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委书记张昌平离任,突然发现自己走不出市委大门,忍不住落泪

文摘   2025-01-13 18:04   安徽  




在湘北的广袤大地上,岳阳市委书记张昌平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矗立在人民心中。他的故事,是一段关于责任、勇气与深情的篇章,尤其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夏季,更是被赋予了不凡的意义。

那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岳阳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洪水如猛兽般肆虐,威胁着这座古城的安宁与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这个关键时刻,张昌平刚刚接过了岳阳市委书记的重担,面对如此严峻的考验,他没有丝毫犹豫,更没有选择安逸的办公室作为避风港。相反,他以一种近乎决绝的姿态,走向了抗洪抢险的最前线。

城陵矶,这个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的地方,在那段日子里,成为了抗洪斗争的焦点。洪水无情地冲击着堤坝,每一道裂缝都像是大自然的警示,而几十名干部群众正用血肉之躯和沙袋,试图阻挡这股不可抗拒的力量。然而,水压的巨大让沙袋如同纸片般脆弱,不断被卷入洪流之中,形势危急。

就在这时,张昌平出现了。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是默默地卷起裤脚,踏入了齐腰深的水中。那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坐在会议桌前的领导者,而是一名与群众并肩作战的普通战士。他亲自指挥,利用土工布加固堤坝,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坚定与决心。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张昌平的身影几乎成了堤坝上的一道风景,从晨曦初露到夜幕降临,再从黑夜坚守至黎明的第一缕阳光,他始终站在最危险的地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公仆”的真正含义。

在抗洪斗争中,张昌平展现出了铁一般的纪律和柔情似水的关怀。他对干部要求严格,实行24小时驻守制度,一旦发现隐患,立即就地解决,绝不拖延。对于那些抗洪不力者,他更是毫不留情,坚决撤职或降级处理,因为他深知,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中,任何懈怠都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然而,面对受灾群众,他却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一面。他亲自走访灾民安置点,耐心倾听他们的每一句诉求,无论是生活上的困难还是心理上的创伤,他都尽力去解决,给予他们最温暖的关怀。

洪水退去后,张昌平并没有停下脚步。他深知,重建家园的任务同样艰巨。他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组织力量修复受损的堤坝,重建被洪水摧毁的农田。在他的带领下,岳阳人民迅速行动起来,用勤劳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仅仅一年的时间,岳阳便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这一切都离不开张昌平及其团队的辛勤付出。

然而,当张昌平即将离任,走出市委大门的那一刻,他心中却涌起了难以言喻的情感。回首这段历程,从最初的毅然决然到如今的满载而归,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泪水,更见证了他与岳阳人民之间深厚的情谊。泪水,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感慨,更是对这片土地和这里人民深深的眷恋。张昌平知道,虽然他的身影即将远去,但那份责任与担当,将永远镌刻在岳阳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后来者继续前行。

是一种鼓励 分享传递快乐

看完点个“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520情感故事馆
520情感故事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