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保定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经营主体总量达到106万余户,新登记经营主体17万户……
保定市全面叫响“投资保定”“保定服务”品牌
保定市在全省率先开展食品连锁经营企业(商场超市、便利店、小型餐饮等)“一证通用”改革工作。图为工作人员正在为企业现场办公。
保定晚报讯(记者杨虎 通讯员宋凯)“我为保定的营商环境真心点赞!”春节前,北京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计划在保定新开一家连锁店。让这家公司的经理康碧微没想到的是,他们在我市通过线上申请,当天就拿到了食品经营许可证。
2月1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去年以来,保定市全面叫响“投资保定”“保定服务”营商环境工作品牌,在制度建设、政务环境、市场环境、要素环境等方面多举措、齐发力,改革事项推动、数字赋能联动、试点先行带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取得显著成效。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稳固基石。来自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去年,保定市本级574个事项全部实现全流程网办;“12345”便民利企暖心热线接听来电240万件;保定经营主体总量达到106万余户,新登记经营主体17万户……
据了解,2024年,保定市加强制度建设,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出台了《保定市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打造“投资保定”“保定服务”品牌活动年实施方案》,着力打造“投资保定”“保定服务”营商环境工作品牌。在全省率先印发《保定市全面落实<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的实施方案》,纵深推进京津冀营商环境一体化,并向市县两级延伸。系列制度建设的落地落实,推动保定的营商环境取得显著提升。2024年,保定市先后获评“2024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荣誉称号、“国家商品交易市场创新监管试点城市”,成功入选全国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积极承接省营商办“小切口改革”任务,承办数量质量与雄安新区并列全省第一。市营商办常态化总结提炼改革亮点、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全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域的100件亮点工作让人耳目一新。坚持成熟一个向上推送一个,全国各级媒体130多篇优化营商环境领域报道让“投资保定”“保定服务”的金字招牌为大众所津津乐道。
保定市12345热线设立20个企业服务专席,主要受理企业准入、涉税服务、社保开户、注销变更等方面业务诉求。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保定市在政务环境方面持续改革创新。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看得见”的线上帮办服务,928项服务事项上线视频导办帮办,累计为经营主体服务6000余次。建设数字政务门牌,打造图文化、口语化、个性化白话版办事攻略,实现45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家门口一键触达,累计推送服务56000余次。打造“高效办成一件事”“13+10”保定落实版,信用修复一件事、残疾人服务一件事等13个国家重点事项办理时间由平均27个工作日压减为8个工作日,“证照联动注销”“个体工商户注销”“多企一类事集中办”等7个县域特色“一件事”扎实推进,进一步丰富“高效办成一件事”应用场景。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开展“窗口直办+帮办代办+政策上门”主动服务,累计征集企业诉求556条,响应率100%。
在市场环境方面,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经营主体总量达到106万余户,同比增长5.23%;新登记经营主体17万余户。去年,保定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不动产登记税费“一次收缴、自动清分”。目前,累计完成税费同缴业务近4000笔,并形成可复制经验向全市、全省推广。去年8月,在全省率先实现“预售合同备案+预告登记”线上同步办理业务,在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时,可同步申请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大幅简化了办理流程。上线以来,已累计完成业务2400余笔。
去年,保定市还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及公开招标的政府采购项目“双盲”评审全覆盖,共完成招投标项目4902个,其中国有企业中标570个,民营企业中标4296个,实施远程异地评标项目627个。率先推出食品连锁经营企业“一证通用”改革,办理食品连锁企业申请22件,累计为企业节省110个工作日。“一证通用”改革被纳入“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同时,保定市还对药品连锁经营企业进行“先证后验”改革,去年保定市新成立药品零售连锁总部20家,比去年全年增长185.7%,累计惠及药品连锁经营门店500余家,新开办连锁门店数量同比增长32.75%,药品零售经营连锁率由原来的48.9%提升至64.66%。
在要素环境方面,金融支持为企业注入强心剂。去年,保定市成立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联盟,发布保定普惠金融信贷产品名录。保定市还积极探索科技企业融资“联评联保联贷”模式,做大做优“科技赋能贷”“科创贷”“专精特新小巨人贷”等产品体系。去年,保定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564.4亿元,同比增长44.98%。指导辖内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557.97亿元,较年初增加286.48亿元。
在信用环境方面,2024年,保定市累计向企业送达《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1438份、通过信用中国协同工作平台完成企业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2203条。针对涵盖27个部门系统的申请企业上市、融资信贷、表彰奖励、招标投标、资金申请和项目支持等场景,以“一平台、一门户”开具信用报告,累计出具公共信用报告1939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