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摄影师|三峡之子:鸟类摄影重在享受过程

文摘   2025-01-23 11:50   北京  



《黑颈鹤》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因为在单位从事教育宣传工作的需要,我开始接触摄影和学习暗房技术。1988年5月,我的摄影作品《金色瀑布》入选《爱我中华、振兴石化--全国石化职工首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从此激发了我对摄影的浓厚兴趣。

2012年,是我临近退休的前一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到鸟类摄影。野生鸟类摄影的挑战性、灵动性和不可复制性等特征深深打动和吸引了我,并将我内心积蓄多年的摄影热情激发出来,并一发不可收拾。

2013年退休后,终于真正有了属于我自己的时间,自那时起,为拍摄野生鸟类,我先后前往西藏、新疆、内蒙等20多个地区以及国外的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拍摄各种鸟类600余种。

加强沟通、交流和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拍摄水平,而鸟网则正好满足了我对这个平台的选择。2012年,我注册成为了鸟网会员,2017年受聘为鸟网四川版版主。自注册为鸟网会员以来,我的摄影技术和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至2024年12月,我在鸟网共发表主题15508个,我的作品在鸟网首页荣获每日一图37幅,每日佳作57幅,首页精华1799幅。

通过鸟类摄影,我认识了一个我不曾知道的全新的世界。西藏的雪域高原,川西的茫茫湿地,云南的原始雨林,内蒙古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还有生活其中的无数美丽的精灵,每一次拍摄,都会在我面前打开一扇新的窗户和一个全新的世界。荡漾其间,让我认识了我过去不曾知道的美妙的世界。

通过鸟类摄影,我学到了我不曾掌握的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鸟类拍摄,必须要学习和掌握鸟类的相关知识和活动规律,而拍摄鸟类的过程,也正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鸟片的后期制作也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新和学习,鉴赏能力也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身的摄影理论水平,学习了解一些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

通过鸟类摄影,为我的社交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这些年,在拍鸟过程中,通过鸟网这个平台,通过拍摄活动,我认识和结交了很多朋友,有的成为至交,有的则成为我的老师,从他们的身上,我获得了友谊,汲取了养分。

通过鸟类摄影,我加强了身体锻炼,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愉悦心情。在无数次的拍摄活动中,我爬雪山,进湿地,上高原,入雨林,累在其中,苦在其中,更是乐在其中。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坚守和跋涉中,我的体质得到增强,更收获了创作后无比愉悦的心情。

鸟类摄影的这条路,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收获了友谊,得到了乐趣。正如很多朋友所说的那样,鸟类摄影,重在享受过程。因此,这条路,我将继续走下去!


《高山兀鹫》

 

《雪原行》

 

《藏羚》

 

《佛光耀神鹰》

 

《褐马鸡》


《诱惑》

 

《血雉情侣》


《玉树琼花蓝马鸡》

 

《雾中倩影》

  


▲摄影师名片

三峡之子,姓名游超智,四川成都人,中国十佳生态摄影师。

鸟网管理总监、高级顾问、四川版版主、生态摄影大师、国际自然摄影师、最佳评论员、特约撰稿人、VIP会员。



鸟网国际
用影像的力量唤起公众对野生鸟类的关注!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