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不骄败不馁,先做人,才能成为一个棋手”,姚想同学说。
来自我校公共艺术学院的姚想是工艺美术专业2024级的新生,更是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棋协大师”。在“光明科学城”全国国际象棋公开赛的赛场中,他身穿“武设青年”战袍,代表学校出征。在连续两场与国家队队员的对战中,每一场姚想都足足坚持了三个半小时。
出色的表现让他收获了一众喝彩,和他一起参赛的,不乏有国家队选手,但他的脸上从未显现分毫的迟疑,只见沉着。
结缘:始于年少热爱
十八岁,是什么样的?对于很多人来说,十八岁是新的起点,是刚刚步入大学生活的新阶段,可对姚想来说,却已经是他与国际象棋结缘的第十五年。
在他三岁那年,第一次拿起棋子,却不曾想埋下了一颗追梦的种子。即便日日为友,他对象棋的兴趣也始终未被磨灭。在五岁时,姚想就申请加入了俱乐部,开始接受正式的训练,开启了他的国象征途。
成长的过程中,国际象棋一直陪伴在他左右。2019年的一场在长沙的比赛,真正改变了象棋对于他人生的意义。在这场职业国象比赛中,年少的姚想获得了全国第十的成绩。当奖状被捧在他手心的那一刻起,国际象棋在他心里,好像变得不一样了。
一旦上了赛场,往日沉默寡言的他就变得鲜活起来。在64格浩瀚宇宙中,姚想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以棋会友”在他的身上生动体现。他享受着下棋为自己带来的喜悦,是对手亦是朋友,无论输赢,都可以用思考来提升自己。
平衡:精于艺体融合
在家人的引导下,姚想了解到了“艺体融合”的概念。在下棋之余,姚想发现了调节心情的独家诀窍——画画。在高考中,他选择了美术专业,并且报考了我校工艺美术专业。棋与画,紧紧围绕着他的生活。
在今年7月举办的全国国际象棋棋协大师赛现场,姚想同学接到武设录取通知书寄出的电话,并在这场比赛中成功晋升为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棋协大师。
9月15日,来校报到后的姚想身披武设“战袍”,参加湖北省国际象棋等级赛!从早8点至晚6点,七轮比赛,三胜三和一负,共4.5分,获全省公开组第十名!这份爱好和学业上的巧合,正是艺体结合的跨界融合最好的诠释。
“叮”,10月25日到30日,在深圳“光明科学城”全国国际象棋公开赛的赛场中,棋钟再次响起,新的一场博弈又开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棋盘上的局势动荡复杂,交织着智慧与策略的较量。两位棋手在一张棋桌前相对而坐,姚想全神贯注地盯着棋盘,脸上显现出沉思、专注与自信的神情。周遭的氛围弥漫着宁静而紧张的气息,令人情不自禁地屏息。
面对强大的对手,姚想同学不免紧张的情绪。可下棋如人生,他选择在逆境中保持冷静,专注于棋局之中,将整个局面发挥到极致。他想起教练曾对他说,练时吃苦,战时放松。平日里千万遍的练习,最终才能在赛场上更好地发挥出来。
一场国际象棋比赛,至少要三个小时以上。耗费了大量精力,也占用了很多的时间。虽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姚想也在努力的平衡自己的学业和下棋。在比赛之余,他还主动补齐因比赛请假的课程,还按时认真完成作业。
在课程作业中,姚想同学以自己的热爱为切入点,和大家分享了《国际象棋的艺术设计发展与思考》,和更多的同学共同交流艺术和体育的结合,老师评价说“第一次见到有同学用国际象棋作为文创载体,非常有创意!”
热爱:彰于武设校园
国际象棋这项运动在国内青少年之中并不算热门项目,在宿舍里,姚想没有可以“切磋”的对手。为了“弥补”这份遗憾,他选择拿起棋盘开始零基础教学。
今年10月,他申请在武设成立了第一个国际象棋社——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国际象棋俱乐部,希望向更多的同学普及国际象棋这项运动。并主动担任了社长一职,成为校园国际象棋“传播大师”。
“走棋,落棋…”同学们认真研究的背影,映衬着校园美好的阳光。姚想说,平常和同学们下棋的日子让他感到放松,国际象棋这项运动的推广也会让他感到快乐。
期待,在武设校园,看到更多像姚想同学一样的,坚持热爱、敢于尝试、不断成长的“武设青年”!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青年创意中心倾情出品
文案:青年创意中心 魏伊苒
排版:青年创意中心 魏伊苒
采访:青年创意中心 李鑫玉 魏伊苒
编审:青年创意中心 方曦浦 陈昕苒
文章审核:郜峰
投稿邮箱:qncmzx123@126.com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青年创意中心
最美 | 武设 | 五色 | 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