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球之路的艰辛与付出,
转职业之后5年的起起伏伏,
31岁的个人首冠。
眼前这个冠军,她的心情有点复杂。
夺冠
比赛到了最后时刻。
通过直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正准备进攻18号洞果岭的球员身上——她是今天最有希望争冠的选手之一。
李冬梅打出一个左曲,小球落入果岭左侧长草,切杆后,她为自己留下一个2码下坡推。随着推击,小球落入洞中,李冬梅三轮比赛的总成绩定格在202杆(-14),是场上唯一三轮比赛均交出“6”字头的球员。
在经历漫长的沉淀与修习后,李冬梅在2024年8月的起点中巡北京天星站,赢得了自己的首个高尔夫职业赛事冠军。
刚从赛场下来时,她有点难以置信:“推完最后一推,我们(这组)结束了往下走的时候,摄影师说我是第一。我是第一吗?我确实挺不敢相信的。”
面对这次来之不易的夺冠,她心情也有些复杂:“沈弘毅打得很好,没有想过他后面会失误。之前碰到这样的青少年,我的状态可能会有些摆烂,因为我觉得他们真是打得很好、很强。”
透过年轻的球员们,李冬梅仿佛看到过去的自己,也是朝气蓬勃而坚定的姑娘。她暗暗期待这些小花们能早些绽出光彩,站上荣耀的舞台。
选择
不仅是对于这场比赛感到心情复杂,对于高尔夫的感情,她也是爱恨交织。
17岁的时候接触高尔夫,26岁的时候转为职业球员,31岁夺得个人首冠。李冬梅在高尔夫这条赛道上的步伐不算快,但却以不凡的耐心与毅力,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彼时她选择高尔夫的原因没有多么励志,也没有多么戏剧。起初,或许是一抹不经意的赌气情绪悄然作祟,但随后,一个更为实际的理由占据了上风——面对学球初期不菲的投入,李冬梅意识到放弃不仅意味着对过往努力的否定,更是对自我潜能的一种辜负。这份对成本的珍视,驱使她做出了继续前行、深耕高尔夫的决定。这一选择,虽始于现实考量,却最终引领她踏上了一条充满挑战与成长的非凡旅程。
困境
在业余赛场上,李冬梅曾因独来独往而显得有些孤独。有时,她会独自踏上球场,享受那份静谧与自我挑战的乐趣。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她开始参加业余巡回赛,尽管这在后来因教练身份的限制而被迫中止。
除了参赛受限,李冬梅还面临了更大的困境——伤病,这是绝大多数运动员逃不开的经历。左髋部的严重受伤,让她的身体几乎无法承受任何重量,连日常行走都变得困难。面对这样的困境,回想起自己为高尔夫所付出的时间、精力与金钱,但放弃的念头似乎是对过往所有努力的极大浪费。
所幸,可能是因为对高尔夫的一点执念,李冬梅坚持下来了,她决定尝试左手挥杆,通过购买一套左手杆并坚持练习两个月,不仅克服了因伤导致的身体限制,还意外地找到了另一种挥杆方式。然而,这段经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恢复后右手动作出现了变形。
2019年,李冬梅出于现实的考虑,转为职业球员,但转职业后的道路磕磕绊绊,让她又爱又恨。
在转变职业身份之前,李冬梅对进入职业领域需要面对的种种变化并没有深刻的理解。在她看来,职业高尔夫似乎只是日常打球的延伸,不会给自己带来更多负担。
然而,踏上职业道路后不久,她便意识到现实与预想的差距。
由于职业化的要求,李冬梅发现自己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在训练和比赛中,而与此同时,由于初入职业领域,比赛成绩的不稳定也影响了她的收入,使得她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
特别是在第一年,由于缺乏职业比赛的经验和信心,李冬梅在与其他职业选手的比赛中中表现得尤为挣扎。她发现自己不仅技术上难以匹敌对手,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导致成绩远不及预期。尤其是在面对重要比赛或关键时刻时,这种缺乏信心的状态更是让她倍感挫败。
“就是打得特别差。因为内心是很焦虑的。像我平时随随便便打个 70 多杆,打比赛的时候却感觉 70 多杆太难了,动不动就 80 多,我觉得高尔夫怎么这么难呢?”
转折
李冬梅职业生涯的转机是在女子中巡厦门站的一场比赛。“我打进了前十,真的非常意外,自己能打进前十了!”她回忆道。当时的女子中巡赛的裁判长还是鼎鼎有名的冯力源冯老师,李冬梅走上发球台前他说:“噢,冬梅你不要紧张,保证第一个球一定要开出去,有直播。”不知怎的,这句话李冬梅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
就是那一场比赛,在细细琢磨对手的竞技状态、对比自己的赛场表现后,她觉得自己又可以了。
同场竞技的还有张芸杰和殷若宁,她们在赛场上几乎看不到任何明显的情绪波动。这种超乎寻常的冷静与专注,是李冬梅未曾预料到的,以至于几乎感觉不到她们是在进行一场紧张激烈的比赛,反而更像是在进行一场日常的训练。
这种情绪上的平稳让李冬梅有了一些感慨,她意识到自己曾是一个在打球时容易急躁的人,情绪波动大,难以保持持久的专注和耐心。然而,自从有机会与这些顶尖球员同组竞技后,她的心态也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她不讨厌失败,她只渴望进步。
如今,一场场比赛沉淀下来,李冬梅已经能够以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比赛中的挑战,她已经适应了这种竞技的这种状态。这种转变,无疑是她职业生涯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她不断向顶尖球员迈进的重要一步。
将绽放
李冬梅在谈到参赛时总显得很积极:“太卷了,但我愿意跟着一起卷,我喜欢跟她们一起比赛,这让我觉得自己很年轻”
对李冬梅而言,在起点中巡抑或是女子中巡,她总是选择以自己的节奏稳步前行,虽不快,心中却一直有着股细水长流的力量。从过去十几年的漫长训练,到勇毅而坚定地拼搏闯荡、一往无前地接受挑战——她从未言弃,从未停步。
这一次,李冬梅凭借实力揽住属于自己的冠军光环,这喜讯令她再度被“我可以”的温暖力量充满。起点中巡的胜利对她不再仅仅是一张获奖证书那么简单,它是给过往努力的认可,是向未来可能性的展望。
李冬梅在起点中巡这座舞台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芒,而这份光芒背后,是她对更高远天空的深切渴望。在女子中巡、在未来的更多赛场,一切变得皆有可能。
她也不忘满怀激情地呼吁,希望年轻球员们能够勇敢地登上大赛、迈出国门,去世界的舞台上探索、学习、成长。将起点中巡视为一段辉煌旅程的起点,让每一次出发都充满对未知的向往。
走在高球生涯的长路上,默默训练、试错、磨合、提升占据了球员们赛场下的多数时光,绿茵场取得突破的背后,藏着只有自己知晓的艰辛与坚持。但她们行过的每一步都不应被忽视,正是这些经历,让她们在热爱的领域中拼尽全力。
记者问她:“如今的你会怎样对待未来的赛事、对待高尔夫这项运动?”李冬梅平静而现实地答道:“因为有教练这一主职在身,参赛的时间成本和开销是我必须平衡的要素,我会选择把比赛排在后面。但是高尔夫,早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