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
很多中原汉族人
因战乱频发、时局动荡
被迫背井离乡
在南方形成了一个汉民族支系
客家民系
他们聚族而居、繁衍生息
建造了众多独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位于韶关市翁源县江尾镇南塘村的
湖心坝民居群
就是客家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
《广东印记》之《湖心坝民居群》
将带你走进湖心坝民居群
领略别样的客家建筑文化
据湖心坝《仁川沈氏族谱》记载,沈氏先祖于明朝正统年间从福建来到湖心坝安居创业。
明清时期,湖心坝所在的南塘村一带,水路通达、田肥土沃,是翁源北部地区的重要商埠和“粮仓”。
湖心坝旁的仁川河
沈氏一族靠经商富裕起来后,开始买田置地,兴土木、建围楼,聚族而居,开枝散叶。经过一代代沈氏族人不断扩建,湖心坝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客家民居建筑群。
湖心坝民居群位于仁川河畔,坐西南向东北,占地10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
如今,这里保存着共59座明、清时期建造的客家围楼,其中32座的主体结构和艺术特色,仍保持着历史原貌。
湖心坝民居群
湖心坝围楼建筑鳞次栉比、高低错落,形成了楼外有楼、楼中有楼、前呼后应的独特景观。
公鸡报晓
这些古围楼的建造材料来自就地取材,青砖卵石砌筑外墙,土坯砌内墙,覆灰瓦,造型极富客家民居建筑特色。
推开古老的大门,仿佛穿越了500多年的时光,围楼里雕梁画栋、飞檐斗拱,门楼厅堂、窗棂屏风刻着龙凤呈祥、山水人物等图案,样式丰富、相互辉映。
围楼木雕
围楼天井
湖心坝民居群宛如一幅田园“清明上河图”,铺展在奇峰脚下、绿野之中。
如此庞大的客家民居建筑群,在粤北客家古建筑中颇具代表性,被誉为“粤北客家第一村”。
其中长安围、外翰第、大夫第、三门楼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湖心坝民居群
长安围,又称厅下围,是湖心坝民居群中面积最大、历史最为悠久、保存较为完好的围楼。
长安围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呈半圆形布局,水塘与房屋阴阳相生,共计有九厅十二井,围内中央是深邃的五进式永初公祠,两边是108间两层居屋。鼎盛时期,长安围内居住了三四百人,可谓人丁兴旺。
长安围
仁川河畔,一眼半月塘、一方晒谷坪,湖心坝人族居于此,外可御敌、内利团结,躬耕于此,自得其乐,客家传统文化,就在这坚实堡垒的守护下代代流传。
客家人历来有“耕读传家”“重教兴文”的传统,正是因为这些优良传统的孕育,以致湖心坝沈氏家族人才辈出,自明朝天启年间至民国时期,读书取得功名者高达252人。
留下了“万历有甲子,世上无青天”“圣旨牌坊”“文魁举人”“奉政大夫”“军政司马”等名人故事。
旗杆石
在湖心坝民居群中,围楼的命名带“第”“轩”“堂”“斋”等字眼的,多是考取功名、领有封诰的官宦之家,或是书房、私塾。
外翰第
现存的仁川社学,俗称文昌楼,是仁川沈氏宗族孩童的启蒙学校,由沈师元等人于1875年建造。整座学校分为前、中、后三体式建筑,全部用河石、灰沙砌筑。校门两旁有一副花岗岩石凿刻的对联,道出了这间学校的办学宗旨、期待后辈成材的愿望:
仁原静以乐山,当前挹秀
川自盈而放海,预兆登科
仁川社学
近年来
伴随美丽乡村建设与
古村保护工程的推进
外出的年轻村民又纷纷回到了湖心坝
他们利用古围楼
做民宿、开餐馆,发展全域旅游
修葺一新的湖心坝民居群
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