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文摘   教育   2023-06-12 18:39   广东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四个字,仅仅只有四个字,却承载了太多太多。

  这是一个贯穿整个人生历程的话题,从出生到长大,每个人生活在不同的家庭氛围之下,受父辈,祖辈生活习惯,家教影响,个人所展现出来的为人处世,面对事情的解决能力,以及生存能力都有所不同。在大学毕业进入工作和岗位之后,与同事邻居以及自己的另一半相处的模式一定程度上是父辈或者祖父辈影子的再现。在听了上师大李燕教授的课程之后,心中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今记录。

1、当家庭成员之间出现矛盾之时,家庭成员之间是冷战处理?还是把问题摆在桌面上积极沟通与交流?

家庭成员之间如果有矛盾,选择冷战处理的夫妻,往往给家庭笼罩一层阴霾。

也不愿先低头,就导致言语摩擦,眼神敌对,拿孩子撒气,严重者甚至拳打脚踢出现家暴的情况。孩子作为旁观者,往往不知所措,站在角落里无力的忍受着阴霾的家庭氛围。


如果家庭成员之间有矛盾,选择积极解决问题的夫妻,往往会达到增进夫妻关系的效果。

两人各自选择坐在桌子对面掐表5分钟计时各自讲出心中不快之处,彼此体会到对方的真实想法,一起解决矛盾的根源,那么相似问题以及情景大概率不会重复在家庭里重现。

父母解决问题的方式潜移默化的给自己的孩子做示范。两种选择,不过就是冷战or积极解决。

2、家庭成员之间角色界定明显吗?每个人有特定的责任和分工吗?是否出现“住在家里的叔叔”的角色?

家庭成员之间角色界定很重要,角色界定需明显。需要反思,母亲担任的是什么样的角色?父亲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家务活每个家庭成员应分工明确,切忌出现一人包揽另外清闲,一个人累死,另一个人闲死的问题模式。病态家庭关系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出现父亲是“住在家里的叔叔”,事不关己把家庭当旅店,缺乏亲子交流的情况。

3、父亲角色的特点:

如今在中国,对于孩子的教养上,很多父亲担任边缘角色。“睡在家里的叔叔”。虽然是开玩笑的打比方,可不得不承认,父亲更少的参与女儿的教养。

做丈夫角色优于父亲角色

对于父亲团体,应调整社会性别角色观念。并不是,女性必须洗衣做饭,男性只挣钱养家,家务一概不问。我们要鼓励父亲参与生产过程和幼儿的哺育工作。作为父亲,更应主动学习情感表达与沟通的技巧。

4、父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刺激认知和语言发展

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

促进社会性发展

提供安全感

冒险、幽默、合作、竞争、独立

积极的人际关系

男孩的男性榜样

高成就的动机

5、如何培养好爸爸?

调整社会性别角色观念,鼓励父亲参加生产过程和婴幼儿的哺育工作。父亲应学习情感表达与沟通技巧:倾听、陪伴、拥抱与抚摸。

6、母亲的角色:

满足孩子生理需求有弹性的管教孩子平衡职业与家庭。

7、母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敏感性、反应性与接受性。

依恋关系:好奇心、探索行为以及智力

社会发展:社会互动技巧、人际关系模式。

8、夫妇,需要发展的任务有哪些?

新婚阶段:发展任务1

确立夫妻各自的角色与责任的分配

发展互相满足的性关系

家庭经济的预算与处理

发展出双方都能满意的沟通型态,学习如何适当表现需要和欲望。

发展成熟且双方都满意的家庭计划。

新婚阶段:发展任务2

与生长家庭感情分离,并能发展良好的姻源关系。

发展良好的朋友交往模式,选择共同的朋友。

建立亲密关系的规范:性、信任、沟通等。

发展成熟且彼此满意的关于工作观点。

决定住房的问题。

日常生活上的互相适应,如娱乐、

宗教信仰。饮食作法、人生观和共度的时光等。

初为父母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

居住环境的重新安排,以适合孩子的生活与发展。维持家庭费用的收支平衡。

夫妻双方角色的调整

坦诚沟通养育孩子的观念问题

重建与亲戚的关系

积累社会资源(如保姆的利用、医疗机构、托儿机构等)

了解自己的孩子:她/他的体质、气质等,这些是日后发展的基础。

家有学龄前子女阶段发展任务:

适应新的家庭角色及职责的划分。

学习为人父母的各种技能。

对事业、前途等工作的各种适应。

对孩子的成长而失去自己的自由的适应。

教导儿童新的技能

建立家庭的规则及标准。

开始要放弃“被完全依赖”的心理。

家有青少年子女的阶段:

父母的教养观念父母必须摒除孩子是自己财产的观念,培养自己

对孩子的独立性。

满足孩子独立与依赖的需求,配合孩子的需要,做弹性的调整。

父母必需加强夫妻间的联盟。

9、家庭发展任务:

婴儿期的孩子:

学习适应性别差异;

对周围世界形成简单的概念;

学习如何与父母、手足及他人相处;学习说话;

学习区辨对与错,并发展良心意识。

婴幼儿阶段的家庭发展:

对婴幼儿生活所需的居家环境作安排与布置;

对照料婴幼儿的花费开支,当用则用;重新调整父母相互间的责任;

对教养子女的沟通方式重新界定;

家庭与社区生活的适应;

对其他子女的出生要有家庭计划;重新形成新的家庭生活哲学。

学龄前儿童家庭:

适应新的家庭角色及职责;

学习为人父母的各种技能;

协调夫妇角色与父母角色;

对事业、前途等工作安排的重新适应;

适应因培育孩子而失去了自己的自由;

学习掌握教导儿童新的技能促进儿童的社会化;

建立新的家庭规则及标准。

学龄期儿童(6—12岁)

发展成就动机;

发展日常生活必要的概念;

发展良心、道德与价值观;

发展独立性;

对社会团体与体制有适当的认识与态度。

提供子女必要的活动与维持父母的隐私;维持家庭财务上的平衡;家庭内相互合作;

父母间能相互满足需求;

维持有效的家庭沟通;

维持大家庭内的亲密关系;

扩展家庭外的关系;

检验与重新调整家庭哲学等。

10、好父母的标准:

一个细心的照顾者

一个积极、敏感的合作者

有责任心:榜样、指导等

一个自我控制的人

倾听、陪伴(在一起)

11、

12、

13、


心理学以及教育学,不仅仅局限在助人上,个人发展以及未来自己的家庭真的需要学习这些。幸好,遇见这个课程,系统又清晰。感谢国家!在成长!

















果果心情
小果的心情投递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