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泊在大连港集装箱码头的“东方 钦奈”轮(2024年7月18日摄) 摄影 / 本刊
共和国版图上,东北举足轻重——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024年,实施东北振兴战略迈进第三个十年。东北以滚石上山的韧劲爬坡过坎、迎难而上。如今的黑土地,正在抢抓新机遇、担当新责任、展现新形象,焕发出崭新气象。
新机遇:驱动东北全面振兴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东北把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凸显东北的重要战略地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化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
——锻长板,扬优势。
9月20日,一箭六星,“吉林一号”卫星又一次遨游天穹;今年上半年,批发销量突破20万辆,“红旗”轿车再创历史新高;2023年,589项重大科技成果在黑龙江落地转化……从大国重器到智能科技、民生好物,一项项喜人成果映射着东北地区资源条件良好、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更传递出东北立足优势锻长板加快高质量发展的信号。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近年来,东北各地依托装备制造业基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以有效释放传统产业蕴含的新质生产力,让“老树发出新芽”,同时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逐渐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态势。
——联通双循环,畅通大循环。
东北是我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在我国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东北地区打出对内对外开放组合拳,进一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与东部沿海和京津冀的联系,释放出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动力。
近年来,东北一方面持续打造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一方面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9月初,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黑龙江)举行。本次活动黑龙江签约项目172个,签约金额2565.6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69.4%。
——服务全局,筑牢“五大安全”根基。
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中的重要使命,夯实“五大安全”战略地位,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
近年来,东北各地下大力气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民营经济,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全力吸引人才回流,探索东北老工业基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去年吉辽两省实现人口净流入,扭转连续十几年净流出局面,黑龙江省内高校毕业生留在哈尔滨的人数达4.34万人,近5年来首次实现近20%的增长。
今年上半年,辽宁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吉林省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1.6%;黑龙江提速构建向北开放新高地,进出口总额首超1500亿元;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除煤炭产业链不断延伸外,电力、稀土和多晶硅等产业也持续壮大……
在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风电装备生产制造厂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在组装设备 (2024年3月5日摄) 张涛摄 / 本刊
新责任:强化战略支撑作用
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东北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更为凸显。近年来,东北深挖资源禀赋,放大比较优势、缩小短板差距,大国重器持续“压舱”,科技优势加快转化,大国粮仓更加丰足。作为“共和国长子”,新时代的东北锚定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战略支撑作用日益增强,振兴脚步更加坚实。
——为产业升级做支撑:装备制造业“挑大梁”。
国产首艘航母、航母舰载机、跨音速风洞主压缩机、“华龙一号”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复兴号”高速动车组……进入新时代,一批大国重器持续在东北问世,夯实我国产业安全的根基。
大国重器“上新”,高端装备向强。近年来,东北的装备制造龙头企业聚焦重大装备制造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不断取得突破。近6年,中国一重创造48项首台套新产品,开发出64项新技术,3项解决“卡脖子”问题科技成果问世,高质量完成4项国家重大工程。“过去我们一直都是跟随模仿式创新,现在国外没有的我们也要干。”中国一重科技部部长郑新毅说。
乘“数”而上,老中生新。东北近年加大力度推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改造。辽宁设立2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今年,吉林全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计划提升至50%;黑龙江围绕“上云、用数、赋智”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
——为新质生产力作贡献:“独角兽”“小巨人”崛起。
走进长春长光辰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智能生产线上,一枚枚经过精密加工的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顺利下线。此前,在高端装备领域,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长期被国外垄断。
“我们牵头研发了面向专业影像的8K超高清CMOS图像传感器,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公司总经理王欣洋说,2024年长光辰芯在相关细分领域已占有颇具规模的市场份额。
近年,东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推动科教资源优势转为创新发展优势,通过梯次培育、接力扶持在细分领域掌握“独门绝技”的“独角兽”“小巨人”等科技型企业,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2023年黑龙江实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589项,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同比均增长22%以上;辽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全省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去年达55.5%。
——为粮食安全做保障:高质量筑牢大国粮仓。
东北大地,田畴似锦,大地流金。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政治担当。近年,东北各地把多种粮、种好粮作为头等大事,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高质量保障粮食安全,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
东北加快打造一批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黑龙江高标准农田突破1亿亩,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居全国首位。吉林2023年建设高标准农田居全国第三位。截至目前,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吉林粮食单产居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首位。
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内游玩(2024年2月15日摄) 王建威摄 / 本刊
新形象:唱出“冰与火之歌”
从上个冰雪季的“尔滨现象”到入春后大连港东五街的顶流,东北文旅的持续火爆不仅聚拢了人气、提振了士气,更让外界发现一个新东北——鲜活、上进、温暖的新东北风令人刮目相看。
——从“雪乡宰客”到“南娃北调”。
2018年的冰雪季,部分经营者临时取消订单、没有明码标价等行为让“雪乡”深陷危机;上个冰雪季,哈尔滨爆火后也曾出现突发事件,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首日遭遇退票风波,园区致歉、整改、退票,优先保障游客利益,反而加分。
两次危机,两种结果,也让外界对东北的印象发生润物无声的积极变化——东北人骨子里的实在、敞亮,正让更多人爱上这片黑土地。从“小土豆”到“小砂糖橘”,从“小野生菌”到“小豫米”……今年,东北文旅产业爆火,全国各地到东北游玩的大朋友、小可爱们纷纷被冠以各种昵称,这昵称正是东北热心“宠粉”的缩影。
形象之变让东北文旅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今年1至8月,辽宁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6.1%;黑龙江接待游客1.65亿人次、同比增长41.1%;吉林从“一季火”迈向“四季红”,今年仅清明节假期接待国内游客数量就同比增长226.53%。
——从“灰头土脸”到“精神焕发”
“脸怎么红了”“精神焕发”……1957年,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问世,随后电影《林海雪原》与京剧《智取威虎山》一度风靡全国,其中杨子荣与土匪“座山雕”这段机智的问答几乎妇孺皆知。
当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涌向林海雪原,他们发现东北人真的很拼,东北各地“精神焕发”的文旅局长便是缩影:沈阳、吉林市等地的文旅局长拍摄宣传短片、到景点和游客互动,忙得“脚打后脑勺”。
走过荆棘方见繁花。经济下行、营商之弊、体制沉疴……有着辉煌过往的“共和国长子”在市场化改革浪潮中曾遭遇转型阵痛。面对质疑,从优化营商环境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以转变干部作风为突破口,从根本上扭转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和面貌;一方面除旧布新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滚石上山一步步走出低谷。今年上半年,吉林地区生产同比增长5.7%,增速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连续6个季度高于全国;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表现亮眼。去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3%,十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增速。
——从“凛冽故事”到“找寻希望”。
从双雪涛的《平原上的摩西》到班宇的《冬泳》,再到杨知寒的《独钓》,广袤的白山黑水间,关于时代、关于困境、关于希望的文学作品,触及无数家庭和个人的记忆。
近年来,一批反映东北地域特色的文学、影视、音乐作品频频出圈,“色调”也在向着坚守信念、乐寻希望的暖调进发。2022年初,根据梁晓声长篇小说《人世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吉林省多地取景拍摄,并引发现象级收视热潮;今年,以辽宁兴城泳装产业发展变迁为背景的电视剧《乘风踏浪》热播,展现了改革开放浪潮下东北人的敢闯敢拼。
喜剧是东北文艺的鲜明标签之一,近年,东北喜剧作品也从“黑”某些群体向更具原生态的松弛感和满满的人情味转型。在火爆网络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一个名为《德古拉和我》的小品讲述了吸血鬼无意间闯入东北,被热情、好客且略带一些强迫感的村民留在东北长住的故事,看似荒诞的背后展现的正是东北人的温情与自信。
白山黑水、热血不改。东北文艺作品活力蒸腾,正是东北精气神的新迸发。(采写记者:宗巍 徐扬 王春雨 强勇 郭翔 马晓成)
游客在沈阳故宫参观 (2023年4月30日摄) 杨青摄 / 本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