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10岁女孩陪睡一晚只为一条裙子,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教育
2025-02-04 20:37
安徽
开始今天的推文之前,先和小编一起来看这样的一起对话,看完之后确实触目惊心。
这个昵称标注为“不死的小强先生”自称手里有洛丽塔裙,这不是一种普通的裙子,因其萝莉风装饰,做工精细;
备受广大动漫迷小朋友的追捧,价值在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在动漫圈里,如果拥有了它,意味着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而有些不怀好意的人竟公开表示:免费赠送,但前提条件:陪睡一次,换一条裙子。
面对这样明显不对等的条件,有些涉世未深的未成年少女,居然果断答应了!
更意想不到的是,这并非偶然的个例,据知情人透露,成功率高达50-60%!
让人震惊的同时,不禁生出疑问:
为了区区一件有价的裙子,还是孩子的她们就可置自己无价的身体于不顾吗!
就算最后得到了价格不菲的洛丽塔裙,但身体的底线也被狠狠践踏了,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其实这背后都是孩子的孔雀心态在作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良的攀比心。
为什么说像是孔雀心态,儿童专家认为,孩子会像孔雀开屏一般,通过把自己华丽的羽毛跟别人作对比,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艳羡。
而洛丽塔裙对于这些女孩来说,就犹如孔雀美丽的羽毛,只要能得到它,即便出卖肉体,也在所不惜。
我们都知道,攀比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心态,孩子3岁时,他们的判断、分析、自我调节能力发展到新阶段,就会开始懂得从旁人的语言、神态中,判断他们对自己的评价。
但是过度的攀比就会导致恶果。
01
别人开宝马,
你
开桑塔纳?
现在一些家庭接送孩子上下学都基本上选择了开车的方式,方便又省时间,然而最近,一位宝妈在一次开车接女儿下学时,就碰到了这样一个让她尴尬的一幕。
她开着自家的桑塔纳,去接5岁的女儿下课时,却被她万般嫌弃,僵持了半天,最后才噘着嘴不情愿地上了车。
结果,一上车女儿就抱怨:“妈妈,你能换一辆宝马来接我吗?其他小朋友的爸妈开的都是好车,你这车是我们班里最破的。”
小编我要是这位宝妈,估计能被当场气炸了。
我某个朋友小姨家的孩子也是难让人省心,最近由于疫情原因,不能去学校上网课,于是小姨和小姨夫便把自己的手机拿来轮流给她上网课用,有时候一用就是好几个小时。
即便这样,小姨家孩子还是显得不满意,天天嚷嚷着:“其他同学都有自己的手机上网课,为什么我就不行?我也要有自己的手机!”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过像上面两位父母的遭遇,有时候看到胡搅蛮缠的孩子,很多家长都是气不打一处来:
现在的小孩怎么回事?动不动就只知道比这个比那个,学习怎么就没这么上心?!
然而就是当下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有太多的案例事实证明孩子间的攀比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且不断出现出低龄化的趋势。
这让很多父母揪心。到底怎么了?
02
父母请多想一下自身原因
人的价值不在于容貌、职业、是否有钱,而在于内心。而现实中,很多父母都混淆了这一点。
想想吧,自从微信朋友圈火起来之后,有多少父母开始在圈内“晒娃”,开始各种对比,攀比:
李家的孩子长得壮,王家的孩子长得高,赵家的女娃娃真漂亮;
再看自己家的孩子,不是这不行就是那不行,反正就是像去菜市场一样,比来比去。
从比孩子的先天身体条件,再到比孩子的学习情况,
每天在朋友圈发孩子认真学习的照片、学习成果等,钱家的孩子又考第一名了,孙家的孩子又拿奖了..
虽然有些许的喜悦之情要分享,但更多的是暗藏着的炫耀心
理。得到越多人的点赞和夸奖,就越能满足自己求关注、取得优越感的心理。
家长这种心态:
特别是通过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作比较。
通过炫耀,在暗自较劲中,发现孩子“高人一等”,家长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认定自己的教育方式比他人的优秀、高级。
这就是荷兰心理学家马伊诺提过的一个观点「快乐三层次」,其中的第一层次“竞争式快乐”。
通过竞争式对比产生优越感,高级感,然而长期以往,这种病态的价值观,势必会影响到心智不成熟的孩子。
试着想一下,下面的这种情景在多少个家庭都曾发生过:
这次你王阿姨家的小美数学考的比你好,下次你一定要赢回来;
你李叔叔家的儿子作文拿了年级优秀范文,下次你一定要超过他;
你赵大爷家的小亮代表学校去参加舞蹈大赛了,你什么时候也能代表学校去参加啊......
这个家长可能是你,也可能是他,似乎我们都认为,孩子在过程中付出多少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结果,一个令我们满意的结果。
处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思想怎么可能不发生转变,变得爱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不论吃的穿的甚至用的,都想要和别人攀比。
今天比谁的新裙子是从香港买的“高级货”,
明天比谁吃了从美国进口的牛扒,
谁家里又新买了一套房子……
父母的物质化教育思维下,怎么能不出对物质欲过度追捧的孩子?
03
“激将法”不可取
有很多家长也是感到很委屈,说我也是为了孩子好啊。不可否认,攀比心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孩子,去正面自己的不足。
但我们可曾想过,这种攀比心若长期得不到满足,其衍生出来的愤恨与不满,将会是多么的可怕?
这是山东淄博的一个案例,14岁的初三学生秦子康学习一直很努力,但总是考不过同学马自然,屈居第二;
对此,秦子康的父母非但不鼓励孩子,还反过来打击他,企图用“激将法”来刺激孩子更加用功读书。
在父母攀比心态作怪下,再加上过度的压力,
秦子康萌发了一个令人头皮发麻的想法:「杀了他,我就是第一名了!」
于是,他手持水果刀,狠狠地连捅马自然13刀,彻底断送了自己前途大好的一生,走上了不归路。
激将法教育最终酿成恶果。
很多父母有时候也应该多想想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善于发现
孩子身上独有的闪光点
我虽然没有考100分,但这次班级排名我进步了10名,您有注意到吗?”
“我不会弹乐器也不会唱歌,但是我球踢得好,连老师都夸我。”
“我知道我不如别人好,但我何尝又想这样呢?这时候,我需要的是你的认同,鼓励,而不是对比!”
否则,长此以往,孩子怎能变得自信,怎能作出成绩,如果陷入恶性循环,难免出现极端行径。
04
警惕哭穷式思维
以上说的是父母的过度攀比和炫耀心理,但还有很多家长会走入到另一个极端,那便是哭穷式思维。
很多父母,喜欢跟孩子哭穷、诉苦,希望孩子能变得节俭懂事,知道家里的难处;
还有一种父母,条件并非多困难,却一厢情愿地为了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故意说家里的情况很糟糕。
“咱们家穷,你不能跟别人比,要比就比学习”
“咱家穷,你要好好努力,将来赚大钱”
“你知道为了供你上学,爸爸妈妈挣钱多么辛苦吗?你可要争气啊”
“衣服够穿不就行了吗,还要买,你也不看看家里是什么情况”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哭穷并不会让孩子变得更优秀,也不会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父母总是对孩子哭穷,孩子心里有多苦?知乎一个答主的回答道出了很多人内心
最真实的感受:
最痛苦的不是贫穷,而是父母向你哭穷,向你灌输穷的理念,然后你会一直自卑到骨子里;
内心深处对金钱充满强烈不安感,每花一分钱就陷入深深地自责,容易变得小气爱斤斤计较;
买稍微贵一点的东西都会内心不安好久,舍不得出去玩,导致圈子变小见识短浅;
接触到一些消费水平高的人,就会感觉自己与对方不是一类人,从而不敢与对方接触
我们不否认孩子或许会因为父母经常性“哭穷”而变得节俭了,但经济上被严格管控,物质上总是无法得到满足的孩子,内心的匮乏感会伴随他的一生。
这种匮乏感,会让孩子自卑脆弱、对于金钱和贫富特别敏感;
还有一种情况是长大了对钱的渴望特别大,内心空虚、物质欲强,不断花钱、购物,以弥补童年的缺憾,难以获得真正的快乐。
而且,父母总是哭穷,那种“穷人思维”就会深深扎根于孩子心中,限制孩子大脑的发展,将来影响他的眼界和格局,成为一个“心穷”的人。
即便是在父母哭穷教育下,而变得懂事、勤俭的孩子,有时候反而真的很可怜。
05
试着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别一味要求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父母也要多想想怎么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发现孩子的专属闪光点,
大方的表现出来。
人不是货物,人是逐渐成长的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擅长和不足的地方,这是规律。
或许,他古诗背得一塌糊涂,语感很差,但没准逻辑思维强,算数又快又准;
或许,她动手能力差,手工作业总是垫底,但没准语言天赋极佳,擅长外语学习。
相信自己,更要相信孩子,他们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独一无二的礼物,终究有其发光发热的一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是他们最初首选学习的榜样。
育人先育好自身,父母多加强一些自身的修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会把这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潜移默化的对孩子施加影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不妨从生活小事做起。
比如,当孩子做作业时,放下手机,捧起一本书细细品读。
在周末带上孩子来到博物馆、大自然,一起来场心灵的净化之旅,放松的同时更能增长见识。
教子手册
为您提供育儿文章及服务 教子手册——陪伴育儿每一天!
最新文章
“最帅体育老师”走红,高颜值引发学生尖叫,被迫从高中调岗到初中,家长:应该去教小学
到底要不要阻止孩子看电视?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回答!
孩子未来是否优秀,取决于妈妈现在做的1件事!(深度好文)
初中“早恋”机率大的4类女生,很容易让男孩子喜欢,和长相真的没多大关系!
多孩家庭,父母如何平衡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班主任忠告:各位家长,新的一年不能再以各种名义给孩子配手机了!
孩子性格养成的最佳年龄阶段,这些事情父母绝对不能忽视!
孩子的大脑是靠“养”的,睡前记住“3要2不要”,孩子更聪明
那些人格独立完善的孩子,其父母都做到了这一点
刚刚还在炒菜,命瞬间没了!厨房这7个夺命行为,家长切记不要做!
无论你的孩子多大,一定要告诉她这5句话!
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仅86字!足以影响人一生!
母狼(写给中国所有父母)
必须跟孩子聊的10个问题,孩子会因此成长很多!
0~36个月婴儿大动作发展时刻表,父母、育儿嫂、月嫂一定要收藏
除了学业,孩子读小学时最重要的16件事!
惩罚孩子的10个科学方法,太好了!(收藏起来~)
先别要求孩子考一个好大学,这四样东西更重要
10岁女孩陪睡一晚只为一条裙子,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什么是脾虚、积食、脾胃不和?给孩子调脾胃时一定要分清
6岁女童一到周五就肚子痛,父母带她检查,医生:你俩离婚吧
被宠坏的中国式子女(深度好文)
面对爱撒谎的孩子,该怎么做?这里的经验值得一看
家庭教育的13个“怎么办”,父母请花3分钟看看!
孩子错误坐姿,竟影响身高和健康,很多家长后悔看晚了!
三年级小学生母亲吐槽学校教育:这是要逼我辞职当全职妈妈吗?
苏轼: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过的人,就是你的人生格局
陪孩子做作业的正确方式,父母再不明白就晚了!
家长试卷 “签字” 走红,连老师都赞叹不绝:有这样的家长未来可期!
大宝违心的谦让,很容易让二宝变成“吸血虫”,爸妈可别不当回事
孩子误吞异物的急救办法,每位妈妈都该学会!
教育孩子,你是爱还是“溺爱”,自己对照下!
家庭的教育多重要、父母的穷人思维,是孩子一生最大的悲剧
“一根青菜”盒饭上热搜:这样可怜的饭菜,都是谁在吃啊?
今天在孩子身上偷的懒,将来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一位非常霸气的妈妈,写给孩子的五十句话,值得收藏!
为什么爸爸带大的孩子更聪明?答案全在这里了
热搜第一!柜姐评论刘亦菲微胖被辞退,网友炸了...
孩子自卑?父母先从自身找原因
玩具越少孩子越聪明?这6件事,爸妈知道得越早越好!
低年级孩子这样读课文,才能事半功倍!为孩子收藏!
妈妈,我想成为路边鼓掌的人
痛心!妈妈剁排骨失手切断4岁幼童三个手指 ,过年这事要小心
为什么年前家里打扫越干净,年后全家运势会越好?真相竟是······
爱吃就多多吃,不爱吃就不吃了?难怪孩子不爱吃饭!
孩子脾气暴躁怎么办 孩子脾气暴躁改善的方法
孩子一生中的黄金八年,很多父母后悔太晚看到!
若发现孩子有这4个行为,该打就得打,长大后就难纠正了
上了名校才知道,人和人的“差距”大到你无法想象!(转给孩子)
四个时间千万不要批评孩子,后果真的很严重!(附正确表扬方法)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