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年报》深度报道我校“青年实干家计划”!

文摘   2025-01-23 21:38   山东  


骑自行车的爷爷奶奶、雨后沾有水珠的稻苗、稻田里的阿姨、左右晃动的青石榴、风中摇曳的五星红旗……”这是由潍坊学院传媒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奎文区广文街道文化路社区团工委兼职团干部高继岗拍摄的短视频《金扁担上的雁影》中的动人瞬间,也是潍坊学院“青年实干家”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强省建设、国家战略“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做实干家”的生动写照和真实缩影。



启程

思想照亮前行路


作为兼职团干部,高继岗在本职工作中一直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卓越的专业素养和高度的责任感,出色完成各项任务。“数媒技术,可以带来新发展机遇,成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学习工作之余,他洞察到自身所学专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紧密联系,他决心投身其中,用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让青春在田野绽放光彩。



启程!高继岗带领传媒学院“青鸟”志愿者服务队迅速行动起来,深入郯城县马头镇调研,田间地头、村舍庭院,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孩子,咱这村子就指望你好好宣传,让更多人知道咱的好!”服务队与村民倾心交谈,细致了解郯城的产业现状、文化特色与发展需求。在充分掌握一手资料后,整合各方资源、制定拍摄方案,以民俗文化为支撑,以镜头语言为载体,用影像记录马头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纪录片《以镜头为笔,书写古镇故事》,展现古镇魅力;科普宣传片《大秦说郯》《沃土杨集・丰收的诗行》传递乡村故事,“潍坊新时代社工”“临沂综合频道”等媒体平台陆续发布了200余则报道事迹材料道,赢得广泛媒体传播与社会认可。




前行

实干深耕星光路


政务学实习期间,高继岗从未停歇,带领服务队积极参加寒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百余次,多次入选“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少年儿童安全守护计划”“大学生口腔健康”等全国志愿宣讲团和志愿服务团,获得2024年“三下乡”省级优秀团队。“我愿一直用志愿服务脚步丈量爱的广度。”高继岗在采访中回答。



在潍坊学院,与高继岗同学一样的“青年实干家”还有很多,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梁译文也是其中一员。在大虞街道陈家社区兼职基层团干部期间,她牵头组建调研团队、利用专业知识、深挖电商特点、定制直播方案,为社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参与调研项目《安全精灵-国内首创全天候智能在轨检测引领者》,获得“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知识科普暨青年乡村振兴短视频大赛”一等奖,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铜奖。“青年实干家计划”推动潍院学子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术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方面深度融合,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




致远

聚力拓宽育人路


潍坊学院团委把好实习实践育人“方向盘”,畅通“走出去,谋合作”“请进来,话发展”双向赋能路径,完善“实习有岗位、实践有场景、成长有空间”发展模式,培养了一批挺膺担当“青年实干家”,先后在潍坊市新时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奎文区大虞街道、盛德养老服务中心等150余地挂牌“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实践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近90名兼职团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在青年之家、社会工作站、志愿者服务站等岗位上挥洒汗水,在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文明创建等工作激扬青春。



自“实干计划”启动以来,潍坊学院团委一体推动“青年实干家计划”与“三下乡”“返家乡”“百万大学生进社区”提质增效,拓展实践过程全链条全场景全平台建设;一体贯通“青年实干家计划”与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融合发展,写好实践成果“后半篇文章”;一体协同“信仰公开课”“行走思政课”“青春一堂课”“双创第一课”“专题培训课”深度融合,推动潍坊学院共青团“五门课”有机嵌入思政课教学主渠道,融入“大思政”体系建设。




下一步,潍坊学院将持续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以“青年实干家计划”为契机,继续立足“大时代”、着眼“大格局”、承载“大使命”,充分发挥“大思政”融合育人优势,优化拓展实践场景、建立完善结对机制、强化校地双向赋能、做好实践服务保障,努力出成果、出亮点、出经验,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呈现新风貌,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非常感谢您对传媒学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您的意见和建议

都可以通过上方的二维码留言给我们

我们将及时予以反馈回复

           来源 | 转自“青春潍院”

编辑 | 徐陈晨

总编 | 靳仕芳

以爱与青春为名,陪你一路成长

分享传媒学院的点滴



潍大传媒
传媒学院坚持“文理相融、艺技并重、崇实图新”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办学优势,积极开展校地合作,努力拓展办学空间和育人视野,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扎实的传媒知识、良好媒介素养及融合媒体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最新文章