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尔逊·帕塔尔:跳起纳孜库姆 把快乐传递给每一个人

旅行   2024-11-28 18:40   新疆  

 


编者按:
  每个平凡的个体都是生活的主角。每段平凡的人生,都有不凡的奋斗故事。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推出《我的吐鲁番》栏目,记录100个生活在吐鲁番的平凡奋斗者。这些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又代表着一类群像,他们都是吐鲁番发展的见证者和建造者。通过这些面孔,你可以感知这座城市的情绪、包容、开放、发展。城市是幸福生活的载体,城市的大树万古长青,我们栖息于它的枝头就会情不自禁地为此而歌唱。
  致敬每一位为吐鲁番奋斗的人,每一位生活的勇士都应该被尊重、被看见。

  我的吐鲁番,我们的吐鲁番。



“自由、活泼、乐观……是纳孜库姆的舞蹈动作特点。”11月18日,在鄯善县木卡姆演艺中心,吐尔逊·帕塔尔边说边向身边的年轻舞蹈演员们演示纳孜库姆舞蹈动作,只见他动作矫健、节奏明快,展现出这种舞蹈独特的韵律感。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纳孜库姆吐鲁番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吐尔逊从15岁起便开始学习纳孜库姆,至今已跳了四十余载。


“纳孜库姆集乐器演奏、竞技表演、哑剧表演、说唱等于一体,其蹲步舞在当地民间歌舞中独树一帜。”吐尔逊介绍,舞步以“单步走”为主,膝微屈、身松弛,变换姿态间流露出亲切与幽默。同时,舞蹈中还融入劳动生活场景,如搓线、拉面等。大量的蹲跳、跳转等技巧动作,让舞蹈显得轻快有趣。“矮子步”尤为有名,表演者挤眉弄眼、摇头晃脑,引得观众哄笑不止。


谈及为何学习纳孜库姆,吐尔逊回忆,儿时每逢农闲、婚礼、重大节日,村民们总会欢聚一堂,共舞纳孜库姆。“第一次看大家跳,我就被现场欢乐的气氛所感染,也想把快乐传递给身边每一个人。”他开始拜师学习纳孜库姆,“我的师傅是艾力·铁木尔,上世纪50年代,他便开始登台表演,他对我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有严格要求。”


11月18日,在鄯善县木卡姆演艺中心,吐尔逊·帕塔尔(前排左二)演示纳孜库姆舞蹈动作。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阿地兰 摄


“艾力老师先让我们观察鸡鸭等动物的生活习性,帮助我们理解舞蹈动作。”吐尔逊发现,家禽在走路时不仅有着独特的节奏和步态,摇头晃脑的样子也显得尤为有趣。于是,他便尝试模仿这些动作,将之巧妙地融入舞蹈中。


“第一次登台,我太紧张了,在舞台上放不开自己,被观众倒喝彩,但艾力老师不断鼓励我。”随着学习的深入,吐尔逊逐渐掌握了“板腰取花”“背手俯身叼花”等高难度动作。他还领悟到,纳孜库姆的魅力不仅源自其幽默风趣的舞蹈动作,更离不开对音乐节奏的掌控。他又开始学习乐器,努力将音乐的韵律与舞蹈的动感相契合,跳得更加生动、有趣,在舞台上的表演也更加收放自如。


随着技艺日益精进,吐尔逊开始在当地婚礼、节庆活动中展示纳孜库姆的魅力,并逐渐将表演的舞台拓展至乌鲁木齐市等地。这些年来,他参加了“自治区第八个文化遗产日暨首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展演等重要活动,获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优秀传承人”“吐鲁番市优秀民间艺人等称号。


11月18日,吐尔逊·帕塔尔在鄯善县木卡姆演艺中心排练节目。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阿地兰 摄

多年的演出经历让吐尔逊深刻体会到,纳孜库姆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更多人参与。他培养了多名学徒,26岁的米吉提·亚森就是其中之一。米吉提从事装修工作之余,热衷于学习纳孜库姆,“吐尔逊老师不仅教我们跳舞,生活中有困难也会帮我们,私下里我们更像是朋友。”


“我今年63岁了,身子骨还硬朗,还有力气跳舞。身为纳孜库姆的传承人,我深感自豪。今后,我会培养更多年轻人,将这一民俗文化传承下去。”吐尔逊说。


记者:阿地兰 艾尼瓦尔

海报设计:王娅慧





关注公众号“吐鲁番旅游”

精彩持续推送



编辑:时蕙敏

审核:马丽英

终审:张国碧

来源:吐鲁番零距离

吐鲁番旅游
致力于宣传吐鲁番旅游资源,创意旅游活动,创新营销模式,打造吐鲁番旅游的自媒体、新旅游、新媒体。期望吐鲁番旅游每一天都有新变化。“西游第一站 神遇吐鲁番” 吐鲁番旅游,加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