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七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的推选结果,我校《情定大凉山,花开苦荞都 创新苦荞“全产业链”帮扶新模式》成功入选。
“第七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推选活动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具体实施,目的是为进一步做好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结交流推广高校帮扶工作典型模式、成功案例、创新做法。活动共收到32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12所部省合建高校推荐的217个精准帮扶典型项目。经32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64所承担定点帮扶任务的直属高校投票推选,共评选出66个典型项目。
情定大凉山,花开苦荞都
创新苦荞“全产业链”帮扶新模式
凉山彝族自治州有大量居民居住在海拔2500 m以上的高寒地区,土地面积广,人口稀少,气候寒冷,不适宜水稻、小麦、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生长。苦荞性喜阴湿冷凉,多种植于高山地域,垂直分布为海拔1200~3500m,是凉山高寒山区农事耕作的首选作物。在凉山地区苦荞的种植历史超过3000年,是298.9万彝族同胞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主要食物和经济来源。
凉山是全世界苦荞资源最丰富、种类最多样、分布最集中、种植最广泛、总产量最高和品质最优的产区,已建成全国最大的苦荞生产基地,有“中国苦荞之都”的称号。但凉山苦荞产业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凉山州17县市,海拔1700米~3000米的区域,春夏秋三级均可种植,可开发利用面积300万亩以上。目前,凉山地区苦荞的常年种植面积约100万亩。二是苦荞原料供不应求。由于苦荞生物学性状的限制(无限生长型,受精结实率低且成熟时落粒性严重),每亩产量仅约100 kg。原有的育种方法简单,选育出的新品种产量提高有限,品种适应能力较差,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各地仍以种植地方农家品种为主,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先进种植技术缺乏,产量低,品质差。三是产业链延伸不够。虽已开发出苦荞米、苦荞面、苦荞茶等初级苦荞产品,经济价值较低,不足以让企业投入更多的研究经费研发苦荞新产品,改进新工艺。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凉山苦荞产业发展,也影响了广大彝区群众致富增收。
西昌学院组建的荞麦研究团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合作,从种质资源收集、品种选育推广、新技术示范推广、苦荞精深加工、校地企共建产业孵化共享服务平台等入手,创新苦荞“全产业链”帮扶模式,指导、培育和支持凉山苦荞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凉山乡村振兴。
(一)打造种质资源库,奠定品种选育基础
(二)选育推广新品种(品系),提升产量和规模
根据凉山独特的气候特点和苦荞的花序特征,团队开辟了“解剖镜精准去雄和授粉”的杂交方法,实现了杂交技术的新突破,培育出产量和品质表现优异的20余个苦荞杂交新品系。采用400Gy60Co-γ辐射诱变和航天诱变创制苦荞育种材料200余份,有的已培育形成新品种。
育成品种中,西荞8号是通过“神舟八号”航天搭载诱变和后代多代选育而成
在凉山州春季、秋季主产苦荞的2000m~2800m的高海拔生态区域、1500~2000m的低海拔生态区域,建立了一年两圃制苦荞纯种繁种基地。2015-2021年,繁殖荞麦良种种子2推广累计200万亩。通过田间测产新品种平均产量169.4 kg/亩比当地地方品种(平均单产145 kg/亩)亩增产24.4 kg/亩,平均增产16.8%。按4元/kg计算,累计新增产值约1.95亿元,经济效益显著。
苦荞中熟和早熟品种推广应用技术路线示意图
凉山地区苦荞种植面积在100万亩左右,主要集中在海拔2000~3000m的高海拔生态区域,而1500~2000m的低海拔或二半山生态区域闲散土地相当丰富。团队选育的“西荞1号”“西荞2号”“西荞8号”等品种能够适应低海拔种植区的种植,种植面积可增加一倍,总产量翻一番,不仅可以解决原料供应与产品加工的供需矛盾,也可以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荞麦研究团队研发出“人工点播或撒播+机旋覆盖+人工收割”“人工点播或撒播+机旋覆盖+机械化收割”半机械化轻简栽培技术,以及“无人机均匀撒播苦荞+机旋覆盖+机械化收割”“种肥一体化播种+机械化收割”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研制出适用于较低坡度(<20°)的种肥一体化播种器(图1)。“种肥一体化播种+机械化收割”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不仅解放了劳动力,显著提高了种植效率,降低了种植成本,还能通过调整播种密度有效地控制杂草,提高苦荞品质。
无人机均匀撒播苦荞 种肥一体化播种
苦荞富含以芦丁为主的黄酮物质,是苦荞的功能性成分,具有“降三高”等多种药理功效。学校苦荞麦研究团队开展了苦荞黄酮的合成机理、提取工艺流程和参数条件研究,获得高产量、高纯度和低成本的提取物,突破了提高苦荞深精加工产品的经济收益的关键技术支撑。研发的苦荞新产品包括苦荞粉、苦荞米、苦荞自发粉、系列苦荞挂面、系列苦荞茶、系列苦荞方面食品、苦荞脆片、苦荞奶茶、苦荞咖啡、木糖醇苦荞果蔬珍、系类苦荞酥等产品。目前,团队已研发出7个大类近20个系列共60余种产品,极大提升了苦荞加工产品的价值。
2022年,西昌学院作为牵头单位,与四川农业大学、西昌航飞苦荞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西昌正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西昌滋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组建了荞麦资源及产业孵化共享服务平台。平台固定研究人员23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博士16人。建有荞麦科研基地3个,种子贮藏库3个,建成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品质分析室、高精尖设备实验室,拥有设备共1000余套(件)。平台专家专家到西昌正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凉山格梦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指导荞麦基地建设、荞麦原料生产和产品研发等120次以上,在山东卫视农科频道的“中国原产递”栏目连续2期对凉山苦荞的主要原料和加工产品进行宣传介绍,提升了凉山苦荞的美誉度。
西昌学院苦荞麦研究团队创立的“解剖镜精准去雄和授粉”苦荞杂交技术成功率高,在国内外均属领先水平。基于该技术已培育出产量和品质表现优异的20余个苦荞杂交新品系,为后期培育苦荞新品种奠定基础。
通过系统选育、400Gy60Co-γ射线诱变和航天诱变技术选育出9个苦荞新品种,并通国家或省级审定、鉴定和认定,其中国家级品种2个(西荞1号和西荞3号),省级品种7个,并且已大面积应用推广,其中西荞2号于2023年入选四川省农业主导品种。采用的全程机械轻简栽培技术大大缓解了苦荞生产与劳动力短缺的矛盾,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
收集保存荞麦属野生种质资源1500余份,栽培苦荞种质1000余份。其中,100余份荞麦属种质资源已提交到中国种质资源库,有助于荞麦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四)推动苦荞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2011年以来,该成果建立苦荞繁制种基地12个,带动制种农户3500多户;新品种和配套新技术推广助力60000余户农户实现增收;带动航飞苦荞等6家企业新增销售收入15.92亿元;构建了“以荞保粮、以荞促旅”的苦荞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助力擦亮“凉山苦荞”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和区域公共品牌,有效助力凉山苦荞特色产业发展。
西昌学院苦荞麦研究团队与省内外农业局、农科所和企业合作,通过建立种子繁殖基地、抓高产示范片、培训技术人员、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方式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2017~2023年,团队在凉山、甘孜、云南昭通、西藏昌都市八宿县等地推广苦荞新品种,并推广实施集成增产核心技术,累计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面积501.3万亩,累计新增销售额(产值)52892万元,节本25141万元,新增收益78033万元。
2016~2023年,团队通过向农民推广自己育成的苦荞新品种,农民生产的优质苦荞原料提供给苦荞加工企业,加工企业生产的苦荞食品、苦荞饮品和苦荞用品种类多,档次高、产业链延伸长,为云南朱提苦荞生物科技开发有限任公司、劲牌有限公司、西昌航飞苦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西昌市正中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带来了159208.8万元经济收益。
团队在推广苦荞新品种的同时,通过现场讲解、发放技术资料、培训手册等方式,以村小组为单位,对种植户集中讲解苦荞麦营养和保健疗效方面的基本知识,开展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理论培训和指导,增强运用新知识的意识,利用好配套栽培技术,提高苦荞的产量和品质。2017-2023年间,每年集中和分散培训农民及各级各类农业技术人员1200人次以上,累计培训人员9000人次以上,发放《苦荞麦栽培技术》《金荞麦等中草药及加工技术资料》和《荞麦生产100问》等技术资料5000余册,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西昌学院荞麦研究团队将进一步对贵州、西藏、甘肃、内蒙古等地区的荞麦属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和收集,为苦荞的遗传育种提供野生资源。基于苦荞杂交技术已形成自交系材料,对其进行产量、生学性状和遗传理论研究,以期为苦荞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不断推进苦荞轻简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2024年在凉山州盐源县进行了60亩的播种示范,邀请当地彝族同胞现场观摩。长期持续开展苦荞种质资源评价研究以及不同生态区苦荞品种适应性研究,为不同生态区宜栽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并将筛选出的品种在相应生态区进行推广示范。
END
信息来源|乡村振兴学院
排版|张一萍
三审三校|蔡昌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