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新春佳节期间,赣州经开区生态环境分局以“开局即决战”的姿态,围绕大气、水、土壤环境安全及企业服务等核心领域,打出“组合拳”,织密“防护网”,交出了一份环境安全“零事故”、空气质量“优等生”、企业服务“暖心人”的亮眼答卷,为“十四五”圆满收官奠定坚实基础。
清源固本 保障“生命线”
(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筑牢饮水安全屏障)
硬核排查,拧紧安全“阀门”。巡查隔离防护栏、标识牌等设施30处,核查水质自动监测站、重金属微站等设备运行数据500余条,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
科技护航,织密监管“天网”。运用高空瞭望系统、信息化平台构建“空地一体”监管体系,安排专人每日巡查并跟踪水质数据,春节期间发现并处置隐患3处,实现“隐患不过夜”。
应急联动,筑牢最后“防线”。联合第三方运维单位建立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储备应急物资200余件,确保突发情况“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精准治气,守护“经开蓝”
早部署,责任到人“一张网”。区领导“挂帅”,召开专题部署会6次,划定重点管控区域12处至各牵头单位,明确公安、城管、生态环境等部门职责分工,抽调人员力量集中开展管控和宣传,积极构建了“区—镇—社区”三级联动机制。
广宣传,线上线下“全覆盖”。创新“两微一端”宣传矩阵,发布禁燃禁放信息100余篇,发送提醒短信近十万条。组织中小学主题班会600余次、网格员入户发放宣传单1万余份,悬挂横幅近百条,实现“小手拉大手”+“线上连线下”的立体化宣传,营造浓厚的禁燃禁放氛围。
严巡查,科技赋能“全天候”。累计出动巡查人员3000余人次,劝阻违规燃放行为200余起,查处非法售卖案件20起;启用高空瞭望系统“隔空喊话”劝阻江边燃放行为20余次,科技助力实现“精准盯防”。
强保障,应急响应“零时差”。提前部署雾炮车、消防车等设备50余台,重点区域24小时值守;除夕当天PM2.5浓度22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六,守护了春节期间“经开蓝”,交出了“蓝天保卫战”的高分答卷。
贴心服务,助力“开门红”
环评审批“加速度”。通过“线上预审+线下直通”模式,为企业办理环评手续15件,平均审批时限压缩30%,助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
风险排查“送上门”。环保服务专员走访企业50余家,排查危废贮存、雨污排放等隐患点位120个,现场解决问题3项,跟踪督办9项,确保企业“轻装上阵”。
政策解读“零距离”。发放暖心“小红书”200余册,涵盖免罚清单、排污许可指南等实用内容,企业负责人直呼“政策一本通,办事更轻松”。
严管厚爱,筑牢“生态屏”
坚持“刚柔并济”模式,既守牢生态红线,又当好企业“贴心人”。
柔性执法,传递“经开温度”。开展春节前走访活动,为企业送上感谢信和环保手册,收集意见建议12条,现场解决诉求3项,让监管更有“人情味”。
刚性监管,守住“安全底线”。聚焦污染治理设施、应急池等关键环节,查处环境风险隐患3处,督促企业落实整改,实现“排查一处、清零一处”。
长效联动,构建“共治格局”。建立“企业—网格员—部门”三方联络机制,通过定期培训、联合演练等方式,提升企业自主治污能力,推动绿色发展“内生化”。
2025年春节环境安全攻坚战的胜利,是赣州经开区“十四五”生态治理成效的生动缩影。站在新起点,赣州经开区将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更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以更强担当守护绿水青山,为“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编辑:周佛亮
校对:潘 萍 编审:陈科贤
审核:邱九龙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