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学生一幅画卖了400元,如今,这幅画价值3亿,成为中国美术馆的镇馆之作

百科   2024-08-28 08:31   江苏  

点击👇下方小卡片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好文

1980年,32岁的大三学生罗中立的这幅画被国家收藏,获得400元的奖励,如今,这幅画价值3个亿,成为中国美术馆的镇馆之作。
 


要说起美术书中最让人震撼的画作,非《父亲》这幅画莫属,这幅画刻画的实在是太真实了,仿佛这个人就活生生的出现在人们的眼前,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庞,似乎与自己的父亲重合。
 
这幅画的作者就是罗中立,他的父亲是一名工人,同时也是一名也业余画者,罗中立也深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喜欢画画。
 
1964年,罗中立如愿考上了如愿考上四川美术学院附中,他本以为自己会成为一名画家,可是在高中毕业以后来到大巴山农村,在这里生活了10年的时间。
 
这时候的罗中立觉得当工人也挺好的,稳定工资在当时也不低,可是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罗中立心中那一颗想要画画的心又开始跳动起来。
 
1977年,罗中立走了十几里的路,交上了自己的高考报名表,而他也幸运,被四川美术学院录取,而他也成为该校第一届油画系的学生,同时也是年龄最大的。
 


为了能够不被年轻的同学比下去,罗中立起早贪黑的练习画画,这幅《父亲》就是在罗中立大三的时候所做。
 
那时候的罗中立其实也很迷惘,不知道自己该画些什么,他的画稿里面经常展现出来的是一些充满乡土气息的角色,农民、挑山工或者是一些空巢老人。
 
罗中立想要自己的画作被其他人记住,他就想到了另辟蹊径,他从未想过人云亦云,他想要走出自己的道路。
 
所以罗中立一直在思考,他应该对自己的笔下的人物赋予怎样的灵魂,这一幅画有了灵魂,这就是能够给人带来震撼的画作。
 
这时候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小时候父亲总是在工作回家以后指点罗中立画画,而他对于画画的兴趣就是这样被父亲的培养起来的。
 
他想起父亲满是皱纹沧桑的脸,那一双眼睛虽然疲累,但是看向他的时候总是充满了温暖,那张已经干裂的嘴唇始终说出的都是鼓励的话语。
 


回想着父亲的种种,罗中立也有了目标,他想要画一幅以“父亲”命名的画作,以此来表达对父亲的感激,同时也来表达自己对普通劳作者的敬佩。
 
为了能够更好的诠释这幅画作,罗中立开始寻找模特,他想要刻画一个有着丰富人生阅历和有着深刻生命印记的老人。
 
他又回到大巴山,来到这片他十分熟悉的土地,他找到了自己想找的人,一个是守粪的农民,一个是老赤卫队员。
 
第一次见到这位老人,罗中立就知道这就是他苦苦寻找的人,这个劳恩满脸皱纹、干裂的嘴唇,只剩下一颗门牙,颤颤巍巍的端着一碗水在路边喝着。
 
而那个老赤卫队员则是一个为了革命奋斗一声的老党员,看着这两张脸,罗中立想着父亲的模样,他对这幅画有了定论。
 
经过几天的沉淀,罗中立动笔了,也就有了这个超写实主义风格的《父亲》。
 


他笔下的《父亲》宛如真人,画笔精准而细致,没有一丝一毫的模糊,将老农的每一个细节都刻画的栩栩如生。
 
这幅画种,并没有描写父亲的辛苦,甚至只刻画了老农的上半身和手中的碗,可是从那双看不清楚的眼中,就是能够体会到他的沧桑,脸上的千沟万壑能够明白他的艰辛,所有的一切都放在眼前,明明不是真人,但是足够震撼心灵。
 
这幅画也被罗中立送到全国青年美展上,一经出现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被人民日报评为金奖作品,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而罗中立也获得400元的奖励。
 
或许我们现在看来400元很少,可是放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这确实不是一笔小数目,而罗中立之名也在这时候在艺术界扬名。
 
这幅画也被人赞扬为“当代美术史上的里程碑”,带动中国乡土艺术、伤痕美术发展。
 


这时候罗中立的成名作,同时这幅画也证明了一个作品中“灵魂”的重要性,罗中立在这幅画中赋予灵魂,这幅画刻画的不仅仅是一个农民,更是世界上万千父亲的一个缩影,在这幅画中,人们或多或少的能够看到自己或者自己父亲的影子,这也是它能够震撼人心的原因之一。
 
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艺术是源于生活的,如果所有的艺术都高高在上,得不到人们的共鸣,那么它或许就会不被人们所接受。


免责声明:图文素材来源网络,本公众号只提供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个【在看】点个【赞】吧!

小料会说
小料每日分享有思想、有趣味、有爱和实用的好文章,缔造知识微社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