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大学生数量逐年攀升。2024 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 1179 万人,比去年增加 21 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长使得就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根据官方数据,青年失业率 20%,实际情况可能更严峻,80% 的同学面临长期待业。此外,高校毕业生 CIER 指数自 2018 年达到 1.74 后持续降低,2022 年二季度达到历史低点 0.53,反映出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不断加剧。
二、就业难之因
(一)产业格局矛盾
当前的产业格局存在一定问题,大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社会需求不匹配。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其培养目标是为服装企业输送设计师,但实际上服装企业对设计师的需求有限。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一方面大学培养的各专业大学生过剩,另一方面企业不需要这么多大学生。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就业时面临尴尬局面,想做的工作自己不够格,愿意接纳自己的岗位自己又看不上。
(二)专业与现实脱节
很多专业存在教学与现实不匹配的问题。一些专业的专业课和当下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存在很大脱节,甚至有的专业至今还使用 90 年代的教材。在 2020 年代的当下,这无疑让人感到差距太大。如果是 985/211 这类院校毕业的学生,面对专业课落后,还可以依靠学历优势来弥补。但是普通本科、大专毕业的学生,拿着相对不值钱的学历,指望通过和现实脱节的技能去应聘,很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冷漠处理,这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现象。
(三)大学生心态问题
部分大学生心态不好,自视甚高。很多末流二本毕业生,能读到本科并非自身优秀或努力,而是因为大学不断扩招。但他们却觉得自己就是精英,不愿从低端做起。比如一些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对工作环境、薪资待遇等要求过高,眼高手低。这种心态使得他们在就业时更加困难,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三、就业难之具体体现
(一)就业方式受疫情影响
疫情使得线上招聘成为主流,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困难。例如,线上招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软件故障,影响考试成绩。中央民族大学硕士毕业生褚雨桐就反映,同学们参加线上考试时曾遇到软件出故障、汉字无法输入等状况。同时,为了保证笔试和面试时周围环境干净整洁,有的同学专门去宾馆订房间,额外增加了一笔开销。中国传媒大学高天也提到了这一问题。此外,受疫情影响,实习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北京理工大学的黄博川被安排到一个县实习 3 个月,但因为疫情原因只能在线上实习,主要帮忙处理一些电子文件等,这与实地工作有很大不同。疫情造成的出行不便也增加了大学生就业困难。天津师范大学周妮的同学因疫情滞留在山东老家,无法参加天津当地公司要求的线下笔试和面试。北京工商大学毕业生车路在企业进行入职前实习时,因学校疫情管控,进出不便,只好在企业附近租房住,房租成为一笔不小的开支。疫情反复还导致许多招聘考试时间推迟,尤其是公务员考试,让应届毕业生更加感觉就业难。首都经贸大学硕士毕业生孙嘉旋参加了几个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有的进入了面试名单,但迟迟没有组织面试,让她心里没底。
(二)就业信息有效覆盖面不足
虽然高校建立了完备的就业信息渠道,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很多,但许多毕业生仍感到就业信息有效覆盖面不足。一方面,高校信息渠道丰富但与专业设置不同步,无法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福建师范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毕业生贺清想去上海与专业相符的外贸公司就业,但学校是师范院校,教育类就业信息更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就业信息相对不足。另一方面,对于想去外地或家乡就业的学生来说,可选择的信息少。湖北经济学院硕士毕业生曲文雅想回家乡河南就业,但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大多在湖北,很少涉及河南,她只能通过网络或企业网站找信息、投简历。
(三)结构性错配
区域机会和流动意向错配:当前东部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 51.3% 的就业岗位需求,而大学生往东部地区投递简历的比重达 57.0%。中部地区提供了 22.6% 的大学生就业岗位需求,但只有 18.0% 的大学生把简历投递到中部地区。从城市维度看,新一线城市和四五线城市分别提供了 37.5% 和 11.1% 的大学生岗位需求,但在 6 月份收到的大学生简历比重仅分别为 35.9% 和 9.8%。
学历要求与学历结构错配:随着高校扩招,高学历大学生越来越多,但更高学历岗位在就业市场需求中的比例更小,用人单位的很多岗位并不能与高学历相匹配。例如,2022 年全国农民工总量 29562 万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 13.7%,但大多数仍从事低端行业工作,总体就业质量不高。
能力要求与专业背景错配:理工科与经管类专业供需不平衡。理工科学生对就业形势的预期要好于人文社科类学生。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法学及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认为今年就业形势 “非常难” 的人数比例超过了平均值;而理学、医学、工学和农学类学生认为今年就业形势 “非常难” 的比例低于平均。
企业性质与就业偏好错配:大学生倾向国企、外企和上市公司等,而民营企业需求大。当前民营企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 65.8% 的岗位需求,但 6 月份只有 27.8% 的大学生简历投递到民营企业。相反,国企、外企和上市公司分别只提供了 5.4%、5.2% 和 6.8% 的大学生岗位需求,但投递到这 3 类企业的大学生简历比重竟分别达到 13.8%、16.3% 和 11.3%。
行业需求与求职热度错配:大学生偏好稳定行业,冷落市场化程度高行业。例如,受疫情影响,毕业生更倾向于新经济行业就业,如 IT / 通信 / 电子 / 互联网、文化 / 传媒 / 娱乐 / 体育、商业服务 (咨询 / 财会 / 法律 / 广告)、金融业等行业,但这些行业的岗位竞争也相对激烈。而一些传统行业,如制造业和建筑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就业岗位缩减,竞争加剧。
岗位缺口和职业选择错配:大学生期望高级白领职业,冷落劳动强度大职业。例如,一些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对工作环境、薪资待遇等要求过高,眼高手低,不愿从事基层工作或相关行业。而一些劳动强度大的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等,却面临招工难的问题。
四、就业难之影响
大学生就业难可能滋生否定读书的社会情绪,引发对教育体系不满,产生心理问题概率增加,影响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信心。
(一)否定读书情绪滋生
“毕业即失业” 的现实容易让社会部分群体对教育体系产生质疑,认为教育无法帮助他们实现期望的经济目标。在一些不良网络舆论的影响下,如 “拜金” 等不正确的金钱观,容易滋生 “读书无用论” 等负面社会舆论。据统计,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约有 30% 的人开始对读书的价值产生怀疑。这种负面情绪的传播,不仅影响了正在求学的学生,也可能让一些家庭对教育投资产生犹豫。
(二)心理问题概率增加
长时间的待业状态会导致大学生的社交圈子缩小,使他们感到孤独、社会排斥及自我价值感下降。研究表明,大学生就业难群体中,焦虑、自卑、抑郁、嫉妒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比就业顺利的群体高出 40%。例如,一些毕业生在多次求职失败后,开始自我封闭,不愿与他人交流,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三)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信心
大学生就业难可能会让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受到影响。一些待业青年可能会将自身困境归咎于行业体系的不公平、国家扩大就业的相关政策乏力等。加之一些不良网络势力的推波助澜,这种负面情绪可能会扩散,影响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预期。例如,在一些网络论坛上,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讨论往往伴随着对经济形势的担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五、破局之策
(一)大学生自身
先就业再择业: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应树立 “先就业再择业” 的观念。据了解,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 1170 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面对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毕业生们不必过分追求理想职业,而应先进入社会,通过实际工作积累经验,提升自身能力。例如,许多毕业生通过先就业,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还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珍惜应届生身份:应届生身份具有很多优势。国家对应届生就业有一定的政策扶持,很多企业在 “校聘” 上只招收应届毕业生,被招聘的大学生还会受到企业的重点培养,薪资待遇优厚。同时,应届生在落户方面有优势,很多大城市的企业在招聘应届生时,可以让应届生把户口迁到当地直接落户,享受当地市民的福利待遇。此外,应届生还可以享受城市人才引进的政策,如住房补贴、车补等。例如,李明是 2024 年大学毕业,在 2024 年 9 月份以前他都是属于应届生毕业生,能够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找工作,享受应届生带来的特殊待遇。
制定长期计划:大学生在毕业前应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方向,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例如,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职业规划课程、咨询职业导师等方式,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多尝试锻炼个人能力: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例如,可以参加实习、志愿者服务、科研活动等,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同时,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竞赛、培训等方式,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二)高校方面
完善教学形式:高校要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实践教学。一方面,专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可以增加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职业规划、创业指导等公修课中也应开设实践教育专题,增加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例如,北京科技大学的实践育人模式从实践前的选题和理论授课,实践中的指导,实践后的答辩、考核、评奖、成果转化等,是一个非常完备的体系,为其他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丰富教学内容:大学生社会实践包含内容广泛,除了专业实习、见习,还应该包含思想教育、参观访问、志愿者服务、科研活动、调查调研、勤工俭学、劳动实践、办公软件技能训练、团体活动、创新创业等各项内容。例如,高校可以创设一种机制与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实践锻炼的内在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政府方面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丰富就业服务内容,拓展服务功能,加强职业指导,完善就业信息服务制度,做好职业供求信息发布,促进产业工人合理流动,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例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等部门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金秋招聘月等 “10+N” 专项服务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为产业工人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
加大就业帮扶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就业市场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例如,制定印发藏汉双语版 “企业篇 + 个人篇” 政策明白卡,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等积极参与农牧民群众组织化转移就业。实行干部分片包干督导指导机制,组织就业经办人员分批到市局跟班学习政策兑现标准和流程。采取 “先发后补” 或 “边发边补” 方式,全方位扩大跨区域劳务输出路费补贴惠及面,激发农牧民群众跨区域外出务工的内生动力。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