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永远是最重要的
前几日,有朋友在rednotes留言给我,问我“如何保持好心态”的,看完留言之后我笑了,笑中有苦有甜,毕竟谁能轻易拥有“好心态”呢。但是来加拿大7年,我还是有几点经验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愿我们每天都充满斗志,也拥有悦己的好心情。
1. 放低姿态,从零开始
来加拿大之后,我见过很多“牛人”,这或许都比我在国内工作那么多年见过的总和都多。但是在和他们的交谈中,我得出了一个他们的经验:“不论你在国内曾经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成就,那都只属于过去的荣耀。”来到加拿大,面对陌生的语言、文化和社会规则,需要做好“归零”的准备。这不是否定自己,而是为新生活铺路。重新学习、重新适应,坦然接受生活的挑战,而不是永远沉寂在过去的“军功章”上。
2. 不要没苦硬吃
放低姿态并不等于打入谷底。不要盲目地让自己过度吃苦,比如明明有雅思7.5的语言水平,却坚持去中餐馆刷盘子。这种选择既消耗了自己的价值,也无助于未来的发展。放低姿态是为了调整心态,但在行动上,要学会合理规划,找到更符合自身能力的方向。当然,谁初来加拿大没有过打labor工的经历呢?!但是,我们出国的目的并不是打labor工吧,所以既要有远方的目标,又要解决当下吃饭的问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3. 生活要张弛有度
我们陪读妈妈,出国的初衷是为了孩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失去自我。千万不要让孩子的需求完全压倒自己的生活。适当安排社交活动,建立自己的朋友圈,但也不必过于强迫自己去“融入”。我曾经见过有的陪读妈妈为了“充实”自己的生活,不是在做义工就是在做义工的路上,搞得自己比996牛马人还忙,这个真的没必要。我们既要有高质量的社交圈,也能在独处的时候有滋有味,张弛有度的陪读日子,对自己、对孩子都好。
4. 不要给自己加枷锁
不要给自己上枷锁,有的陪读妈妈会觉得如果孩子不考上名校、自己不拿个身份,好像就“白来了”,我们千万不要做那个”要想得很多,又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有些事情是讲究机缘的,千万是绝路希望就在转念间,过度执念往往适得其反。
5. 抓住能抓住的机遇
如果觉得迷茫的时候,就抓自己能抓到的东西,比如现在政策不明确,但是学好英语、会点儿法语,能耐长在自己身上总是不会出错,如果再有点儿精力和金钱,上个学考个证,积累一些本地经验,比起那些还没有入境的人总是会有机会的,加拿大的移民,总是准备得越早越有机会,毕竟好多时候都是”先到先得“,而语言和本地学历都是”硬通货“。至于政策如何变这些我们根本掌控不了的东西,我们适度关注即可,不必让它成为焦虑的源头。
6. 正视情绪,及时求助
正视自己的情绪,如果有必要,一定要请专业的心理医生介入。我在去年也曾经有过低落情绪,甚至有些躯体化反应,我笃定认为自己得了抑郁症,见了医生,没想到就轻飘飘被K2+D3拯救了,所以有时候不能讳疾忌医,当然也不要自己吓自己,专业的事儿就找专业的人。
在陪读的旅程中,我们会遇到糟心事,也会见到许多善良的人。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吾心安处是吾乡”。最终能够拯救自己的,只有我们自己。学会调整心态、规划生活,你会发现,陪读不只是为了孩子,更是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一段无可替代的经历。
往期回顾
联系我
视频号|朱小媚旅居枫叶国
小红书|朱小媚在加拿大
请注意
如果你有关于留学、移民生活等相关疑问,可以订阅我的公众号、关注我的小红书,如果进一步需要一对一唠嗑业务,需要付费:
158元rmb半小时(微信语音通话)。
目前限时提供公立中小学、部分热门college免费申请业务,签证办理持续优惠ing。
拒绝白嫖、谨慎添加。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转发、点赞、关注!
朱小媚,爱生活
写作者,爱拼布也爱画画
曾经的媒体人,也创业过
做过公关文案、杂志主编和互联网民工
梦想成为一名游手好闲的生活家
👇刷刷一扫,咔咔一加,咱就是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