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畔走出的布衣诗人
孙晓林
谢榛画像。
本文作者孙晓林到临西县尖冢镇向当地群众采访谢榛故事。
临西县文史学者梁振波向本文作者孙晓林介绍谢榛在临西的历史。
《临西县志》所载谢榛传略。
今人出版的谢榛著作。本版摄影孙晓林
临西县地处运河之畔,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名人辈出,其中,明代时期的文学大家、曾为“后七子”领袖人物的谢榛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人物。谢榛祖居临西县尖冢镇,其诗风领一代文坛风向,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一生无缘官场,游历大江南北,所到之处皆留诗作,被称为布衣诗人。
天资聪慧 人生传奇
谢榛(1495—1575年),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祖居山东临清州尖冢镇(今属临西县),出身贫寒,自幼一目失明,天资聪慧,人生经历曲折传奇。他是明嘉靖、隆庆、万历年间的大诗人、诗歌理论家、作曲家。他是一个文学大家,因史书简略,故仅以诗名行世。其自幼喜通轻侠,爱好声乐。15岁师从乡丈苏东皋学诗,16岁写的乐府曲辞,即在临清(今临西)、德平等冀南、鲁西一带广为传诵。而立之年,他西游彰德(今河南安阳),献诗于赵康王朱厚煜,深受喜爱。彰德旧为邺地,是汉末建安时期文人荟萃之地,而赵王亦富有文才,喜揽文士,榛遂成为赵王门客。其间,其诗词主要描写邺城(今临漳西部,历为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之都城)风光及友人酬答。时日以久,谢榛不耐此等闲适生活,遂以邺城为中心,开始了大河(今黄河)南北的漫游。20余年间,南向沿江而东,游庐山,至南京,溯江而上,观览荆襄形胜。北赴京都,登居庸关,游五峰山。其间,他曾两登嵩山寻访禅僧,至朱仙镇凭吊抗金英雄岳飞,赴吹台悼念李白、杜甫、高适。同时结交了众多地方官吏、宗室藩王及僧侣、隐逸、酒家、学子等,写下了大量记游诗,流传甚广。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谢榛第一次赴北京,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相识。当时李、王初出茅庐,谢已诗闻遐迩。他们经常一起写诗、论诗。后至嘉靖三十一年榛二次赴京时,应李攀龙、王世贞及徐中行、梁有誉、宗臣、吴国伦等盛情相邀,结为诗社,史称“后七子”,且拥谢榛为领袖。“后七子”独主文坛,引领文风,文学理论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恢复古代文学的传统,反对当时流行的台阁体诗文。进一步强调复古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真诗在民间”的观点,认为真正的诗歌应该来源于民间生活。后七子的文学理论对推动明代文学多样化发展以及后来的清代古文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他们的复古实践也为中国文学批评史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因主张不一,分道而行,因榛游道日广,秦、晋诸王尽为友好,大河南北皆称先生,故遂应邀复游。嘉靖三十九年,赵康王卒,谢榛返回故乡谋生。嘉靖四十三年,应故人之召,客居晋阳,作《留穷诗》,在穷愁之中自我宽慰。后浪游关陕,心境悲凉。此间即兴感怀,诗多写其凄苦悲凉的心情。如《百花叹》《偶成》《积雨感怀》,以及《示儿》诸诗。万历元年(1573年)冬,复游彰德,赵王曾孙穆王亦宾礼之。酒阑乐止,命所爱贾姬独奏琵琶,曲乃榛所制竹枝词。榛方倾听,王命姬出拜。榛曰:“此山人俚言耳,请更制,以备房中之奏”,诘朝上新词十四阕,姬悉按而谱之演奏,获众盛赞。第二年元旦,榛离别彰德,穆王盛礼相送,归姬于榛。榛游历燕、赵,至大名时,有客请赋寿诗百章,至成八十余首时,落笔而卒,溘然仙逝,实乃来之奇才,去之不凡。
才华横溢 高风亮节
谢榛一生虽为布衣,但高风亮节、仗义执言、忧国忧民。谢榛游历河南时,结识了浚县人卢楠,其为明嘉靖年间著名诗人和辞赋家,后成为好友。嘉靖十九年,卢楠遭人诬陷蒙冤受审,又因礼数不周得罪知县,被投入狱中,并拟治以大辟之刑。谢榛得知卢楠的惨况后,带着卢楠的著作进京求见达官贵人,先是朗诵卢楠的诗赋,接着哭诉道:“卢生真是遇到了天大的冤枉啊!现在你们不帮他平冤昭雪,等他蒙冤死去后,再写像哀悼贾谊那样的辞赋又有何用?”在谢榛的真情感染下,“后七子”中的重要人物、时在刑部任职的王世贞等也帮助谢榛一同为卢楠奔走、申辩,终使卢楠得以获释。谢榛的这一举动,更使他名声大振,人们把他比作战国时射书救聊城的鲁仲连,从士大夫到广大的青年才俊不仅争相与其结识,而且纷纷传颂他见义勇为的事迹。
谢榛常以“淡泊”自许,但仍不忘关心国事。嘉靖二十七年,内阁首辅夏言和兵部尚书曾铣,因反对权奸严嵩,遭谗被杀,一些友人亦因此而先后贬谪外地,为此谢榛写了多首安慰、鼓励他们的诗歌。嘉靖二十九年,鞑靼攻入古北口,直抵北京城下,朝野震动。奸相严嵩不准诸将出击,致使京畿之地惨遭掳掠。诗人睹此,忧愤无端,写《秋日即事五首》《哀哉行》《元夕同李员外于鳞登西北城楼望郊外人家,时经虏后,慨然有赋》诸诗以记其事。
谢榛所处的时代,朝廷腐败,宦官跋扈,统治阶级搜刮无度,更由于当时西北边患频生,东边倭寇不时侵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一介平民的谢榛,虽为生计奔走于豪贵之间,但始终体验和关注着现实人生的辛酸和人民的苦难。他在《渔樵叹》一诗中,尖锐而深刻地揭示出“樵夫有山不得樵,渔家有潭不得鱼”而生计无望、妻子啼饥的惨景。在《狼儿涧歌》这首诗中,作者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指出了历代统治阶级的煌煌殿宇,是代代石工的尸骨所建成的这一残酷现实。最后,诗人发出了“天地不老青山平”的悲愤慨叹,抒发了自己强烈不满的感情。此外,在《良哉行》《隆庆道中有感》《王主箔乐三归自昌平志感》等诗作中,作者都能真实反映异族侵扰、人民备遭涂炭的现实,此类诗作也是谢诗中的闪光之作。
笔耕不辍 著作等身
谢榛一生游历,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谢榛传世诗集有十几种版本,主要有《游燕》《适晋》《入洛》《江南》《四溟山人全集》等,其中以《四溟山人全集》(赵府冰玉堂万历二十四年刻本)收诗最多。全集二十四卷,前二十卷收诗2353首,后四卷为《诗家直说》(后人改称《四溟诗话》),收诗论416条。诗的数量超过了李白、杜甫存诗的总和,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在诗歌创作上的深厚功力与创作风格,也反映了他的艺术追求和人格魅力。
谢榛的诗歌创作内容广泛,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尤为突出:一是因他长期转徙于公卿、藩王之间,过着类似乞讨的生活,所以其诗经常抒发他飘游中的凄苦情怀。如《夜坐感怀寄徐文山》等篇,苦情愁绪,溢于言表。他描写旅途的困顿也颇为真切精细:“凉雨何冥冥,黑云复浩浩。山行夜不休,破屋临古道。数口远相投,芜秽不及扫。园荒无主人,马散啮秋草。”(《雨中宿榆林店》)诗人也时常升腾起“他年学耕稼”(《春夜即事》)和“亦有逃禅意”(《暮秋夜柬宗上人》)的愿望。但实际上他仍然是到处奔波。二是由于他长期游历,通过谢诗可循按现今版图他游历过晋、冀、鲁、豫、陕、苏、皖、湘、鄂、赣、粤、闽、浙、川、滇,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写出了大量游记类诗作,代表作有《渡黄河》《赴石门峡》《居庸关》《晚眺》《野兴》《送谢武选少安犒师固原因还蜀会兄葬》《游洪光寺》《登盘山绝顶谒黄龙祠》等。按当时地域他游历秦、晋、燕、赵较多,所以塞外风光常常出于笔端。像《塞上曲四首》《胡笳曲》《九月雪》《冬夜闻笛》等诗,较为生动地描绘出“吹落梅花雪满山”“菊花含冻不成秋”的景色,也表现塞外人们的风貌和情怀,如“弯弧仰射双□下,日晚穹庐带雪归”“野烧连山胡马绝,何人月下唱凉州”。有些诗歌还吐露出他期望良将守边的想法。他在《送许参军还都下兼寄严冢宰敏卿》里就大声疾呼:“三关父老且挥涕,当代应多卫霍俦!”三是谢榛具有高尚的人格、深厚的家国情怀,不仅心怀天下,而且热爱家乡、行孝尽忠、珍重亲情,这些在他的人生中、诗文中都有体现。他与结发之妻贫贱相守、相濡以沫,养育了五子,分别是元灿、元辉、元炳、元炜、元烛,他在诗作中多次提及,给每个孩子都写过专题诗作,有《离感篇远示元灿、元辉诸儿》《除夕示儿元炳,兼忆元辉诸儿》《示儿元炜、元烛》《端午忆元炜、元烛》等诗,可以想见其对后嗣的关爱。谢榛有一个弟弟,叫谢松,在谢榛父亲的安排下,让谢榛与谢松分家另过,谢榛主动提出把家里全部20亩土地归于弟弟耕种,自己出外讨生活。谢榛还曾专为其弟作诗《秋日怀弟》:“生涯怜汝自樵苏,时序惊心尚道途。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残灯梦有无,遥想故园挥涕泪,况闻寒雁下江湖。”足见其兄弟之间的手足情深。
谢榛对家乡怀有深厚的热爱。邢台东隅是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流经的地方,临西就在运河岸边,谢榛故里尖冢更是运河上重要的码头所在地,历史上漕运发达、商贸繁荣,是闻名遐迩的经济重镇,时有“一(北)京、二(天津)卫、三尖冢”之美誉。因此谢榛在诸多诗作里都写到家乡,写到大运河。关于京杭运河的诗,最脍炙人口的便是那句“春酒不同醉,春花空复开。美人临卫水,客子滞燕台”。诗中的“卫水”便是大运河临西段的别称,而“燕台”则指的是北京。这首诗以运河为背景,描绘了运河畔的美景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再如,谢榛在外游历回到故里时曾满怀深情地创作了《望临清故里感怀》(史料中有的记为“临青”,应是将“清”字笔误为“青”,抑或“清”字之通假)一诗,诗中写道:“故里民居夹轩盖,五十年来几度改。当时儿曹今老大,垂髫旧识我独在。人间醉眼莫见真,倏忽春光不相待。东西两河归一流,岸拥蒹葭秋复秋。忆昔扬帆坐舒啸,海门北转是燕州。”既描写了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感慨,又流露出对儿时玩伴的深情怀念,更刻画出对隋唐大运河之永济渠和京杭大运河之会通河在家乡临西汇流归一浩荡北去的沧桑盛景,还有对曾经自家乡乘船荡波、一路高歌、直达京都的美好回忆,无不充满了对家乡故里热爱之情、赞美之情和自豪之感。
引领诗风 影响深远
谢榛在“后七子”中,是唯一提出较完善的诗论主张的人,《四溟诗话》即其论诗言论的结集,收诗论416条。他主张复古,认为诗至盛唐便发展到了顶点。但他反对尺尺寸寸的模拟、蹈袭古人成句,主张据眼前景翻出新意。在诗歌理论上,谢榛主张“文随时变”“有意于古而终非古”,即诗歌创作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既要借鉴古人的优秀传统,又要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谢榛论诗主张取法盛唐,与“前七子”及“后七子”诸人并无不同,而在如何取法古人的方法上,则有许多不同,并指出盛唐诸人有瑕疵之处,并非尽善;宋诗亦时有佳句,未可全废。要看到前世大家风格各有不同:“有雄浑如大海奔涛,秀拔如孤峰峭壁,壮丽如层楼叠阁,古雅如瑶瑟朱弦,老健如朔漠横雕,清逸如九皋鸣鹤,明净如乱山积雪,高远如长空片云,芳润如露薰春兰,奇绝如鲸波蜃气。”同时,谢榛论诗,以格调为主,也十分重视感兴。他强调,对“初唐十四家”应“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得此三要,则造乎浑沦,不必塑谪仙而画少陵也”。谢榛较重视诗歌创作中各有所得的“天机”和“超悟”。由此出发,他强调情真,不要摹拟太甚:“今之学子美者,处富有而言穷愁,遇承平而言干戈。不老曰老,无病曰病,此摹拟太甚,殊非性情之真也。”并且还强调“人不敢道,我则道之;人不肯为,我则为之”的独创性。谢榛诗歌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文随世变”“有意于古,而终非古”“纵横于古人众迹之中,及手成家,如蜂采百花为蜜,其味自别,使人莫之辩也”。他不主张盲目复古,而是主张采取盛唐诸家的创作经验,来指导自己的创作,在承古中出新,达到自成一家。他不仅宣扬自己的主张,大声疾呼,而且身体力行、付诸创作实践,躬身垂范。他的诗能够体现深厚的文学功底,法度严谨,句式沉稳,以盛唐为法度,并注重字法和句式锤炼。谢榛善长近体,五律更优。特别是他的五言和七言诗情真笔老、苍劲有力、变幻多端,既有豪壮苍劲之感,又有精深峻丽的风貌。如他的五言诗《榆河晓发》:“朝晖开重山,遥见居庸关。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间。忽忆弃繻者,空渐旅鬓斑。”又如《居庸关·控海幽燕地》:“控海幽燕地,弯弓豪侠儿。秋山牧马处,朔塞用兵时。岭断云飞迥,关长鸟度迟。当朝有魏尚,复此驻旌旗。”再如《暮秋同冯直卿、秦廷献、李士美迎黄花山》:“深入黄花谷,高临玉女台。迎人千嶂出,随意一樽开。寒露垂瑶草,秋风扫石苔。子长耽胜绝,猿鸟莫相猜。”句烹字炼,表现出他风度端凝的艺术功力。此外,他的一些七绝也能节制精严、神采焕发,如《怨歌行》等,抒发情怀,颇为蕴藉。故《小传》曰:“茂秦今体工力深厚,句响而字稳……余录嘉靖七子之咏,仍以茂秦为首。使后之尚论者得以区别其薰莸,条分其泾渭。”手法上层层深入,变换自如,文字体现深厚功力,大有杜甫诗歌之风采。其写景诗格律森严,句法井井有条,时而抑扬顿挫,时而锋利渐进,笔下之景物气势磅礴,同时寄情于山水之间,给读者留下深邃的想象空间,能将读者带入诗人内心,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他的这些主张和创作手法,情感真挚,富有新意,在当时诗坛上具有较大的前瞻性和启示性,对推动诗歌创作的进步乃至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来源 | 邢台日报
编辑 | 王 涵
校对 | 兴书英
主办 | 临西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