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评:高考蓝皮书(现代教育版)备考启示!

教育   2024-11-12 21:02   福建  

着眼关键能力培养
助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

作者:黄其科

重庆市巴蜀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清北班班主任。
重庆市江北区语言文字工作专家库专家,长期从事高三语文教学与试题研究,西南片区高三语文学科模拟试题命制负责人。

2024年教师节,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


同一时间,由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25年新版“高考蓝皮书”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会议中心隆重发布,引起教育人关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强国战略目标被高度重视,而对人才的培养则是教育要完成的最基本任务。在新的教育体制和新的高考形势之下,如何让学生成长为有能力、有智慧、有正确的价值观,最后为国所用、为民族复兴服务的人才,是我们每个教育人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在上述大背景下,2025新版“高考蓝皮书”的出版发行无疑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高考蓝皮书”系列不仅有从整体上对现行高考作全方位解读的《中国高考报告》,还有《高考命题研究与应用》《高考试题分析》《高考关键能力培养与应用》


可以说,“高考蓝皮书”是凝聚了无数专家、老师研究高考的权威学术成果,高标准服务教育、考试,能为一线教研教学赋能的不可多得的好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超百万的一线老师在使用这套书,也有不计其数的高三学子在利用这套书助力学习,成就梦想。

下面,我仅从一个一线语文老师的角度来分享使用“高考蓝皮书”《高考关键能力培养与应用》一书的点滴体会。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语文学科要完成的目标任务有:语言积累与建构、语言表达与交流、语言梳理与整合,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鉴赏文学作品,美的表达与创造,最后传承中华文化、理解多样文化、关注并参与当代文化。


这是一个系统化的目标,要达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我们先看看《高考关键能力培养与应用》2025版语文学科的架构:


不难看出,《高考关键能力培养与应用》一书内容集中、思路清晰,既有关于“关键能力”的学理阐释,更有细分的方法指导,还有具体的高考试题板块场景运用。真正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与考试相结合、知识和能力相结合,靶向性强


我相信,每位一线老师的手里都会有一大摞资料。但是,能抓住关键能力这个核心且有实用的方法论解读的资料却不多。


所以,我觉得,《高考关键能力培养与应用》语文学科的与众不同就在于它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特别是第二章,对信息处理、逻辑推理、审美鉴赏、语言表达、思维构建等关键能力的形成所需的方法作了既全面又实用的阐释,并用实例进行了分析,对教和学都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

通过阅读和使用,我总结出下面几点体会:

01

第一点,《高考关键能力培养与应用》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中的痛点和堵点


基础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备考,这是绕不开的话题。而几乎所有学校的备考,无论分几轮,基本的做法都是讲知识、做练习、评讲试卷。很少有学校或者老师能目标清晰地对学生关键能力进行系统化的培养与训练。


也就是说,知识讲得多,能力不见得有。如何打通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之间的堵点成了困扰我们教学的痛点。举例来说

【2022年新课标Ⅱ卷】20.文中写到自己的祖父,没有一处使用“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时,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平常教学中,我们都是讲使用第一、二、三人称的好处或作用,几乎不曾讲过不使用这些人称会有什么样好处。面对这样的反常问题,我们怎么应对?


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这段文字是在讲“我”与祖父的感情。《高考关键能力培养与应用》书中讲到的“同理共情”就是用来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呀!考生只要把自己置身于文章所描写的场景之中,用同理心去理解,用同情心去感受,马上就能找到答题的方向:


①“他”通常指的是交谈双方以外的第三方,文中用“祖父”而不用“他”,体现了“我”对祖父的尊重,也表现了二人关系的亲近。

②反复说“祖父”给人以心心念念的感觉,表达对祖父的思念。其中的“亲近”与“思念”是关键词。


我们发现,运用《高考关键能力培养与应用》里所讲到的思维工具解析此类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知其然”,更能让他们“知其所以然”,由“解剖一道题”而“解决一类题”。这是第一点。


02

第二点,《高考关键能力培养与应用》很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的困惑点和焦虑点


关键能力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标准或者教材聚焦的重要知识点要通过具体的语言场景进行实际运用,绝不是死记硬背的生搬硬套。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通过理解语言符号、思维逻辑、情感表达的语境义,然后用系统的方法将其转变、提升为能力,才能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所以,教学中,前后关照、因文讲义就是我们解读句子、文段、文本的基本逻辑。不了解这一特点,随意发挥、望文生义甚或断章取义可能都是危害极大的事情。

比如为什么是“二月春风似剪刀”而不是“似军刀”或者“似菜刀”呢?


因为在前边有“不知细叶谁裁出”的“裁”的语境限制,后边关照前边,自然就是“似剪刀”了。


我们在分析、比较、推理的过程中,形成的理解能力、论证能力、表达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是可以运用到所有语言分析场景中,找到答题的方向和逻辑的。而这,正是《高考关键能力培养与应用》语文第一章和第二章所讲的核心内容所在。


03

第三点,《高考关键能力培养与应用》还很好地解决了我们在教学中的难点和疑点


一线老师在备考过程中好像都遇到过一个相同的难题:平时教学好像把该讲的都讲了,该练的都练了,但到考的时候,学生的答案始终跟参考答案有差距


使用《高考关键能力培养与应用》后才明白,这是由于咱们平时的学习和训练还只是停留在知识层面,还没有提升为能力的训练,更没有达到高考能力层级所设定的水平。


高三教辅资料很多,但几乎都是从知识讲解、考点分析、试题呈现、答题讲析、练习题选择与设计几个方面去进行套路化的编排。而《高考关键能力培养与应用》语文在第三章中,不仅有教辅资料的上述共性,更是将第二章里所讲到的思维工具具体地用到了每一个板块试题的解析中,让师生在具体的教、学场景中,认清高考试题的潜在逻辑,明晰应对方法,做到既有思维品质的训练,又有能力的培养生成

总之,2025版的《高考关键能力培养与应用》基于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能力要求,重点从方法论的角度告诉我们如何去培养和训练关键能力,它实操性强,易懂易学易用,如果每一位高三师生能够沉下心去认真研究这本书,会让我们的备考变得轻松、有序,效果明显。


-THE END-


Tip

特别提示

近日,由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编撰、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25版“高考蓝皮书”系列图书面向全国出版发行,该系列包括《中国高考报告》《高考命题研究与应用》(九科)、《高考试题分析》(九科)、《高考关键能力培养与应用》(九科)四套丛书,共计28本。


鉴于市场上出现了和“高考蓝皮书”系列图书名称和封面设计极其相似的图书,特此提醒,市场上部分图书通过改名或选取与“高考蓝皮书”系列丛书类似的名称进行销售,此类产品均与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无关,请大家注意甄别。

化学菜地
提供最值得参考的高考化学,高中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等资料素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