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英模人物宣传学习机制”。为深入贯彻全会精神,加强检察英模宣传选树力度,创新人物报道方式,《检察日报》将定期推出“检察蓝·暖故事”人物报道专题,通过一个个有温度的故事,展现新时代检察人实干担当、为民履职的精神风貌。今天,我们特别推出一组行政检察人依法履职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暖心故事。
重庆市酉阳县检察院
民事行政检察部副主任 吴迪
从检6年来,吴迪先后办理了数百件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办理的多件案件入选典型案例。2021年,吴迪被重庆市检察院评为“行政检察业务标兵”。
12,一个很小的数字。但12年呢?
今年7月,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今日说法》开展的“走近一线检察官”微直播活动中,在200多万网友见证下,冉老伯决定签署和解协议,停止长达12年的诉讼。
这是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检察院(下称“酉阳县检察院”)检察官吴迪难以忘怀的一起案件。
酉阳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心,是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
2009年,因修建道路需要,酉阳县桃花村的部分土地被征收,其中就包括冉老伯承包地所在的回水湾。因认为自己的承包地被错误登记在别人名下,自己没能拿到补偿款,2012年,冉老伯向拿到补偿款的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但因证据不足败诉。
随后,冉老伯又向行政机关申请确认案涉地的土地权属,行政机关作出处理决定,确认案涉地属国家所有。冉老伯不服这一处理决定,又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再次败诉。此后,心有不忿的冉老伯又围绕行政处理决定、征地补偿、政府信息公开等事由,先后以本人或家庭成员名义多次提起行政诉讼。一年、两年、三年……直至2023年,冉老伯的这个“结”仍未解开。
2023年5月,冉老伯向重庆市检察院提交了监督申请。由于案件时间跨度长、案情复杂,重庆市检察院决定联合重庆市检察院第四分院、酉阳县检察院成立办案组一体办理,并由酉阳县检察院协助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
接手案件后,一系列问题扑面而来——地在哪?有多大?归谁所有?拿着已经泛黄的土地承包合同,吴迪和办案组成员决定先去争议土地回水湾找答案。然而,到了争议地现场,吴迪却发现公路早已修建完工,根本无法按照土地承包合同记载的四至界限来判断地块的位置和面积。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案涉地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因修建防洪工程被征收,废弃后被村民开荒耕种,而后又被发包给冉老伯,直到2009年修建公路时再次被征收。”吴迪介绍说。为避免程序空转,防止因案致贫,吴迪和办案组成员决定先组织案涉行政机关与冉老伯协商,通过给予冉老伯补偿金的形式化解行政争议。
然而,面对这样的处理方式,心中仍有怨气的冉老伯并不接受,他想不通:“自己耕种了十几年的承包地,怎能被白白征收?”
案件再次陷入僵局。
如何才能解开冉老伯的心结,让行政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吴迪和办案组成员决定回到那份行政处理决定本身寻找案件突破口。
“回水湾的土地性质是否为国有?既然为国有土地为何被再次征收?”带着这些问题,吴迪和办案组成员经过梳理案情、厘清证据链条,发现行政机关在行政处理决定中对回水湾土地性质的认定确实存在问题。拿着厚厚的证据材料,经过与行政机关多次交流并指出问题所在,行政机关同意对冉老伯进行补偿。
但得知补偿金额后,冉老伯仍不满意。为了解开冉老伯心中的“结”,吴迪和办案组成员多次与行政机关召开分析研判会,拿着征地补偿标准,综合土地面积等,反复向冉老伯讲解计算过程。最终,冉老伯接受了和解方案。
这块长期累积在冉老伯心里的“石头”终于被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