评为自治区最美基层民警,2025年1月10日获评2024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
终审|师培兵
审核|石卓杨
编辑|杨 洁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