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作伴品九江

旅行   2024-10-18 18:13   江西  



⊙《千里江山图》(部分)


饮食,讲究色香味。旅游,也是如此。徜徉山水,流连城市,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皆因人文和自然交汇而丰富升华,以致身心愉悦。


九江,一座诗意盎然的城市。3500多位文人墨客留下的超过16000首诗词,让这座城市享有“一城山水半城诗”之雅誉。加之《只此青绿》所取鄱阳湖和庐山之旷世美景以及不少美文加持,所以,跟着诗文游九江,无论品读人文之韵,还是欣赏自然之美,都是一次名副其实的“诗与远方”的双向奔赴。不仅如此,有诗文作伴的看山阅水,自然增添不少“色香味”。


有不少来过九江的人都说,在九江旅游,不需要导游。因为2200年间灿若星辰的历代文人名士,就是现成的“导游”,他们留下的浩如星海的诗词文赋,就是最棒的解说词。闻听此言,我暗自佩服,这才是最懂旅游的人。因为他知道,旅游中的人文陪伴,是最能走心的。


跟着苏东坡,品味哲思。

更多关于《题西林壁》一诗的理解,是课堂上老师的解析。今天,当我们来到位于庐山西麓由惠永法师于公元377年创建的被称为“庐山北山第一寺”的西林寺时,我们已从学校走向社会,从懵懂少年成为人之父母。此时,站在西林壁前,眺望远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苍山翠峰,再回望寺庙烟云往事,观照自己人生经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生况味,会与我们做学生时读到的体验迥然不同。我们似乎可以感同身受地领悟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得失成败、生老病死,其实都已在冥冥中注定,关键在于怎么看、怎么渡,一切随缘自解便是。


⊙《庐山五老峰》 摄影:潘立


被誉为“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的湖口石钟山,地处长江和鄱阳湖交汇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发出钟鸣之声而得名。别看它只有61.8米海拔和0.2平方公里面积,却沉淀着独特自然景观和丰富历史内涵。登临其上,间隔不到一公里分别濒临长江和鄱阳湖的“上钟山”“下钟山”形成的独特“江湖锁钥”以及江湖清浊两水交汇形成的“江湖两色”景象,令人叹为观止。自然景观奇妙,人文景致美妙。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石钟山命名由来,就引得东坡先生于元丰七年夏日与儿子乘小舟至绝壁之下一探究竟。当他看到“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才明白“石钟”之声何来。这次实地考证,不仅成就了苏东坡寓理于情、情理交融的第一篇记文《石钟山记》,更是留下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极富求索真理精神的精辟论述。文末“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更是尽显苏东坡的率真性情。有东坡陪伴的石钟之旅,是不是因此而变得更加生动和饶有情趣呢?!


⊙《石钟山》 摄影:李涛渊


跟着陶渊明,品味悠然。

风和日丽的日子,很多人会携妻带子、呼朋唤友,跟着陶渊明到庐山脚下的田园牧歌中,去品味悠然,觅一份清欢。在这里,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抚慰,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安顿。在这里,远处山峦浓淡相宜,炊烟袅袅;近处田畴纵横交错,鸡犬相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黄昏即刻,与三五好友品浓郁乡野饭菜,“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乐而忘返间,你会不由心生向往:这才是我们生活该有的模样!


位于庐山大汉阳峰下的桃花源景区,又称“康王谷”,历来被认为是《桃花源记》创作原型所在地。康王谷谷中西侧峰岭绵亘,青山叠翠,瀑溪潺潺,田园如画,气候适宜,引人入胜,是一处田园揽胜的绝佳地。入口处,有溪流自谷中蜿蜒向前,沿溪而上十里许,眼前豁然开朗,屋舍俨然,垄田层层,鸡犬之声相闻,溪流千回百转。此景直至谷底,有一条瀑布悬空数十米,蔚为壮观,这就是庐山著名的谷帘泉瀑布,朱熹手书"谷帘泉"大字刻于进谷路旁崖壁上,蔚为壮观。茶圣陆羽《茶经》记载:谷帘泉为天下第一。昔日陶渊明自故里栗里村(现温泉疗养院,属温泉景区)至东林寺访彗远高僧,屡经康王谷。谷中之情景,令其观照坎坷经历时不禁触景生情,由康王谷而幻想桃花源里可耕田的那种悠闲自在,并因此创作千古名篇《桃花源记》。桃花源现为庐山市隘口镇庐山垄村,居住着陶、康等九姓千余村民,他们为陶公后代感到自豪,与昔日陶公一样,享受着悠闲自得、自耕自给的田园生活。1600多年后的今天,当你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渐感倦怠之时,不妨拨冗地跟着《桃花源记》来到九江。循着陶公的足迹,去体味众生向往的诗意家园,去寻找你的精神原乡。


⊙《康王谷》 照片来源:中华人app


⊙《谷帘泉》 照片来源:中华人app


跟着白居易,品味伤感。

九江的诗意之旅中,既蕴含着醍醐灌顶的人生启发,也饱含着情景交融的共鸣。“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浔阳江头,失意惆怅的江州司马白居易邂逅漂沦憔悴转徙江湖的京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同病相怜使得白居易内心压抑已久的愁绪如同“银瓶乍破水浆迸”一样倾泻而出,黯然神伤的白居易,留下了最多的眼泪,湿透了身上的青衫,并因此一挥而就千古名篇《琵琶行》。今天,当我们流连在这首不朽名篇的诞生地,用心感受彼时的画面和情境,难免唏嘘不已。凝重的心绪中,不禁生发“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的感慨。这种诗景合一的实景体验,带给我们的,是一次非常淳厚和绵长的心灵洗礼。


⊙《琵琶亭》 摄影:潘立


九江带给白居易的,既有落寞失意的惆怅伤怀,更有秀美风情的美好期待,这是九江与司马的缘分,更是山水与才情的交集。透过他在庐山花径用心营建的“白居易草堂”及留下的唐诗珍品《大林寺桃花》中所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可感受到他对庐山的赞美,又可以窥见只恐“此中”不能久住的无奈。在这样的诗意氤氲中游历庐山,徜徉花径,我相信,你不仅看见了山,看见了水,你更感受到了山水之中的情之所寄、梦之所托。这种别样的感受,也只有在九江,才能品味得到。


跟着李白,品味浪漫。

跟着《望庐山瀑布》,来到庐山秀峰,你便会感受到一生五次来九江的李白对庐山是怎样的一种留恋和仰望。正因如此,才有了“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唐诗中难以匹敌的绝句和浪漫主义诗风的巅峰之作。这一通俗易懂而又大气磅礴的作品,已经深深印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成为中华文化圈中最让人耳熟能详的作品。李白高远大气的诗作,也深得毛泽东喜爱。1961年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创作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便是受到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的启发,并特意注明“登庐山,望长江,书此以赠庐山常委诸同志”。


⊙《遥看瀑布挂前川》 摄影:周继根


今天,当我们伫立秀峰瀑布下,看着流水裹着巨大呼啸声从天而降,与山石撞击溅起的急速流泉和发出的澎湃之声所带来的惊心动魄的体验,绝非你遇见其它飞瀑时引用“疑是银河落九天”所能获得的。因为此时的你,正站在伟大诗人曾经惊艳的景致中,宠辱不惊地欣赏着自然界的神奇造化,身心合一地享受着诗人的浪漫遐想。在一定程度上,庐山以其无与伦比的天姿成就了李白,而李白,则以他旷世无匹的情怀回馈庐山以神来之笔。惊叹秀峰瀑布的壮观之时,李白又感于“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的雄秀,向往起“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的归隐生活。这样的诗意陪伴,怎能让人不羡慕庐山的仙境生活呢?


⊙《五老峰下春光美》 摄影:汤钢钢


跟着周敦颐,品味高洁。

说起清廉为官的乡贤,不得不提及视九江为第二故乡并长眠于此的北宋官员、文学家和理学家周敦颐。在其诞辰一千周年之际(2017年),九江市文化馆曾为纪念这位先贤而创作话剧《濂溪先生》和小品《百官图》。戏剧作品中濂溪先生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凛然之气和实干为民、勇于担当的匹夫情怀,至今还深深烙在我的心里。说起周敦颐,就自然想到小学课本中《爱莲说》这篇散文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名言。虽然散文不是在九江所作,但他与九江的情深意笃,仍然值得我们骄傲和缅怀。周敦颐为官时经九江而结缘庐山,辞官后定居庐山莲花峰下,并将母亲坟墓迁址其居所附近。1073年因病逝世并葬于莲花峰下。今天,当我们在濂溪区周敦颐纪念馆濂溪墓前凭吊先生时,内心深处总有一种铮铮之声回响,那就是濂溪先生的谆谆告诫:官清赢得梦魂安。谢谢濂溪先生,你的美文与美德,与匡山浔水同辉!


⊙话剧《濂溪先生》剧照


⊙小品《百官图》剧照


循着诗人足迹,跟着诗文情绪,到实景地旅游,那种身临其境、身心合一的体验感,与你到任何景点引经据典增香添色是完全不一样的。有诗文陪伴,与诗人同行,在我看来,既是缘分,也是福分,更是造化。能够于实景观照中品味诗文的抑扬顿挫,于时空穿越中感悟诗人的悲欣交集,于锦绣诗意中神交诗人而心游万仞,是件很幸运的事。旅在九江,何其有幸?!

作者:刘炜红,九江市文化馆原馆长,副研究馆员。


九江文旅投稿邮箱:jjswyzx@126.com

来源:“寻庐藕丝”公众号

编辑:高梦婷

初审曹如苇

复审:王彗洁

终审:高   峻

请扫码关注以下九江文旅官方账号

九江文旅
悠然庐山·诗画九江!欢迎关注九江文旅宣传推介,旅游信息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