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泸州”系列报道⑥丨从蜀中“袁隆平”到西南“水稻王”

政务   2024-10-11 11:05   四川  



新闻背景

2005年5月26日,《泸州日报》一版刊发稿件《蜀中“袁隆平”》,报道了省劳模、省水稻高粱研究所研究员郑家奎潜心研究水稻的故事。他根植田间地头,不断突破瓶颈,为我省的水稻研究事业贡献了科技力量。郑家奎同其他科技人员一道,在水稻遗传育种、传统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育种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成果,并协助周开达院士主持和组织我省水稻育种攻关,使我省水稻育种水平跃居全国领先水平。


2005年5月,《泸州日报》农村大市场专刊记者陈易君在采访中,听到一些农技人员、农户讲,省水稻高粱研究所有一个专家搞水稻研究本事大。


农村大市场专刊关注“三农”,特别关注“三农”中典型的人和事。为此,时任专刊主编王宗琪和记者陈易君采访了时任省水稻高粱研究所副所长郑家奎。当年5月26日,《泸州日报》一版以《蜀中“袁隆平”》为题进行了报道。


郑家奎


搞水稻育种研究的科研人员,在抽穗期、成熟期2个关键时期,恰遇最热的季节,须“雷打不动”地守在田里。一亩地有2万多份“材料”(一个父本和一个母本组合成一份“材料”),需要比较选择、观察效果,郑家奎所带领的课题组有100亩这样的“试验田”,人均要管10多亩。


每天上午八九点钟,他们顶着烈日下到稻谷已长至齐腰深的“稻海”里工作。而此时露水最多,露水加汗水,常常将下半身浸透。


郑家奎等人摸索出经验:就是头戴草帽,手拿竹竿下田。


草帽防日晒,竹竿赶露水,再穿上旧衣服。而晒得黑不溜秋的皮肤,近看就像挖煤工人。


多年来,郑家奎和他同事的“日历”上无节假日概念,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外忙育种研究。


陈易君谈到当时采访印象最深的是,郑家奎谈到对家庭的“欠账”,其心中涌动着愧疚。1989年7月,女儿出生时,恰逢水稻扬穗期,他选择在田里观察、比较,离不开;1998年,女儿生病住院,他在外育种;女儿16岁了,他只开过两次家长会……数落起自己的“不是”,郑家奎心情沉重。“谁叫我选择了水稻育种研究呢?”郑家奎说道。


对于种水稻的农民而言,要想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改善水稻品质,不失为最佳的现实选择。而水稻不育系遗传背景狭窄这道难题,却似一只“拦路虎”横亘在种粮农民增收的路上,一直制约着我国杂交水稻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让不少科学家伤透了脑筋。


为了攻破这道难题,作为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首席专家,郑家奎与所里的同事一道,历经19年的努力,终于创制出粳稻雄性不育新质源一一K性不育胞质,这在国内外均属首次。它在水稻新质源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外粳稻不育胞质在水稻大面积生产应用上的空白,这项发明获得了2001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无一等奖)。


这道难题是如何解决的呢?水稻雄性不育K性新质源的创新研究与利用,是继袁隆平院士创新野生稻不育胞质和周开达院士创制籼稻不育胞质之后,郑家奎和同事采用粳籼复合杂交诱导线粒体发生分子重排的技术路线,创制出的粳稻不育胞质,属我国第三代水稻不育新质源,也是创造亚种间核质杂交优势利用的新途径。该水稻新质源与已经应用的野生稻胞质和籼稻胞质相比,在提高杂交产量、改良品种品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突破。


利用该项技术,该所育成早稻,以及中籼早熟中熟迟熟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K性杂交新品种16个,并在四川、贵州、重庆、广东等南方稻区累计推广种植5000万亩,产生的经济效益达到17亿元。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稻抽穗扬花期遇到炎热的天气,多地气温达到35℃以上甚至更高时,影响水稻结实。许多地方在极端高温的条件下,水稻结实率只有10%,亩产量只有一两百斤。对此,郑家奎和同事创新培育了耐热水稻,遇到高温不降低产量,已在很多地区推广。这也为泸州市粮食生产8连增、获得全省丰收杯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多年来,由郑家奎主持和参与完成的科技成果应用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50亿元,他先后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四川省杰出科技贡献奖和杰出创新人才奖等荣誉,人们对其美称由蜀中“袁隆平”改为西南“水稻王”。


今年5月,郑家奎因患肝癌不幸离世。


荐阅读




明起报名丨泸州市市直机关公开考试转任公务员,市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

全国先进!泸州市红十字会,喜讯传来了!

西班牙大使来函:感谢泸州!

来源丨泸州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丨简放鹏

编辑丨郭建 责编丨谢蕤
审核丨杨茜
由于公众号运营规则的改变,你可能无法及时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将“泸州发布”设为“星标”,具体方式见下图。

泸州发布
中国酒城醉美泸州,一座酿造幸福的城市。 发布正面信息,汇集社情民意,宣传泸州形象,深化政府服务,打造阳光透明服务型政府,引领良好社会风尚,传递“中国酒城-醉美泸州”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