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2023年)》选登 | 山西省翼城县政沣农业种植家庭农场

文摘   三农   2024-09-20 10:13   北京  

山西省翼城县政沣农业种植家庭农场积极应用先进实用技术,通过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推动粮油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实现科技入场、增产增收。

山西省翼城县政沣农业种植家庭农场成立于2020年12月,有家庭成员3人,主要从事小麦和玉米种植。80后家庭农场主夫妻放弃城里工作的机会毅然返乡创业。家庭农场主负责经营管理和无人机械操作,妻子负责配药销售、记账,父亲负责驾驶、维修农机。家庭农场拥有整地、播种、施肥秸秆还田、收获等大中型农机具10台(套)、植保无人机6架,日作业能力达1000亩。2022年,家庭农场收入120万元,其中经营收入85万元、服务收入35万元,被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一、农机农艺融合,全链条节本增效
家庭农场注重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购置烘干机、大马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植保无人机、测土配方施肥仪等先进农业机械,安装GPS智慧农机大数据服务平台,装备小型气象监测仪,通过农机农艺结合,实现小麦玉米全程智能化作业。在耕整地环节,打破地埂实现“小块并大块”,通过平整土地增加有效种植面积10%;在拖拉机上搭载自动驾驶系统,降低机手操作强度,杜绝重耕漏耕现象。在播种环节,通过小型气象仪实时监测土壤墒情,配合无人驾驶系统和排种监测系统,采取适时精准播种,达到行距一致、种子排量统一,便利收割作业,减少收获机损率10%以上。在田间管理环节,运用无人机配套多光谱航测,精准识别作物长势,经过数据分析后开展自主飞行、变量喷洒,满足不同长势作物用药需求。在收获环节,收割机搭载自主驾驶系统进行收获作业,做到割幅均匀,避免漏割,减少损失。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应用全程智能化农机作业,亩均可节省作业时间50%油耗30%、用种量5%、用药量40%,节本增效明显。

二、良种良法配套,全过程科学管理
家庭农场通过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加强精准管理,实施科学种粮。
一是坚持优选良种。在农业技术部门指导下,经过几年试种,优选适宜当地种植条件的新品种,主推的翔丰517小麦优质品种亩产量达600千克以上,比当地平均亩产高出150千克。
二是实行秸秆离田、粪水还田。将农作物秸秆集中离田,减少了病虫害,提高了免耕播种通过性,保证了出苗率,实现一举三得。同时,与多家养殖场合作,将粪水腐熟后还田,既解决了养殖户粪水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又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使用量50%。
三是应用新技术。大力推广应用生物防治、麦茬免耕播种、水肥一体化、“一喷三防”等技术,开展农药减量增效植保试验,杀虫剂、除草剂分别减量50%、40%。
三、示范引领服务,全方位助力增收
一是项目示范引领。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指导下,家庭农场积极实施小麦宽窄行探墒沟播项目,通过局部旋耕、干播湿出,整地、施肥、播种、镇压一次完成,有效解决了早作地区旋耕整地失严重、耕层水分不足的问题。经过家庭农场的示范推广,小麦宽窄行探沟播技术实施范围已扩大到周边5个乡镇,实施面积达3万余亩,比常规播种方式亩均增产80多千克、增收200元以上。
二是开展农机服务。家庭农场利用自有农机对外提供小麦和玉米耕整地、播种、飞防等社会化服务,2022年对周边小农户服务面积达到4万余亩。
四、开展复合种植,有效提升产量
2022年以来,家庭农场积极响应号召,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探索采用“4行玉米+4行大豆”种植模式,试验改装复合播种机,满足大豆玉米适时播种、方便机械化作业的需求。改装后的播种机实用性更强,采用宽窄行模式,使大豆和玉米的相邻行采用一穴双株的种植方式,满足大豆玉米亩留苗株数。通过农机改造,家庭农场不仅节省了每台1.3万元的农机购置费用,也使后期粮食收获的机具选择范围更加宽松。2022年,家庭农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亩产玉米650千克(与当地玉米平均亩产持平)、大豆152.5千克,真正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目标。

来源:《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2023年)》


相关阅读:

农业农村部《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2023年)》选登 | 天津市北辰区聚鑫家庭农场

中国家庭农场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主办的家庭农场公众号。第一时间发布国家家庭农场政策资讯,及时分享各地的家庭农场实践动态,并积极推送理论界的相关研究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