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首个零能耗建筑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八家户路,由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建设,建筑面积1130平米。项目遵循“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的原则,集纳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新风热回收、建筑能耗监测、智能控制、装配式结构、设置气密层等23项高科技节能新技术。
2024年12月5日12时,室外温度零下6℃,位于西八家户路的新疆首个零能耗建筑室内墙上的温度器显示为24℃。这里的热能来源于地表下150米深的浅层地热能。
主动节能,让房子“绿起来”
向天“借”电、向地“借”热。在冬季采暖期,这座1130平方米的房屋可以借助太阳能、地热能及空气能可再生能源实现全屋用电、供热自给自足。
除去建筑自耗电能,房屋每年可发电1121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3吨,减排二氧化碳34.32吨。
建筑产能≥终端能耗,实现了真正意义的“零能耗”。经过7个多月的运营,这座具有示范意义的智慧建筑其本身的可再生能源产能已完全大于建筑的全部用能。
外面的冷气进不来,里面的热气出不去,如何让房屋一年四季温暖如春呢?这座外观并不起眼的三层小楼应用了23项“黑科技”技术。
新疆首个零能耗建筑于2024年4月18日投入使用,采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双能源系统,为建筑提供冷、热能源,通过余热回收系统对新风进行预冷预热,提升空气品质。
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设计事业部总建筑师谷成说:“考虑到温度越低,空气源热泵耗电量越大,冬天便采用地源热泵供暖,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就考虑到新疆的气候条件,两种供热方式交替使用。”
什么是浅层地热能?这是指蕴藏于地下200米以内的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的热能,具有分布广、储量大、可再生及就近利用等优点,主要可用于建筑取暖制冷等方面,是一种更“干净”的清洁能源。在一楼能源站机房,冷热源设备整齐排布,数十条供回水管道纵横交错。
“地源热泵系统,通俗理解,就是将土壤当做一个容器、一个储热体。”谷成说,地源热泵就相当于是一个“搬运工”,夏季将室内热量吸收,通过管道储存到地下土壤中,冬季再将热量“取”出来,实现冬季制热、夏季制冷。
地热能“藏”得这么深,如何把它发掘出来为人们所用?“整个地源热泵系统的建设,有点像‘挖井’,需要将地下的热量通过井道导入到供暖系统中。”谷成说,在施工过程设置了15口井,直径在15厘米,深度约150米,然后再插入管子,并在管子里注水,使之循环。同时还会设置温度传感器,监测土壤温度。当监测温度与土壤原始温度出现较大偏差,可进行空气源热泵系统补热。
项目设置了分布式光伏微电网系统,屋顶和南立面都安装了发电玻璃。夏季,由于光照充足,建筑每天可发电300余千瓦时,富余的绿电可以为周边建筑和电动汽车灵活供电,冬季受气候影响,每天可发电100余千瓦时。
被动节能,给房子披件棉袄
项目通过外墙保温系统、密封性处理、无热桥节点设计等技术,尽量减少热交换。该栋建筑外墙采用保温隔热、节能效果更好的保温层,传热系数仅为传统建筑的三分之一。门窗和墙体的每一处接缝,也都贴上了防水隔汽膜、防水透气膜,提高建筑气密性,从而让室内外完全隔绝开。
谷成说:“窗户、墙体、门设计的时候都有秘诀,就像是给房子披上了件棉袄,达到被动节能的良好效果。”
传统的房屋在有一定气压的情况下,每小时换气次数一般在2次到3次,而零能耗建筑换气次数为1次。换气少了,保温性自然大大提高。除此以外,无热桥也是节约能耗的一个重要因素。“热桥”,顾名思义就是热量传导时走的桥梁,热桥常常出现在门窗连接处、砖质墙体与混凝土楼板连接处,无热桥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通过适当添加绝热层,阻断不同材料连接处的热桥。
这样的建筑会不会比较憋闷?室内的温度、气流如何调节呢?谷成解释,由于建筑物的密封性好,为了防止室内空气污染,保证有新鲜空气的不断流入,新风热交换系统可以把室内的空气抽出去,把室外的空气抽进来。为防止热空气或冷空气的流入,交流器自动设置加热和加冷功能,在冬天,交换进来的新鲜空气也是暖风。
新疆首个零能耗建筑是集零能耗技术研究、应用、推广为一体的综合试验平台。目前建筑综合节能率达到了101.58%,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140.74%。
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技术中心副主任孔维亮说,目前该院通过零能耗建筑综合能源管理平台实时监测建筑能耗、室内环境质量、可再生能源系统及建筑碳排放,对运行实时能耗及综合能耗进行集中监测,保证系统合理运行。通过数据监测和分析,制定相关标准,为新疆零能耗建筑技术的应用和规模化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新疆首个零能耗建筑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八家户路,由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建设,建筑面积1130平米。项目遵循“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的原则,集纳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新风热回收、建筑能耗监测、智能控制、装配式结构、设置气密层等23项高科技节能新技术。
2024年12月5日12时,室外温度零下6℃,位于西八家户路的新疆首个零能耗建筑室内墙上的温度器显示为24℃。这里的热能来源于地表下150米深的浅层地热能。
主动节能,让房子“绿起来”
向天“借”电、向地“借”热。在冬季采暖期,这座1130平方米的房屋可以借助太阳能、地热能及空气能可再生能源实现全屋用电、供热自给自足。
除去建筑自耗电能,房屋每年可发电1121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3吨,减排二氧化碳34.32吨。
建筑产能≥终端能耗,实现了真正意义的“零能耗”。经过7个多月的运营,这座具有示范意义的智慧建筑其本身的可再生能源产能已完全大于建筑的全部用能。
外面的冷气进不来,里面的热气出不去,如何让房屋一年四季温暖如春呢?这座外观并不起眼的三层小楼应用了23项“黑科技”技术。
新疆首个零能耗建筑于2024年4月18日投入使用,采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双能源系统,为建筑提供冷、热能源,通过余热回收系统对新风进行预冷预热,提升空气品质。
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设计事业部总建筑师谷成说:“考虑到温度越低,空气源热泵耗电量越大,冬天便采用地源热泵供暖,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就考虑到新疆的气候条件,两种供热方式交替使用。”
什么是浅层地热能?这是指蕴藏于地下200米以内的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的热能,具有分布广、储量大、可再生及就近利用等优点,主要可用于建筑取暖制冷等方面,是一种更“干净”的清洁能源。在一楼能源站机房,冷热源设备整齐排布,数十条供回水管道纵横交错。
“地源热泵系统,通俗理解,就是将土壤当做一个容器、一个储热体。”谷成说,地源热泵就相当于是一个“搬运工”,夏季将室内热量吸收,通过管道储存到地下土壤中,冬季再将热量“取”出来,实现冬季制热、夏季制冷。
地热能“藏”得这么深,如何把它发掘出来为人们所用?“整个地源热泵系统的建设,有点像‘挖井’,需要将地下的热量通过井道导入到供暖系统中。”谷成说,在施工过程设置了15口井,直径在15厘米,深度约150米,然后再插入管子,并在管子里注水,使之循环。同时还会设置温度传感器,监测土壤温度。当监测温度与土壤原始温度出现较大偏差,可进行空气源热泵系统补热。
项目设置了分布式光伏微电网系统,屋顶和南立面都安装了发电玻璃。夏季,由于光照充足,建筑每天可发电300余千瓦时,富余的绿电可以为周边建筑和电动汽车灵活供电,冬季受气候影响,每天可发电100余千瓦时。
被动节能,给房子披件棉袄
项目通过外墙保温系统、密封性处理、无热桥节点设计等技术,尽量减少热交换。该栋建筑外墙采用保温隔热、节能效果更好的保温层,传热系数仅为传统建筑的三分之一。门窗和墙体的每一处接缝,也都贴上了防水隔汽膜、防水透气膜,提高建筑气密性,从而让室内外完全隔绝开。
谷成说:“窗户、墙体、门设计的时候都有秘诀,就像是给房子披上了件棉袄,达到被动节能的良好效果。”
传统的房屋在有一定气压的情况下,每小时换气次数一般在2次到3次,而零能耗建筑换气次数为1次。换气少了,保温性自然大大提高。除此以外,无热桥也是节约能耗的一个重要因素。“热桥”,顾名思义就是热量传导时走的桥梁,热桥常常出现在门窗连接处、砖质墙体与混凝土楼板连接处,无热桥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通过适当添加绝热层,阻断不同材料连接处的热桥。
这样的建筑会不会比较憋闷?室内的温度、气流如何调节呢?谷成解释,由于建筑物的密封性好,为了防止室内空气污染,保证有新鲜空气的不断流入,新风热交换系统可以把室内的空气抽出去,把室外的空气抽进来。为防止热空气或冷空气的流入,交流器自动设置加热和加冷功能,在冬天,交换进来的新鲜空气也是暖风。
新疆首个零能耗建筑是集零能耗技术研究、应用、推广为一体的综合试验平台。目前建筑综合节能率达到了101.58%,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140.74%。
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技术中心副主任孔维亮说,目前该院通过零能耗建筑综合能源管理平台实时监测建筑能耗、室内环境质量、可再生能源系统及建筑碳排放,对运行实时能耗及综合能耗进行集中监测,保证系统合理运行。通过数据监测和分析,制定相关标准,为新疆零能耗建筑技术的应用和规模化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新疆首个零能耗建筑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八家户路,由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建设,建筑面积1130平米。项目遵循“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的原则,集纳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新风热回收、建筑能耗监测、智能控制、装配式结构、设置气密层等23项高科技节能新技术。
2024年12月5日12时,室外温度零下6℃,位于西八家户路的新疆首个零能耗建筑室内墙上的温度器显示为24℃。这里的热能来源于地表下150米深的浅层地热能。
主动节能,让房子“绿起来”
向天“借”电、向地“借”热。在冬季采暖期,这座1130平方米的房屋可以借助太阳能、地热能及空气能可再生能源实现全屋用电、供热自给自足。
除去建筑自耗电能,房屋每年可发电1121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3吨,减排二氧化碳34.32吨。
建筑产能≥终端能耗,实现了真正意义的“零能耗”。经过7个多月的运营,这座具有示范意义的智慧建筑其本身的可再生能源产能已完全大于建筑的全部用能。
外面的冷气进不来,里面的热气出不去,如何让房屋一年四季温暖如春呢?这座外观并不起眼的三层小楼应用了23项“黑科技”技术。
新疆首个零能耗建筑于2024年4月18日投入使用,采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双能源系统,为建筑提供冷、热能源,通过余热回收系统对新风进行预冷预热,提升空气品质。
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设计事业部总建筑师谷成说:“考虑到温度越低,空气源热泵耗电量越大,冬天便采用地源热泵供暖,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就考虑到新疆的气候条件,两种供热方式交替使用。”
什么是浅层地热能?这是指蕴藏于地下200米以内的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的热能,具有分布广、储量大、可再生及就近利用等优点,主要可用于建筑取暖制冷等方面,是一种更“干净”的清洁能源。在一楼能源站机房,冷热源设备整齐排布,数十条供回水管道纵横交错。
“地源热泵系统,通俗理解,就是将土壤当做一个容器、一个储热体。”谷成说,地源热泵就相当于是一个“搬运工”,夏季将室内热量吸收,通过管道储存到地下土壤中,冬季再将热量“取”出来,实现冬季制热、夏季制冷。
地热能“藏”得这么深,如何把它发掘出来为人们所用?“整个地源热泵系统的建设,有点像‘挖井’,需要将地下的热量通过井道导入到供暖系统中。”谷成说,在施工过程设置了15口井,直径在15厘米,深度约150米,然后再插入管子,并在管子里注水,使之循环。同时还会设置温度传感器,监测土壤温度。当监测温度与土壤原始温度出现较大偏差,可进行空气源热泵系统补热。
项目设置了分布式光伏微电网系统,屋顶和南立面都安装了发电玻璃。夏季,由于光照充足,建筑每天可发电300余千瓦时,富余的绿电可以为周边建筑和电动汽车灵活供电,冬季受气候影响,每天可发电100余千瓦时。
被动节能,给房子披件棉袄
项目通过外墙保温系统、密封性处理、无热桥节点设计等技术,尽量减少热交换。该栋建筑外墙采用保温隔热、节能效果更好的保温层,传热系数仅为传统建筑的三分之一。门窗和墙体的每一处接缝,也都贴上了防水隔汽膜、防水透气膜,提高建筑气密性,从而让室内外完全隔绝开。
谷成说:“窗户、墙体、门设计的时候都有秘诀,就像是给房子披上了件棉袄,达到被动节能的良好效果。”
传统的房屋在有一定气压的情况下,每小时换气次数一般在2次到3次,而零能耗建筑换气次数为1次。换气少了,保温性自然大大提高。除此以外,无热桥也是节约能耗的一个重要因素。“热桥”,顾名思义就是热量传导时走的桥梁,热桥常常出现在门窗连接处、砖质墙体与混凝土楼板连接处,无热桥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通过适当添加绝热层,阻断不同材料连接处的热桥。
这样的建筑会不会比较憋闷?室内的温度、气流如何调节呢?谷成解释,由于建筑物的密封性好,为了防止室内空气污染,保证有新鲜空气的不断流入,新风热交换系统可以把室内的空气抽出去,把室外的空气抽进来。为防止热空气或冷空气的流入,交流器自动设置加热和加冷功能,在冬天,交换进来的新鲜空气也是暖风。
新疆首个零能耗建筑是集零能耗技术研究、应用、推广为一体的综合试验平台。目前建筑综合节能率达到了101.58%,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140.74%。
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技术中心副主任孔维亮说,目前该院通过零能耗建筑综合能源管理平台实时监测建筑能耗、室内环境质量、可再生能源系统及建筑碳排放,对运行实时能耗及综合能耗进行集中监测,保证系统合理运行。通过数据监测和分析,制定相关标准,为新疆零能耗建筑技术的应用和规模化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 来源:绿色建筑研习社
▓ 责编:小棉袄
▓ 来源:绿色建筑研习社
▓ 责编:小棉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