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阳剪纸:方寸之间,纸上飞花!

文摘   2025-02-06 11:01   山西  


“一剪之趣奇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剪纸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感和艺术享受。尤其是在春节期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大阳剪纸更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大阳剪纸源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明清,明嘉靖年间,礼部尚书裴宇有个女儿,自小聪慧异常,熟读儒家经书,知书达礼,在女红上更是巧夺天工,闲暇时间用纸作样,剪些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人见人爱,下面侍女见之,争相效仿,随后由官家逐渐流传民间,这便使大阳剪纸流传至今。


大阳剪纸作品风格浑厚苍劲,线条流畅,手法简约,展现了北方流派的粗犷、雄壮、简练、淳朴的风格。作品题材更是广泛多样,包括人物、花鸟虫鱼、亭台楼阁等,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剪纸艺术讲究“形似”与“神似”的统一,大阳剪纸艺人在细节上花费心思,如眼睛、嘴巴和舌头等部位的细致剪裁,体现了高超的技艺水平。


大阳剪纸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它通过精巧的剪纸作品,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在大阳古镇,每逢年节、乔迁新居或婚嫁吉日时,家家户户的女眷们便会献上剪纸技艺,以示对美好生活的祝福,这种习俗体现了当地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历史悠久的大阳剪纸,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多样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研究泽州社会史、风俗史的重要材料。


来源:漫旅泽州

编辑:泽小睿



今日泽州
感谢您关注今日泽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开创古韵泽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美丽富裕现代化新泽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