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旧育新 全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年以来,我市聚焦发展堵点、民生痛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强招商抓项目,集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项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4年前11个月,衡水市21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9.4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106.5%。69个增发国债项目全部开工,其中57个已完工。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聚焦特色产业,锁定头部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引进培育专业人才,全面梳理衡水在外的成功企业家、领军人才、骨干企业的上下游客户,深入开展以商招商、亲情招商。
聚力新质生产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传统产业“发新枝”。2024年1月到11月,安平丝网产业营业收入达972亿元,同比增长5.4%。
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2024年,衡水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5家,低空经济产值突破20亿元,同比增长20.3%。
实施靶向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与活力。2024年,衡水市创新推出“一申即转”改革举措,解决了迁移登记过程中企业“两头申请、多次跑动”的问题。2024年,全市争取国家级改革试点52个、省级改革试点149个。市级798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免证办”,396类电子证照实现“免提交”。在全省率先开展经营主体登记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标准地+承诺制”2.0扩面升级,43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市新增经营主体7.4万户,同比增长4.5%。
2025年,衡水市将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调旧育新齐头并进,升级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全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建议WiFi下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