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没有“安全季”
冬天也不能大意
冬季天气变冷
温度偏低
看似河沟坚实的冰面
其实危险异常
极易造成溺水事件的发生
在此提醒家长和孩子
不要到河边、湖边溜冰、嬉戏
防止发生滑冰溺水事故
1.初冬时节,由于冰面还未冻实,人在冰面行走、奔跑或滑行时,冰面很容易断裂而发生危险;
2.冰面承重能力用肉眼无法准确判断,如果冰面被积雪覆盖,更难判断冰面情况,在伸出脚试探冰面时,实际上已经游走在安全的边缘;
3.冰水寒冷,一旦落入冰窟窿中,施救难度大,溺水死亡率高;
4.在流动河道上结冰的冰面,由于河水水位会随着水量的大小发生变化,冰面下会形成2~3厘米的“真空”,看似坚固的冰面其实隐藏着危险。
1.加强对孩子的监护,不准私自或与同伴到冰面上玩耍、滑冰。
2.不去无安全设施如池塘、河流、水库以及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戏水、滑冰。
3.见到有人落水或掉入冰窟时,不可贸然施救,应高声呼喊成年人相助或报110救护。
4.野外水域冰冻的冰面情况不明,千万别凭经验判断冰是否结实。
5.如果想溜冰,就去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正规冰场,一定不要溜“野冰”。
6.在初冬、早春季节,不要在冰面行走、奔跑或滑行。因为此时冰面还未冻实或冰面已经开始融化,冰面很易断裂而发生危险。
7.不到设有“禁止下水(游泳)”标志的水域附近玩耍。
8.不到河塘、水库等危险的水域冰面上行走、玩耍、滑冰等。
1.不要惊慌,一边大声呼救,一边攀住冰缘,避免身体沉入冰水之中;
3.双手及双臂不要胡乱拍打,这样会使冰面断裂的面积加大;
4.细心观察四周破裂的冰面,找到冰面最厚且裂纹少的部位;
5.身体靠近冰面最厚部位的边缘,双手伏在冰面上,双足打水,使下半身浮起,全身成一条直线,然后用手肘爬动,使全身逐渐离开水面;
6.离开冰窟窿后,不要立即站立,以防冰面承受重量过大而再次断裂,要卧在冰上滚动或爬至岸边再站立。
让我们再温习一下防溺水“六不”原则: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成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游泳。
来源:平安临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