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章古台中学大门照(1994年) 天地轮回,时空变换。转眼我已从教育岗位上退下来八年多了。退休后总爱回忆从前工作经历交往过的那些人和事。我知道这也许是人变老的表现.有时理智告诉我;看过的风景和过往,就不要再过多的留恋了。但每每还是不能自已。 这里我时常想起的是,当年从章古台中学去往奈曼五中的那些老师们。想起当年的他们,眼前总是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尽管岁月流逝,却很难带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他们的音容笑貌,举止投足,不时浮现在眼前,那些人和事,那些情和景,魂牵梦绕,割舍不断。他们当年在章古台中学那块土地留下的足迹,流过的汗水,奉献的青春,取得的业绩,令人难忘,让我动容深感自豪。 时光回到2003年的8月,上级政府决定奈曼旗成立第五中学。第五中学是一所蒙授初中。生源是将旗内部分乡镇蒙授初中学生集中到新成立的奈曼五中就读。同时在上述蒙授初中学校工作的教职工,大部分被调往奈曼五中,当时章古台中学有24名教职工调入奈曼五中。这24名教职工有参加工作30年的老教师,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更有刚步入教坛的青年教师。章古台中学大约有300名蒙授生到奈曼五中读书。 作为曾任章中校长的我,内心的波动还是很难平复的。因为我和这些师生走过一段难忘的时光。一时还真有点难以割舍。当时我想,蒙授初中的撤并,无疑使章古台中学失去了半壁江山。当然我也清楚,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2003年秋季开学,我便亲自送去奈曼五中报到的教职工。我们伴着萧瑟的秋风,走进了新成立的第五中学。第五中学位于大镇南,原桥河乡中学旧址。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建筑工程留下的痕迹,路旁新锄的杂草还没清理完。教室空荡荡的,因为学生还没报到,办公室的桌椅还没摆好。走进食堂,还没开火、显得十分冷清。到了教工宿舍,新报到的老师各自扛着行李,放在新安的床铺上。触景生情,依依惜别,总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去一去不复还”之感。也许这种比喻并不贴切,也许是我自作多情,但这就是我当时真实的感受。一晃21个春秋过去了,物是人非,当年位于桥河乡的奈曼五中,早已告别了那块芳草地,迁址到奈曼大镇内。当年调入五中的老师们,有的已经退休,当年那些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也已人到中年。在我的心中那是一支优秀的群体。这支群体如果往稍远一点说,大部分是从原伊和达钦中学撤并后来到章古台中学。那是1995年的秋天,伊和达钦中学撤并。原伊和中学教导主任梁国刚和其它9名教职工,来到了章古台中学。 应该说,这些教师的到来,改变了章古台中学的师资结构,增添了新的力量。这些教师大多数都是师范院校大中专毕业生,业务水平堪称一流。我们原章古台中学的教师,当然也很优秀。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令人称道。但因很多教师是民办出身,专业知识能力训练有限,知识的高度、深度、广度,总有点稍逊风骚。我们取得的成绩,大都靠的是时间加汗水,日光加灯光的付出,靠的是“不见鬼子不拉弦的”“土八路”打法。梁国刚和他一起过来的这支队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老梁的人品,用一个词概括“德高望众”,又是教学管理的行家里手。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强将手下无弱兵。从此我们一起在章古台中学那块土地上风雨兼程,摸爬滚打,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当年的章古台中学是代表奈曼旗乡镇苏木中学,接受并通过,自治区和国家“两基”验收的3所学校之一。这里有他们的付出和奉献。 从1995年伊和中学撤并,到2003年去五中,8年间我们同在一片蓝天,同处一方热土,留下一段段难忘的记忆。 在当年章中去五中的教师中,有几位老教师;嘎布力玛老师,昂斯力玛老师,加上后来去蒙小的张金良老师。她们当年把火红的青春,似水的年华奉献给章古台中学那块土地。嘎布力玛老师教初中数学,她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负责学校财务现金管理工作。工作繁杂。她和郝会计管的账,因一次不愉快的事件,接受了上级严格审计。结果是不差一分钱,虽不是专业财务管理人员但账面清楚干净规范,令人钦佩。昂斯力玛老师是一位出色的物理教师,她全身心扑在教学上。曾多次获全旗物理教学成绩奖。张金良老师中学时代是原伊和中学全旗蒙文教学名师彭斯格老师的得意门生。是章古台中学蒙语文教学骨干教师。曾两次承担章古台苏木政府举办的那达幕大会蒙语播音主持。而今这三位教师在五中和奈曼蒙小完成了她们的事业旅途。开始享爱退休后的生活。愿她们身体康健、岁月平安。 在当年去五中的教师中,有3名汉语文教师:希日巴拉、席德喜和金荷花老师。希日巴拉老师为人低调。不仅心灵、而且手巧。写一手很好的毛笔字和钢笔字。看他的教室,他的字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当年学校用白砂砖铺的拱形林荫路,希老师铺的最好,不亚于一个成手瓦工。席德喜老师也是一名优秀的汉语文教师,教学成绩曾多次受到教育部门表彰奖励。让我想起他在章古台中学工作时,他居住的房子一天晚上因电短路失火,将房子烧毁。火灾发生后,学校组织教职工捐钱捐物。仅用一周时间就将烧毁的房子修好,令他十分感动,更加努力工作。不幸的是去五中一年后,遇车祸,英年早逝。令人扼腕痛心。现在席德喜老师已长眠于他的家乡,明仁苏术一片寂静的杨树林中。我们可以告慰他的是:章古台教育那块土地没有忘记他。他的名字和业绩,已写入了章古台教育的史册。还有一位汉语文教师,她的名字叫荷花。曾在章古台苏木政府举行的第三届那达幕大会做蒙语播音主持。那时她正值花的季节,真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小荷初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只蜻蜓就是我校青年教师杭常山,正是他采撷了美丽的荷花。小伙子很优秀,在当年义务教育“两基”档案整理中,付出了一定的汗水和心血。后来杭常山改行从政了,愿他们的生活如“映日荷花别样红”。 让人难忘的还有马高娃,天锁。马高娃老师是一位工作认真负责,班级管理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有许多挑皮的孩子,在她的关爱教育下,完成了学业。记得有个男孩家住在章古台苏木哈里哈嘎查,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孩子学习成绩一般,有辍学危险。但这个男孩爱唱歌,高娃老师便注重发挥这个孩子的特长,给他唱歌表现的机会。在新年联欢会上,这个孩子唱的一首《草原恋》音纯调正很有草原歌手齐峰的歌唱风格。这个孩子终于完成了初中学业。当时在她的班级里,还真有几名调皮的孩子,特别是一个叫巴根的孩子,调皮的出了名,在她的教育下,完成了学业,走向社会还成了一名医生。我想这些都蕴含着一个班主任的心血和汗水。现在高娃老师已退休,她一定是桃李满天下的老师了。天锁老师是一位心态乐观性格随和,心地善良的女教师。当年在章古台中学上班时也经历过一次有惊无险的事情。当时她家住在伊和达钦嘎查。每天和丈夫陈永清骑摩托一起上班。伊和达钦到章古台中学有10多公里路,中间要途经窑努呼村。有一次骑摩托走到窑努呼村东北角时,因速度太快,正赶上村里撒牛,摩托一下冲进牛群,将牛群中的一头牛腿撞折。因刹车过急,将骑在后面的天锁老师,甩了出去。不知她那时做的是前滚翻,还是后滚翻动作、总之是腾空而起,重重地摔到了路下。当时她已有几个月的身孕。尽管当时牛已负重伤,她却安然无恙,毫发无伤,令人称奇。到了第二年,一个健康的小生命降临到章古台那块土地。请满月喝喜酒那天,我和老师们都喝多了,真正偿到了“喜酒不醉”的感觉。人们习惯称天锁为老天,真是老天保佑了“老天”,保佑了那条小生命。当年的那个小生命。早日长大成人。我想也许是章古台那块佛教圣地,保佑了她们母子承安。请相信,人若善良,天地佑之。即使你不信佛,也没关系,但要记住做人不能没有佛性。 宝山老师也是从章古台中学去五中的教师,他和妻子牡丹老师原来是政府公务员,改行而从教的。这在当时是很难理解的。因为当时很多人都找门路,挖关系弃教从政。大概是他们看破红尘,厌倦了官场上那些复杂的政治纷争,去寻救学校这一方净土吧。在章古台中学期间。他们夫妇二人又主动去了当时章古台苏木最东边处于沙漠之中的一个小村--巴嘎达钦。这对那个村来说,是一件大喜事,去报到那天,村长亲自杀羊设宴,以示欢迎。因为他们知道,村里突然空降了两名大学生,来教他们的孩子意味着什么。宝山夫妇二人,与当他父老相亲相处得非常好,经过几年的努力,教出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其中有一个叫艳翠的女孩高中毕业后,考入内民大医学院,现在成了内民大附属医院的一名医生。村中还有一个男孩,也当上了一名临床医生,他们都是宝山和牡丹老师的学生。宝山老师和妻子牡丹性格很相似,淡泊名利,性格柔软、不争不抢,做人低调,对养生颇感兴趣。练过气功。会开“天门”。现在正在练瑜加。只吃素食,愿他们在健身养生方面。成仙得道,感悟人生。 蒙语文教师满都呼,化学教师莫德格,都是原章古台中学的骨干教师,也是土生土长的章古台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默默无闻、不声不响、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当年章古台中学蒙授教师中,有一批刚刚大学毕业的青年教师,他们才华横溢,风华正茂。数学教师乌日嘎、李桂英、娜仁格乐、高常山、物理教师王玉香、蒙语文教师吴美荣、历史教师代小、地理教师胡双宝、计算机教师龚铁龙、还有敖金花、宝金莲、潘玉玲。尽管这些青年教师,来章古台中学时间不算长,但他们的知识才华,职业修养,都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在当年去五中的教师群体中,还有我们几位老领导,老前辈,老教师的子女。他们是我的老校长,原章古台总校校长朝格老师儿子英语教师梁君,他说话腼腆,温之尔雅。原伊和中学副校长赛音图老师儿子温都苏,原章古台教育老前辈,离休教师章其布的儿子王宝才师傅,喜欢跟他开玩笑的老师,称他“王八菜”,不过确实炒得一手好菜。他们在章古台中学工作积极勤奋,值得点赞。 原章古台中学是蒙汉合校。分别用蒙汉两种语言文字授课,师资结构上也需配备两套人马。师资资源确有些浪费,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让部分蒙文教师兼任汉授班级课程。我们想通过努力,培养一批蒙汉兼通的教师。这一点我们很有信心。因为我在伊和达钦中学读高中时,教我们汉授班课程的大部分都是蒙文教师,都很优秀,令人羡慕。一开始,这些教师感到很为难,缺少自信。我们一边鼓励,一边做硬性要求,并引进激励机制。让陈永清老师教汉授物理,让宝山老师教汉授政治。好象还让胡双宝老师教汉授地理了,有点记不清了。让常德老师兼汉文班体育课,教研组也是一样,不按蒙汉划分数研组,而是按学科年级划分,让部分蒙授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多给这些蒙授教师,用汉语展示的机会,逼他们提升汉语表达能力,用今天的话叫,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学生也一样,蒙汉学生编在同一宿舍。让蒙汉师生多接触,多了解。也许这就是今天说的融合发展。我想当年的章古台中学,尽管没人给我们颁发“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的牌子,在我们的心中,早已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了。正如校歌歌词唱得那样:“勤奋敬业、校风纯洁”。蒙汉师生真有点“谁也离不谁了”。 应该说,在当年章古台教师群体中有一些年轻领导干部也得到了历练。是章古台那块土地给了他们施展才华的平台。加之他们自己的努力,走上了一又一个人生制高点。章古台是佛教圣地。也许这就是“佛度有缘人”吧。 陈永清,内师大物理系本科毕业。性格直率,为人刚正。从伊和达钦走进章古台中学,从教研组长做起,分管电教副主任,教务主任,业务副校长,章古台中学校长,现任五中校长。他是教物理的,他的成长印证了一位物理学家说的:“给我一个支点、我会撬动地球”的理念和道理。 韩巴特,他并未去五中,而是去了教体局和蒙小。他性格开朗、活泼乐观、多才多艺。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和毛笔字。每当章古台召开大型会议或开展大型活动,蒙汉两种语言文字的会标都由他来完成。他先后任过章古台中学副校长,章古台中心校校长,2000年任鑫龙海希望小学首任校长等。后调入教体局和蒙小工作。在任鑫龙海希望小学校长期间,在茫茫的沙海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将学校管理得有声有色。学校湛称沙海中的一颗明珠。 杨爱华,他也是当年从章古台中学走出去的年轻领导干部。尽管他不属于去五中的教师范围之内,但我想,我们也不能忘记,他在那片热土的奉献和付出。在章古台中学,他从班主任做起,后任政教处主任。改行从政后,先后任原章古台苏术党政秘书。2006年章台苏木政府撤并后到旗纪委工作。当年在章古台中学工作期间,他的班级管理有创新有特色。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好评和社会的认可。他任政教主任,学校德育工作成果丰硕。学雷锋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校曾被评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特别是学校体育活动非常活跃。“五一”排球赛,“十一”篮球赛,秋冬越野赛,是学校每年的常规赛事,还有教师经常自发举行的“利源标”排球赛,我也挺喜欢参加。学校每年元旦的迎新活动,也可以说形式多样。以班级为单位的师生联欢会,教工朴克赛。所有这些活动,都由政教来组织领导,其工作量可想而知。杨爱华老师那种工作热情,那种敬业精神和组织才能让人钦佩。 星光不问赶路人,我想当年的这些年轻干部,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撑起一片籃天。 而今我们进入新的时代,现在的奈曼五中办学水平可谓硕果满枝。我想这里有五中人辛勤的汗水,也是其校长治校风格的投射。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有一次出门搭车偶遇现在五中工作的年轻教师那仁满都嘎,他告诉我,现在的五中有很多都是当年从章古台中学过来的教师在桃大梁。章古台中学的校风,在五中有所体现。听后心里很是慰藉。是的现任五中校长陈永清和前任五中校长马巴根那,都是从章古台中学那块土地走过来的。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马巴根那刚从师范毕业,被分配到章古台中学工作。当时的章古台中学办学条件非常艰难,连教室都无法保证。只好借当地卫生院空房上课。马巴根那就是在这样的办学环境中走出章古台走进五中,进而步入通辽市蒙古族学校。衷心希望这两位校长不忘来时路,事业总年轻。 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阴。落叶逐秋去,人间又深冬。写到这里,窗外的雪花飘飘洒洒。片片雪花有的落在树上,有的落在路旁,有的不知飘向了何方。但我相信天上没有一片落错地方的雪花。无论落到哪里,都会带来春天的歌。正如当年走出章中的老师和学生,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来一份岁月深情。
作者简介:张玉琢 , 内蒙古通辽退休教师,曾任章古台中学校长。喜欢文学。 记忆中的往事——通过回顾往事,交流情感经历,分享人生感悟,传递人生正能量……阅读更多原创作品的请关注《记忆中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